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轉型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對行業的沖擊,市場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如今,市場更偏向于擁有“創新思維、誠信意識、經世濟民、德法兼修”等綜合素質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種需求的轉變倒逼職業院校全面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入落實課程思政,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本文通過對《網店運營》課程思政實施困境進行分析,挖掘痛點,在實踐中更新育人理念,明確思政育人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思政育人路徑,整合教學資源,提升思政育人質量,完善考評機制,保障思政育人效果,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全面提升專業育人實效。
關鍵詞:電子商務;課程改革;網店運營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該計劃將創新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為重點任務,明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詳細的目標與行動指南。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如何培育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塑造學生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是職業院校面臨的重要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到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至關重要。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轉型升級,電子商務作為國內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近幾年也面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規范的挑戰。從宏觀層面來看,產業發展倒逼電子商務技術進步、管理變革、應用創新;從微觀層面來看,最終體現出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崗位技能和綜合素養方面的全面升級需求。伴隨人工智能對行業技術技能的沖擊,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更應著眼于關注人的“創新思維、誠信意識、經世濟民、德法兼修”等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適應市場變化需求的高階應用型人才,從而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網店運營》課程概況
《網店運營》課程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必修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程,本課程主要面向網店裝修、網絡編輯、網店美工、網店客服等崗位群,對接職業標準,以實際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強化職業技能為目標,旨在培養掌握網店運營必備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經營管理綜合素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實施困境
專業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施一直是近幾年專業改革發展的重點,也是各專業搶占育人高地的重要基石。從課程思政的設計到實踐,需要反復打磨,不斷實踐。目前,課程思政實施存在以下幾點困境。
1.思政育人主線不清晰
《網店運營》的課程內容與定位決定了該課程屬于一門專業綜合性課程,涵蓋了專業從設計到管理再到營銷的全部技能點,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較高,這使得該課程思政涵蓋的范圍廣、實施難度大。課程思政育人是一個系統工程,一方面需要教師具備思政育人的基本素養,另一方面需要教師有專業的設計能力。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往往困于對授課內容進行零星的課程思政設計,導致課程思政育人主線不清晰,造成學生專業學習與思政體悟的思想混亂,降低了思政育人的效果。
2.思政育人路徑較單一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資源和授課時間有限,課程思政往往停留于口頭表述與案例教學這些偏單一教授的方法。學生在課堂中聽懂了、體驗了、感動了、震撼了,但很多思政體驗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較遠。因此,需要開發適合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學習的多元思政育人路徑,從課前到課中再到課后,從知識學習到技能演練,多維度地開發體驗式思政路徑,將課程思政滲透到技能學習中,讓學生在“練”中產生不同的自我感悟,使課程思政真正入心、入行。
3.思政育人資源欠豐富
想要實現思政育人目標,必須依托豐富的思政課程資源。然而,在實踐中,這些資源主要來源于授課教師的準備。雖然可用于思政課程的教育資源很多,但要將這些資源結合到專業課程中,尤其是要“潤物無聲”地設計到知識點、技能點中時,需要進行精心挑選,能最終被納入思政育人資源的就更少。而思政資源的欠缺無法滿足學生進行持續自我學習的要求,導致課程思政育人不能發揮長效作用。
4.思政育人評價難考核
課程思政育人具有長期性的特征,僅僅靠一次課、一門課很難即時產生育人效果,需要結合多重指標進行長期觀測。同時,課程思政育人具有隱蔽性的特征,課程思政育人往往會在思想認識、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等隱形方面加以衡量,這也使思政育人效果難以考核。此外,課程思政育人還具有多面性特征,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其對于思政表達的理解不一樣,所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這使得考評不能用單一指標來評價。
三、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在《網店運營》課程思政實踐中的困擾,依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對《網店運營》課程進行了課程思政實踐改革。
1.更新育人理念,明確思政育人主線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課程思政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體系之中,解決好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要緊密融合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著力從“基礎知識、專業技能、核心素養”三個方面重構課程思政目標,建設“知識遞進、技能并舉、思政融合”的課程內容格局,通過“時事政策、熱點話題、標志事件、典型人物、經營實訓”等思政教學方法,營造價值引領、思想共情、情感共鳴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將知識技能學習與思想政治培育有機融合,真正實現“如春在花、如鹽化水”。因此,課程基于崗位實際需求與課程內容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內生性地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內容設計。在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與重構的基礎上,從“網店開設—網店裝修—網店基礎操作—網店客戶服務—運營數據分析”五個模塊中挖掘“經世濟民、德法兼修、誠信服務、工匠精神”的四個維度課程思政目標,分別孕育出“開放包容、和諧共生”“遵紀守法、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求真務實”“守正創新、精益求精”等16個思政精髓元素(見圖1)與精神素養內涵。在此基礎上,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三維目標,對標每一單元分別對思政融入點、思政元素、思政內容、思政案例梳理實施建議以指導課程教學。
2.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思政育人路徑
打通課程思政“最后一公里”,塑造有溫度、有思考張力、有親和力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是關鍵。課程思政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策劃并有機地融入思政教育要素,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巧妙地將思政內容與課程知識結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通過充滿情感的投入、積極的態度以及創新的教學手段,傳達出其獨特的教學哲學和思維模式,從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強烈的情感聯系。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潛移默化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認知能力的提升,更顯著地提高了學習成效。
《網店運營》課程教學要求將前期內容設計中的思政元素、思政案例內化于課堂教學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因此,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以項目教學為載體,采用“時事政策、熱點話題、標志事件、典型人物、經營實訓”等多種教學手段,創新“情境感悟—知識探求—作品升華—實訓檢驗”四維課堂實施步驟,創設浸潤式教學情景,營造價值引領、思想共情、情感共鳴的課堂學習氛圍。師生互助探討、思維碰撞、價值提升、作品升華,打通課內外思政融合通路,拓寬學生志愿服務、實習實踐、頂崗實習等實踐檢驗渠道,使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悟。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基于“1+X” 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行業發展及職業素養需求,精選高契合度的歷史典故、社會熱點、行業榜樣故事等思政案例,通過“三寓三式”教學路徑無痕融入育人全過程,達成“職業認同感—職業責任感—時代使命感”逐步遞進的“立德樹人”目標,破解思政教育“孤島”困境(見圖2)。
為打通課程思政“最后一公里”,塑造有溫度、有思考張力、有親和力的課堂氛圍,課程創新采用“課程思政=知識/技能點+思政案例點+育人升華點”的融入模式展開課堂教學。
例如,在“網店開設”模塊中,可以融入創新創業的思政元素,通過介紹成功的網店創業案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培養學生敢于嘗試、勇于創新的品質。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使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能夠遵紀守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網店裝修”模塊中,可以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通過展示優秀的網店裝修案例,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的設計之美,同時引導學生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其融入網店裝修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3.整合教學資源,提升思政育人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思政育人質量,不斷提升鑄魂育人實效。學校可以組建一批包括專業教師、思政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為一體的結構多元、高效務實的思政教學團隊,經過調研、研討與論證,形成包括“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方案、思政微課庫、思政案例庫、志愿主題活動、企業實踐項目在內的多維度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拓寬學生思政學習渠道,培養學生思政學習習慣,打通學生課內外思政融合通路,實現課程“全方位”育人目標。
在實踐中,教學團隊重構教學內容,設計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方案,深入研究課程內容,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例如,在每個教學單元中,明確思政育人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和案例,引導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思政微課庫,旨在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課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思政內容。微課可以涵蓋時事政策解讀、榜樣人物事跡、職業道德案例等,讓學生在碎片化的時間里也能接受思政教育,增強學習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建設思政案例庫,收集大量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思政案例,包括企業社會責任、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實例。這些案例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加深對思政理念的理解和應用。組織志愿主題活動,將思政教育延伸到課外。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如電商扶貧、社區電商培訓等,讓學生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開發企業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實踐機會。學生可以在企業中參與網店運營的實際工作,感受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思政理念應用到實踐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完善考評機制,保障思政育人效果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立足于學生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將客觀量化與主觀效度檢驗相結合,動態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個性化與綜合性相結合,以多元化的評價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課程評價建立長周期觀測指標,設置學分互換機制,打通專業課程思政考核分互通通路,鼓勵正向評價,發揮思政評價對學生價值引領、行為視導的積極作用。綜合評價標準進行自我、生生、師(教師、企業導師、德育導師)生階段評價,關注學生增值評價,及時向學生反饋結果,鼓勵學生擴大進步空間。同時,建立評價反饋機制,形成評價“正反饋”回路,根據反饋結果調整課程思政策略,優化考評過程,不斷促進評價體系更科學、更客觀。
四、結語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電子商務將面臨來自外部科技進步與內部提質升級的重大機遇,市場迫切需要一批綜合素質高的技術技能型電子商務人才。職業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改革路徑應沿著市場需求的方向不斷迭代升級,作為離市場需求最近的《網店運營》技能等級證書課程應及時調整,在夯實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系統化課程思政改革與實施,破除思政育人主線不清晰,路徑較單一,資源欠豐富和評價難考核等困局。新形勢下,以《網店運營》課程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應結合國家課程思政要求,更新育人理念,明確思政育人主線,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思政育人路徑,整合教學資源,提升思政育人質量,完善考評機制,保障思政育人效果,不斷優化課程思政育人路徑,踐行將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
[1]郭炬,賈林平.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入“1+X”證書制度建設路徑探索——以“網店運營與推廣”課程為例[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1(6):5-11.
[2]張艷.“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融入機制和保障措施[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7):172-174.
[3]陳嬌.“課程思政”在中職《網絡營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3.
[4]劉爽英.OBE教育理念與課程思政理念融合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3(6):32-36.
[5]陳慶盛.“三全育人”視域下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2023(19):111-114.
作者簡介:胡玲(1988— ),女,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