“謝主任,請你到宿舍來一趟。家長過來宿舍打人了!”2019年4月某個周一的下午,我突然收到宿管員的緊急求救電話。掛掉電話后,我一口氣從辦公室沖到六樓學生宿舍,門反鎖著,只聽見里面?zhèn)鞒鲆魂囮嚱腥侣暋拔也话涯愦蛩溃氵€會玩的。真是太不像話了!早跟你說過,只要一摸手機就死路一條?”原來是小星同學的爸爸到學生宿舍抓手機來了。
小星是我任教的高三某班的一名男生,理科成績優(yōu)異。從高一入校開始,該生對電腦游戲異常癡迷。高二父母離異后對電腦游戲的依賴變得越發(fā)嚴重,現(xiàn)在似乎已經到了難以自拔的程度。班主任通過學生干部對他在宿舍里的情況進行過了解,多次找他本人溝通過,也向家長反饋過,情況并未好轉。雪上加霜的是,和他一起從小玩到大,又同時考上湛江市第二中學的小進同學最近因為在家里熬夜玩手機被父母親訓了一通后連學校大門都不進了。這時,小星同學跟父母親攤牌了,要么父母就在玩手機游戲上做出讓步,要么自己就像小進一樣不回學校了。
軍人出身的小星爸爸肯定不吃這一套。他對孩子要求很高,注意到小孩玩手機對學習成績的負面影響后當著小星的面砸了孩子的手機,并放出狠話:小星膽敢偷偷地在學校玩手機,一定會給他顏色看,甚至會不顧形象到宿舍里抓人和好好教訓他一頓。看樣子軍人是說到做到呀,這不就來了嘛。
作為高三(8)班的科任老師,又是學校德育主任的我自然應該在這場學生與家長的親子危機中有所作為的。接連好幾天,我都在冥思苦想,如何才能找到突破口呢?我知道小星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是有賴于小進情況的推進。于是,我決定從親子關系不那么棘手的小進入手,主動約上班主任、小進爸和小進到我辦公室長聊。我建議小進爸媽從多陪伴,多關心小進起居飲食,做好后勤保障入手,以便讓小進更好地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關愛。畢竟,有了好的關系,才有好的教育。其父母也心平氣和地答應了,他們甚至還專門在學校門口小區(qū)租了一套房子進行陪讀并且答應周末可以讓小進有條件、有節(jié)制地玩一玩手機。這一切的前提是平時小進智能的手機不能在班級出現(xiàn),確因通話需要帶進校園的,要第一時間主動交到德育處由我代管。小進在玩手機的愿望得到部分滿足后又重新回到了校園。
而對于小星,我意識到他最大的問題是親子關系,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他父親處理問題的方式太簡單、粗暴(比如這一次沖進宿舍抓手機打人)。典型的傳統(tǒng)家長教育方式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讓孩子當眾失去顏面,再加上班主任老師跟家長溝通反應學生在校問題的方式過于直接,讓小星從內心深處就覺得班主任和父親是一伙兒的。他對班主任和家長都不再信任了,想要照搬小進問題的解決模式肯定是行不通了。
說來也巧,小星初三畢業(yè)時的班主任姜老師正好是我的朋友。通過與姜老師的交談,我了解到初中時小星同學與班上“學霸”小麟同學都在學校培優(yōu)班,彼此都不服輸,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暗地較勁。小星雖有落后但從來就沒有真正服過輸。現(xiàn)在小麟是學校名副其實的學霸,有好幾次滾動進上善班的機會都主動放棄了。我決定拿小麟同學來激勵小星,讓他意識到差距,同是也看到可能性。客觀地說,小星思維好,基礎也扎實,真要在弱勢科目上有所突破,趕上甚至超越小葉同學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現(xiàn)在最關鍵的是要激發(fā)其內驅力,讓他燃起斗志。而當務之急是要重塑家長、學校與小星之間的信任。我決定,先和小星爸單獨溝通一番,過程雖然艱辛,但我還是以“三同”(同齡人、同為人父、同是老鄉(xiāng))視角成功說服小星爸私底下給小星道了歉。作為科任老師,我也主動、真誠地提出給小星同學“開小灶”,在他弱勢科目英語上助一把力。此外,一有時間我都會找小星同學談心。我跟他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這一生,我們就是要接近光,成為光,發(fā)散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高考的臨近,小星同學似乎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學習真的比玩手機游戲更有趣了。
故事的結局很美,比小說還美。原本的“光”學霸小麟同學被中央財經大學錄取,“追光的男孩”小星同學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現(xiàn)在正在攻讀數(shù)據科學與大數(shù)據技術專業(yè)碩士學位,而那個被“光”照耀到的小進同學也考上了廣東工業(yè)大學。
【注:本文系2023年度廣東省中小學德育課題“協(xié)同育人模式下中學生抗逆力的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3ZXDY153)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