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口岸中學立足近百年辦學歷史,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的育人價值,在“清以正身、源以立學”的“清源”校園文化引領下,從多個維度著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學生品格建設和志業拓展的路徑,培養學生“品性高潔之清氣、書香浸潤之雅氣、自我賦能之朝氣、自覺擔當之志氣”的優秀氣質。
學校精準錨定“德性場域深度打造、校本課程精心建設、體悟活動多元開展、評價體系持續優化”四大核心路徑,聚合沉浸式生涯教育與體驗式德育實踐,借力全方位資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學習和實踐體悟活動。一是挖掘校園德育資源,建設“清源志業”廣場、“清源書苑”、時政長廊等,組織學生祭掃“清源亭”,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二是豐盈校本課程資源,以思政課程、體驗課程和特色課程為抓手,通過“風云瞭望臺”等項目及課程的開展,開闊學生視野,提升綜合素養;三是借助區域特色資源,組織學生前往楊根思烈士陵園、泰州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省內知名高校等參觀研學,促進學生志業體悟;四是構建科學評價體系,制定《江蘇省口岸中學學生“清正源新”品格評價標準》,開展“清源品格之星”評比活動,讓學生在展示中收獲成就感與歸屬感。經過不斷努力,學校將“清源自覺者的志業體悟行動”項目打造成集生涯教育與德育實踐為一體的家?;ネㄆ脚_、社會資源支撐平臺,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品格養成的時間與空間維度,全方位助力學生在多元環境中塑造優秀品格,實現全面發展。
(戴 培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