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級管理;班級公約;學生行為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5)08-0091-02
【作者簡介】尹蘇洋,江蘇省南通市海門港新區實驗小學(江蘇南通,226100)教師,二級教師,南通市德育新秀。
班級公約像一把無形的尺子,約束著學生的行為;又像是一個沉默的見證者,公平、公正地評判著學生的行為。如今看來,我們的班級公約算是深入人心了,學生都能認可并努力遵守。其實,我們的班級公約歷經了漫長的調整優化過程。在最初的精細化管理階段,班級公約多達幾十條,到后來的刪繁去簡,如今只剩一條,實現了從“N”到“1”的蛻變,班級管理效果也有明顯改善。
初始:精細管理,效果問題并存
考慮到一年級是學生的適應期,我并沒有急于制定班級公約。在二年級的第一節主題班會上,我宣布了制定班級公約的決定,明確了班級公約的作用。接下來,我以六個人為一個小組,指導他們分別從晨讀、上課、課間、放學、作業、文明禮儀等不同方面來制定公約。大家充分討論,并形成草案。為了讓公約更細致、更全面,課后,我讓學生將班級公約的草案帶回去與家人一起商量,再進行完善。
到第二周的主題班會上,各組將自己的方案拿出來逐條宣讀,再由全班學生舉手表決,如果某一條沒有超過半數學生認可,再由大家共同完善。最后,我們形成了27條班級公約。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我還補充了獎勵方案,表現好的學生可以蓋獎勵章,憑借獎勵章可以兌換不同的獎品。
在二年級上學期,班級公約確實規范了大家的言行。但到二年級下學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學生開始“鉆空子”。我發現參與尋找“失物” 的學生愈發增多,有的甚至“你丟我撿”,只為獲得蓋章機會。又如,樂于助人的學生會獲得蓋章機會,課間就出現了這些場景,“老師,我教同學解數學題了。”“老師,我幫同桌打水咯。”實難想象他們緣何能“創造”出這么多“好人好事”,且有憑有據,我深感困擾,但又不得不給他們蓋章。
面對此類現象,為了避免“朝令夕改”,我沒有急著更改公約,而是多留心、多觀察。
調整:“高壓”管理,師生身心俱疲
經過了一年的嘗試,我深刻意識到目前的班級公約已無法滿足班級管理的需要,于是,在三年級開學初,我開始著手調整班級公約。受到駕照分數管理中“通過設置扣分項來規范駕駛行為”的啟發,我嘗試將這一模式用于班級管理,還額外設置了獎勵項目。
我向學生闡述了調整班級公約的原因,并將調整方案進行了宣布,明確新的班級公約由7條“激勵公約”和14條“紅線公約”組成。所謂“紅線公約”,即不能出現的行為,否則就要“扣章”。無論是“激勵公約”還是“紅線公約”,都是由學生提議并經過全班舉手表決。就這樣,我們形成了21條新的班級公約。為了讓新的班級公約能夠順利實施,避免出現有的學生觸碰“紅線公約”而“無章可扣”的情況,我給每個學生贈送12個章作為“第一桶金”。懷揣著獎懲分明的美好憧憬,我與學生共同嚴格執行那些帶有“懲罰性的公約”:上課遲到者扣章,作業未完成者扣章,做操不認真者扣章……
恰似獎勵型班級公約那般,這些詳盡的條文,在扣章環節令學生斤斤計較,極大地增加了我的工作量與工作強度,實際產生的成效與付出卻不成比例。學生為了獲取蓋章機會,為了保住已有的章,在課間皆如陀螺般飛速忙碌,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似乎,“高壓”管理并沒有帶來預期效果,我又陷入了沉思。
優化:“彈性”管理,以“1”應萬變
三年級的寒假期間,我深刻反思了公約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意識到學生的變化又在朝夕之間,而固定的公約難以適應學生成長的需要,導致各種問題頻發。
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學的班會課上,我鄭重宣布:“原先的班級公約作廢,新的班級公約只有一條,同時取消蓋章與扣章機制。”這時,教室里仿佛炸開了鍋,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當教室里逐漸安靜下來,我正式宣布:“我們的班級約定是——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雖然班級公約就一條,但充滿了無限的“彈性”與“柔性”,只要執行解釋到位,就很容易讓學生信服。例如,小辰上課經常遲到,因為他總是等鈴聲響起才去上廁所。一次,上課兩分鐘后,小辰才跑回教室,我攔住他問道:“小辰,你為何遲到?” 他氣喘吁吁地回應:“老師,我剛才上廁所去了。”我示意他進入教室。我接著問班級學生:“剛才上過廁所的同學請舉手。” 幾乎一半的學生舉起了手,我繼而追問:“那你們為何沒有遲到呢?”有學生說:“我一下課就去了。” 也有學生說:“我和同學邊聊天邊走過去,然后又慢慢走回來,也沒有遲到。”學生一個個補充道。我將目光投向小辰,再次問:“你為何遲到呢?”他欲言又止。此時有學生舉手發言:“老師,他一直在走廊玩耍,預備鈴響后才跑去廁所。”我見時機已成熟,然后說:“同學們,倘若小辰在下課時先將該做的事情完成,他還會遲到嗎?”“不會。”“所以,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大家紛紛點頭,自那以后,上課遲到現象顯著減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學生們諸多事務未按時完成時,皆可借助班級公約予以提醒。實施新的班級公約近一年,師生之間的默契與日俱增。
回顧這段從“N”到“1”的旅程,不僅是班級公約的蛻變,還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見證。班級管理最終要實現的是促進學生自律。未來的日子里,這條班級公約將繼續引領我們前行,書寫更多關于成長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