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戲是實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核心理念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優質的幼兒信息化自主游戲仍是稀缺資源。本研究通過分析當前信息化自主游戲的現狀并結合自決理論的核心需求,以“博娃游園會”為例,探討如何鏈接自決理論設計實施信息化自主游戲,旨在提出一種整合性的實施路徑,以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勝任感和關聯性需求的滿足,為幼兒提供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游戲環境,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自決理論指引信息化自主游戲
1.自決理論的定義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SDT(自決理論),探討的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如何影響個體行為,以及這些動機背后的基本心理需求。在教育領域,自決理論常被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促進他們的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
2.自決理論對推動信息化自主游戲的積極意義
自決理論強調滿足自主性、能力和關聯性需求,從而激發內在動機,促進個體持續參與和發展。在信息化自主游戲中,幼兒可通過深入體驗和自主決策獲得有意義的反饋,增強幼兒的自主性和勝任感。同時,通過社交互動和團隊合作,滿足關聯性需求,培養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此外,信息化自主游戲還能幫助幼兒減少對外在獎勵的依賴,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為個人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二、實施路徑
1.鏈接理論:以核心需求為抓手
自決理論在教育領域已被廣泛認可,其三個核心需求分別是自主性、勝任感、歸屬感。因此,我們鏈接理論,以幼兒的核心需求為抓手設計信息化游戲。
(1)增強自主性
自由、多樣的行動方式以及有意義的收獲是增強個體自主性的關鍵要素。豐富多樣且能夠自由選擇的游戲場景、內容、角色和策略,能夠滿足幼兒的自主性需求,使其更加投入并享受游戲過程。同時,多種玩法和路徑的提供,讓幼兒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游戲方式,既增加了游戲趣味性,又能激發其創造力和探索欲。此外,具有因果邏輯性的設計使幼兒的選擇和行動直接影響游戲結果,這種有意義的反饋可以滿足他們對自我掌控感的渴望,增強成就感和滿足感。
(2)提升勝任感
效能感是游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需要設計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挑戰,使其逐漸提升并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游戲吸引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可以設計即時的正面反饋和直觀的評估體系,使評價過程自然而然地貫穿于游戲中,從而激勵幼兒繼續進階。此外,還可以設計成長系統,通過積累提升幼兒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科學的引導與支持能夠幫助幼兒學會合理使用信息設備,滿足需求的同時促進個人發展。
(3)促進關聯性
社交互動、團隊合作和情感支持是促進關聯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游戲鏈接現實,能夠促進交流和分享,營造積極正面的游戲氛圍,滿足幼兒的關聯性需求并增強歸屬感。同時,設計團隊任務可以鼓勵幼兒主動融入團體,共同面對挑戰,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還培養了其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游戲可引導幼兒彼此鼓勵、相互協作,這種情感上的支持可以使其感到被理解和接納,從而提升他們的游戲體驗和社交技能。
2.鏈接幼兒:以兒童視角梳理信息化空間架構
以兒童的視角落實游戲的空間架構是開發的重點,設計者需要了解其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游戲。通過前期互動,我們整理了兒童視角下的空間架構設計思路表,見表1。
3.鏈接實踐:以“六環深化”應用于實踐
信息化游戲的實施不只是單純的幼兒自主探索,更需要教師的觀察引導、同伴間的交流合作、家長的支持合作。同時,將信息化游戲與實體游戲相結合,特別是實體戶外游戲,對幼兒身心發展和提升自我管理效能都有推動作用。
三、應用實踐
1.游戲準備
在游戲準備階段,我們通過確定游戲目標、游戲主題、游戲類型,并結合教師的個人信息化素養選取了其中一款專業RPG(角色扮演類游戲)制作且發布平臺普適性較高的軟件。
2.設計制作
在“博娃游園會”中,我們將幼兒熟悉的場景和吉祥物搬進屏幕,通過在游戲世界中的自由探索,讓幼兒熟悉校園文化、認識和了解地域生態、鍛煉其思維能力、培養其經營管理能力。
(1)豐富的游戲場景——融合現實場域
案例中的幼兒園有多個園區以及周邊特色自然資源,游戲基于現實世界模擬和創設了豐富的游戲場景。如:根據小班階段幼兒自我服務的活動重點,結合實景創設小農場;以實踐活動為特色,打造小廚房;根據實景資源拓展場景探索;等等。
(2)多彩的游戲玩法——五項游戲玩法
游戲中除了各種趣味游戲和養成系統,還包括了探索世界、采摘玩法、捕捉挑戰、種植體系、廚房體驗五項游戲玩法。幼兒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在開放性RPG游戲中自由探索,在探索中鍛煉能力、提升認知。
(3)新穎的穿越架構——實體游戲聯動
我們和幼兒共同創設了實景戶外自主游戲“博娃游園會”,幼兒可以在與線上游戲同樣的場景中,自主選擇游戲。另外,游戲中的幼兒幣可以在線上、線下互通使用。
3.教學策略
(1)科學規劃" 適時介入
在信息化自主游戲中,教師更像是一位隱形的觀察者和引導者,用“無形的手”及時調整幼兒的關注點,并保持幼兒的積極性。如:階段性調整物品價格,引導幼兒關注和了解不同的內容;科學規劃游戲時間,調整游戲幣可兌換的游戲時長和頻次;適時更新游戲,結合課程、節日等活動擴展游戲內容,或提升游戲層次,激發幼兒深入探究;等等。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游戲情況適時介入,例如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觀察反饋" 以評促進
評價是游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和發展情況,從而為后續的個性化引導提供依據。信息化自主游戲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兩個方面。過程性評價主要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和互動情況,需要教師的觀察和幼兒的體驗,而結果性評價則更注重幼兒的游戲成果和發展,游戲中的任務等級、物品數量等都可以作為直觀的評價參考指標。
(3)溝通協調" 團隊互助
信息化自主游戲是培養團隊意識的良好媒介。在游戲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多交流、多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還可以設置共同目標,引導幼兒學會分工合作,相互支持。例如,根據游戲素材搜集的時間、數量、品種等設立榮譽小勛章,如釣到所有的魚類可以獲得魚博士小勛章、最快學會實用工具可以獲得小能手勛章等。引導幼兒自由組隊共同挑戰小勛章,既可以滿足其關聯性需求,又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4)關注支持" 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是信息化自主游戲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家長的支持和參與對于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需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共同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和發展情況?!安┩抻螆@會”的游戲發布平臺包括PC端、移動端、網頁端,這就為幼兒自主游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優質的資源可以讓父母放心幼兒接觸游戲,也可以在家和幼兒一起參與親子游戲,還可以聯動教師兌換幼兒幣,幫助幼兒學習自我管理,防止幼兒過度依賴電子產品。
四、應用時效
1.促“能力發展”
(1)探索能力:豐富的探索物資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2)邏輯思維:獨特的游戲機制和豐富的游戲內容可以鍛煉和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且游戲過程中所需的專注力和耐心,也為邏輯思維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3)策略思考:通過資源分配、規劃預測以及對游戲時間的合理安排,有助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提升策略思考能力。
(4)經濟管理:游戲中的商店不僅能夠串聯游戲,還能鏈接現實,幼兒在交易中,可以提升價值認知,提高消費決策能力,理解機會成本,培養經濟意識。
(5)責任耐心:在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博娃,不斷挑戰與克服問題,承擔決策結果,持續進步,培養責任心與耐心。
2.推“深度學習”
在信息化自主游戲中,情感驅動是第一導向。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學習的內容,感知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并憑借游戲的反饋機制不斷調整策略。從遇到問題到解決問題,不斷探索、持續投入、互相合作、逐步積累、合理規劃、實現目標,游戲的過程也是一個理解和內化的過程,對幼兒提升自我效能感、獲取價值認同、促進深度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3.現“教育活力”
(1)新穎的教學資源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自主游戲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思維,還可以幫助幼兒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求,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和技術應用能力。
(2)優質的教育延伸:信息化自主游戲作為家園共育的優質平臺,具有較好的教育延展性,游戲中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形成教育的連貫性。這種延伸不僅幫助幼兒在家庭環境中自主學習,還能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進而共同探索和學習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