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是否能改善當地社區農戶收入?

2025-03-25 00:00:00楊虹朱臻沈月琴楊俊錢文榮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5年1期
關鍵詞:國家公園

關鍵詞 國家公園;周邊社區;農戶收入;DID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國家公園是以保護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1],為開展科學研究、環境教育、生態游憩等活動提供空間場所而建立的大型自然區域[2-3],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景觀欣賞、娛樂游憩、科研宣教等多重功能,是最為廣泛與成功的自然保護地管理方式[4-6]。2015 年以來中國建立了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湖北神農架等共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并在2021年正式設立了首批5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作為一種特殊的保護地管理制度,需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之間的矛盾,協調好多方的利益關系[7-8]。在上述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中,錢江源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南山國家公園等多個國家公園范圍內大都屬于南方集體林區。當地社區農戶將自然資源經營作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9]。隨著國家公園體制的建立,當地社區與農戶的土地經營權被要求統一退出以便于實現自然資源的統一保護與管理,這勢必導致當地社區居民的傳統生計方式發生變化,由此帶來收入水平變化;其次,由于農戶自身生計資本水平差異,其替代生計的路徑選擇也會存在差異,進而對家庭收入水平與結構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異質性。因此,開展國家公園建設對社區農戶收入影響的研究,有助于準確評估國家公園建設對地方社區發展的影響,可為實現國家公園建設與地方社區協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對推動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國家公園相關研究一直備受關注,主要聚焦于國家公園體制解讀、國家公園建設實施效果評價、國家公園建設與社區發展關系等領域。在國家公園體制解讀領域,大量學者從理論層面系統總結了國家公園建設意義[10-11]、內涵特征[12-13]。在國家公園建設與社區發展關系領域,更多學者開展了以國家公園為主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對社區發展與農戶生計的影響評估[14-16],研究結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自然保護地建設可對改善社區生態環境,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增加農戶就業機會等產生積極影響[17-18];二是自然保護地建設制約了周邊社區傳統的資源采集[19-20],生物多樣性保護造成人獸沖突增多,加劇了農戶的生計脆弱性[21-22]。出于減緩沖突的考慮,也有學者探討了國家公園的社區參與機制[23-26]。由此可見,以國家公園為主的自然保護地建設對社區農戶的生計影響是不確定的,亟須進一步基于農戶實地調查數據,深入討論國家公園建設對農戶生計方式轉變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收入結構變化影響。同時,針對不同生計水平農戶的異質性研究明顯缺乏,也須補充完善。

本研究以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案例點,對農戶收入結構進一步細分,全面系統評估國家公園建設對社區農戶收入水平與結構的影響,并比較不同生計水平條件下對收入影響的異質性,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重點討論以下問題: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周邊社區農戶收入產生何種影響?對不同生計水平的農戶影響是否存在差異?以期為促進國家公園建設與地方社區協同發展,實現國家公園的“共同保護”與“共同富裕”相統一提供決策依據。

1 政策背景與理論分析

1. 1 政策背景

開化縣位于浙江省西部,浙、皖、贛3省交界處,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錢江源國家公園位于浙江省開化縣境內,面積約25 200 hm2,由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連接自然保護地之間的生態區域整合而成。森林面積達212 km2,其中80. 3%的森林為集體所有,涉及4個鄉(鎮)21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9 000多人口,10 404宗集體林地。根據調查,樣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2 000元,人均土地面積7. 19畝(1畝≈667 m2)。2017年,《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總體規劃(2016—2025)》獲批,科學劃定了核心保護區、生態保育區、游憩展示區、傳統利用區4個功能分區,實施差異化管理。2021年,重新劃定了核心區和一般控制區,進一步加強管理。自從錢江源國家公園試點正式建立以后,組織框架、政策舉措不同于以往,生態保護、土地利用、公眾參與政策與之前的自然保護區發生了明顯變化,如國家公園的地役權改革試點,以農戶土地經營權退出補償方式推動自然資源的統一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因此本研究所討論的問題并不會受到之前自然保護區政策的干擾。

錢江源國家公園十分重視周邊社區農戶生計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對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的基礎上保障社區發展與農戶收入。①初步探索了林地地役權改革補償等以財政轉移性支付為主導的生態補償機制,增加了農戶的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錢江源國家公園創新開展“保護地役權”登記工作,公園范圍內27. 5萬畝林地全部實行48. 2元/畝的地役權生態補償標準,4個月內完成全部試點范圍內2 573本集體林權證的保護地役權登記發證工作,對相關林地進行林地地役權改革補償,農戶每年可獲得補償資金2 000 多萬元,戶均增收2 000元以上。近300畝農田作為農田地役權補償機制改革試點,每年每畝農田補償標準為200元,當地社區農戶主要以出讓土地經營權獲取土地租金形式參與收益分配。除地役權改革補償,還包括社會投資損失補償、野生動物破壞損失補償。②初步構建了以提供生計就業為主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了農戶的工資性收入。錢江源國家公園設立生態巡護和科研工作助理等相關崗位,在國家公園涉及的21個行政村中共聘用95名專兼職生態巡護員,每年可以提供10 000~15 000元的收入,為農戶的可持續生計提供保障。③探索了以多樣化生態產品開發為主的生態補償機制,增加了農戶的經營性收入。充分發揮國家公園的資源優勢,以五大國資公司為主平臺,依托新農投集團,推出了齊溪龍頂茶、何田清水魚等特色產品,發展了古田山生態油茶和長虹休閑旅游等產業,實現品牌化增值,帶動居民增收致富。其中,何田鄉龍坑村每年通過提供清水魚,村集體增收30萬元。

1. 2 理論機制分析

農戶收入是指農戶家庭一年內通過從事各種生產經營和分配、再分配所得收入的總和,根據來源可分為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27]。經調查,農戶的轉移性收入主要為公益林補貼、林業補貼、農田補貼、農村低保補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政府各類補貼;經營性收入主要為農戶經營農業、林業(油茶、茶葉等)以及自營(農家樂等)的收入;工資性收入包括農戶外出務工工資收入、當地務工工資收入和錢江源國家公園工作工資收入;財產性收入主要源自農、林地租賃收入和房屋租賃收入。僅從以上4個維度劃分無法準確判斷生計路徑變化所帶來的收入結構變化。因此,本研究對收入結構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其中,轉移性收入包括地役權補貼和其他補貼,經營性收入包括農林業經營收入和非農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包括農林業務工收入和非農務工收入,財產性收入包括土地租賃收入和房屋租賃收入。

國家公園建設推動了社區自然資源統一保護與管理,改變了農戶原有的生產生活環境,從而促使農戶改變原有勞動力、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使得收入總量與結構發生變化。生計資本水平較好的農戶家庭適應能力更強,更容易找到替代生計路徑,由此也帶來了收入來源渠道的多樣化;而生計資本水平較低的農戶則在短時間內難以尋找到合適的替代生計,進而造成不同生計資本水平的社區農戶群體的收入差距會呈現擴大趨勢[28]。具體而言,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農戶收入水平及其結構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圖1)。

1. 2. 1 轉移性收入

在國家公園設立前,當地社區是以生態公益林補償作為林業轉移性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公園建立后,農戶的林地由原先的公益林補償改為地役權補償,在源頭區和保護區的標準分別達到了600元/hm2和723元/ hm2,高于現有465元/ hm2的基本公益林補償標準。劃入國家公園使得農戶直接獲得的補貼額增加[29],明顯高于未劃入的農戶,轉移性收入獲得增長。

提出研究假設H1: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使農戶轉移性收入增加。

1. 2. 2 經營性收入

農戶的經營性收入包括非農經營性收入與農林業經營收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促使原有屬于農戶的土地資源經營權退出,這就會限制農戶對傳統木質資源的采伐利用與農田經營,但這并不妨礙農戶對非木質林產品采集(如香榧的采收)以獲取收入。農戶在保留部分農林業經營收入的同時,閑置下來的勞動力可以進行重新配置。隨著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生態游憩等功能拓展,帶動了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農戶可以通過經營農家樂等自主經營的方式來合理配置勞動力,提高自己的非農經營性收入。高生計資本家庭由于本身資源稟賦較為豐富或原本就有類似的自主經營,能更好地進行轉換,增加非農經營性收入[30]。

提出研究假設H2: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使農戶農林業經營收入減少,促使農戶由農林業經營轉為其他非農自營,提高農戶的非農經營性收入;高生計資本家庭能更好地進行生產要素配置,經營性收入增加更顯著。

1. 2. 3 工資性收入

農戶的工資性收入包括農林業相關的工資收入和非農工資收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促進當地自然資源保護,使得當地原有的木材采伐加工等傳統林業相關產業務工機會明顯減少,而由于雇工主要來自較低生計資本水平的當地社區家庭,因此該部分農戶在農林業相關工資性收入減少更為明顯。但同時,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也向地方社區提供了各種就業補償路徑,既包括擔任山林巡護員、研究助理等工作獲得工資性收入,也包括農家樂等旅游服務業就業的工資性收入。農戶由通過當地傳統務工機會獲得工資性收入,轉變為國家公園相關崗位獲得非農工資性收入。

提出研究假設H3: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使農戶工資性收入減少,該減少在低生計資本家庭更明顯;同時,農戶工資性收入由原先傳統務工工資收入轉為國家公園務工非農工資收入。

1. 2. 4 財產性收入

錢江源國家公園農田保護地役權改革于2020年啟動,近300畝農田作為試點享受地役權補償機制。管理局加強生產過程的監管,對土壤的安全指標和稻谷的品質指標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生產主體在履行“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禁止焚燒秸稈、禁止引入植物外來物種、禁止干擾野生動物”等義務前提下,管理局給予200元/畝·年的地役權補償。錢江源國家公園內農田保護地役權改革主要為村集體統一承包農戶土地經營或轉包給經營主體經營,統一開展綠色農業生產,當地社區農戶主要以出讓土地經營權獲取土地租金形式參與收益分配。同時錢江源國家公園實施特許經營制度,將國家公園品牌授權與特許經營相結合,依法授權管理局以外的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在該公園范圍內從事一定期限的經營性活動,推動環境友好型產業發展,在實現科學保護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國家公園生態紅利。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相關酒店、民宿簽訂特許經營協議,當地農戶主要以出租空余房屋給農家樂、民宿等相關產業的特許經營商獲得房屋租金形式參與收益分配,從而增加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農戶的財產性收入。

提出研究假設H4: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使農戶財產性收入增加。

2 模型設計、變量選擇和數據來源

2. 1 模型設計與變量選擇

為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本研究采用雙重差分法(也叫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model,簡稱DID)考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當地農戶收入的影響。在所調查的樣本中,構造一個政策虛擬變量,即按照是否劃入國家公園區域內(Du)將農戶分為兩組。其中:區域內的202戶農戶作為實驗組,賦值為1;區域外的61戶農戶作為對照組,賦值為0。同時按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的年份(Dt)來構造政策實施期虛擬變量,將設立前的年份(2016年)賦值為0,將設立后的年份(2020年)賦值為1。為了更好地衡量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農戶收入的影響,進一步設置上述兩個虛擬變量的交互項(Du×Dt),這一變量可以準確地評價試點區設立對農戶收入所產生的凈效益。據此將全部數據分為4組子樣本,根據上述界定,構建如下DID基準回歸模型:

式中:i 代表第i 個農戶,t 代表第t 年,Yit為被解釋變量,代表農戶的各項家庭人均收入;Duit是區分是否劃入國家公園家庭的虛擬變量,如果是區域內的農戶,屬于實驗組,則取值為1,否則為0;Dtit代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前后的虛擬變量,設立前賦值為0(2016年),設立后賦值為1(2020年);Didit為Duit和Dtit的交互項,是核心解釋變量;Xit為控制變量;εit為隨機擾動項。

(1)被解釋變量。本研究選擇農戶家庭人均總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作為因變量。經營性收入分為農林業經營性收入與非農經營性收入兩方面,其值為被調查農戶在設立前(2016年)的收入和設立后(2020年)的收入。

(2)核心解釋變量。3個虛擬變量:是否劃入國家公園家庭的虛擬變量(Du)、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前后的虛擬變量(Dt)、Duit和Dtit的交互項(Did)。

(3)控制變量。因為劃入國家公園對農戶的土地使用以及工作時間與形式的改變很大,而這與農戶自身各類資本等有關。控制變量包括農戶的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兩方面的指標以及反映農戶收入變化的影響因素。參考相關研究[31-32],個人特征選擇戶主是否村干部、戶主年齡、戶主受教育年限3個指標,家庭特征選擇家庭務農人數比例、家庭林地田地面積、親戚中能人的數量作為衡量指標。預計戶主為村干部、戶主年齡越小、戶主受教育年限越高、親戚中能人的數量越多的農戶,越容易改變就業形式,促進收入結構由農林業收入轉變為經營性收入與工資性收入。

2. 2 數據來源

數據源自2017年和2021年兩年對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實地調查。調查信息為農戶2016年和2020年的家庭特征信息、土地經營情況、家庭收入及其結構情況以及參與國家公園建設情況。實地調查按照典型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多階段抽樣法。首先,選擇國家公園主要涉及的開化縣齊溪鎮、蘇莊鎮、長虹鄉、何田鄉4個鄉鎮作為樣本鄉(鎮)。考慮到政策實施前具有趨同性要求,按照核心保護區的遠近、毗鄰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等抽樣原則,從4個鄉(鎮)中選擇劃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村莊作為實驗組,未劃入村莊作為對照組,以充分科學評估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農戶收入帶來的影響。其次,合計在4個樣本鄉(鎮)選取劃入和未劃入村共13個,包含劃入國家公園區域內10個村(齊溪鎮4個,蘇莊鎮4個,長虹鄉1個,何田鄉1個)和未劃入的3個村(蘇莊鎮1個,長虹鄉1個,何田鄉1個)。最后,在每個樣本村中依據村委名單,根據人均收入高中低分層抽樣選取農戶,采取“一對一”的訪談模式。為體現調查數據的變異性,對農戶2016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設立前)和2020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設立后)的相關信息進行問卷調查,對問卷進行整理,得到有效樣本263份。樣本農戶見表1。

3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農戶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

3. 1 農戶基本特征分析

樣本戶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統計見表2。通過總樣本農戶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發現,有29%的戶主擁有擔任村干部的經歷,戶主的平均年齡是57. 81歲,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 18年,表明大部分農戶僅接受到小學教育。在總樣本戶中,農戶家庭務農人數比例是34%,人均土地面積是7. 18畝,農戶親戚中能人的數量是2. 39個。劃入錢江源國家公園區域的農戶和未劃入的農戶整體沒有差異。

表3中,樣本農戶各項家庭收入結果表明,農戶收入主要以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為主,平均工資性收入約占全部收入的63%,經營性收入約占36%,轉移性收入也是重要收入來源,財產性收入占農戶家庭收入比例很少。

劃入國家公園的樣本戶總收入增長率(32%)顯著高于未劃入的農戶(1%),其中轉移性收入增長明顯,劃入國家公園的樣本戶增長率達到89%。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確實提高了農戶的收入,尤其是轉移性收入。對變量進行T檢驗,發現農戶轉移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在劃入錢江源國家公園后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3. 2 實證檢驗結果

3. 2. 1 平行趨勢檢驗

為了證實DID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是否滿足共同趨勢假設進行平行趨勢檢驗。選擇檢驗政策實施前后處理組和對照組可觀測變量的系統性差異,對變量的均值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以判斷是否滿足共同趨勢假設[33],即檢驗設立試點區前后,區域內外的農戶基本特征和村基本特征是否存在系統性差異。如果存在差異,則表示共同趨勢假設難以成立;如果沒有顯著變化,則可以認為滿足共同趨勢假設。

對2016年和2020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外的戶主個人特征、農戶家庭特征和村級特征分別進行了統計(表4)。結果顯示,在2016年和2020年,國家公園區域內外的戶主個人特征和土地特征不存在顯著差異。可見,農戶的基本特征并未因政策的實施而發生改變,且村級特征也不存在顯著差異,因而可以認為本研究所使用的DID模型滿足共同趨勢假設。

3. 2. 2 基準回歸

DID回歸結果見表5。結果表明,農戶的人均總收入沒有減少,說明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并沒有對農戶的總收入產生顯著負向影響。轉移性收入通過了1%水平上的正向顯著性檢驗,說明與未劃入國家公園的農戶相比,錢江源國家公園區域內地役權改革使得農戶獲得更多補償收入,轉移性收入提高,驗證了研究假設H1。經營性收入在1%的水平上正向顯著。由于國家公園帶動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農戶可以通過經營農家樂或受雇于相關經營主體等方式來合理配置閑置勞動力資源,提高自己的非農經營性收入,驗證了研究假設H2。

從模型結果來看,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系數都還沒有達到顯著的水平,但結果也表明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對收入影響的相應趨勢。從方向上來看,工資性收入為負影響,與研究假設H3猜測一致。調查發現,工資性收入出現減少的趨勢是由于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建設為保證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整體性、系統性,減少了當地自然資源經營與村級公共產品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農戶傳統務工機會減少。即使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方提供了一部分就業補償,增加農戶務工機會,但仍無法滿足當地農戶整體需求。據調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樣本農戶2016年人均農林業經營收入和人均非農經營收入為338. 24 元和14 492. 72 元,2019 年分別為310. 85元和18 223. 70元,46. 53%的農戶從事錢江源國家公園相關工作。財產性收入為正影響,與研究假設H4一致。財產性收入出現增長的趨勢是由于錢江源國家公園農田地役權改革,農戶退出土地經營權,統一流轉給村集體獲得土地租金收入,提升了農戶的財產性收入。據調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樣本農戶2016年人均財產性收入為36. 44元,2019年增長為48. 94元。

3. 2. 3 作用機制分析

從上述實證結果看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能夠顯著提高農戶的人均轉移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水平,但提高農戶收入的機制需要進一步檢驗。經調查研究發現,農戶轉移性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畝均補貼的增加,在此不過多闡述,重點分析經營性收入的變化。

正如理論分析所闡述,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導致農戶原有的土地資源經營權退出,土地經營面積減少,造成閑置勞動力增加,推動勞動力分配從農業向非農領域轉移,從而影響農戶的農業和非農經營收入,因此認為農戶的土地資源變化在收入結構變化中起到調節作用。

首先對農戶人均非農經營收入和人均農業收入進行分析。通過表6的列2—列4可以看出,農戶人均經營性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非農經營收入的增加,農業收入沒有如預期的減少是因為國家公園內禁止木質林產品的采伐,但允許農戶進行非木質林產品的采摘。樣本戶80%以上通過非木質林產品經營獲得經營性收入,非木質林產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農戶保留部分農業經營收入。通過表6加入“家庭林地面積是否增加(A)”的變量,以及它與關鍵變量“是否劃入國家公園和時間的交叉項”的交互項可以看出,交互項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與經營性收入的系數相反,說明林地面積增加會削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農戶人均經營性收入的正向影響。由于農戶擁有土地面積增加后,會投入更多的勞動力、資金在農業上,減少其在非農工作上的投入,而上述回歸表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使農戶人均經營性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農戶非農經營收入的增加。農戶轉出土地或退出土地經營權會促使農戶勞動力由農業經營向非農經營轉移,增加農戶的非農經營收入,從而增加經營性收入。

3. 2. 4 異質性檢驗結果

(1)家庭異質性。為更好地剖析試點區設立對不同生計資本農戶的收入影響如何,是否會加劇貧富差距,本研究選取5項指標以反映農戶的生計資本特征。①人力資本:家庭平均教育水平情況;②自然資本:家庭人均林地面積;③物質資本:擁有城鎮住房情況;④金融資本:家庭存款情況;⑤社會資本:能否借貸5萬元情況。從以上5個表征農戶生計水平的指標出發將農戶分組深入分析[34-37]。

不同生計水平組農戶的DID回歸結果見表7。結果顯示,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各組農戶的轉移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均有明顯的正影響,說明與未劃入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農戶相比,國家公園區域內的農戶能獲得更多直接的補貼提升轉移性收入。同時由于國家公園促進當地生態旅游業發展,帶動農戶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農家樂等自主經營,顯著增加經營性收入,進一步驗證了研究假設H1和H2。

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相關估計的部分系數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從趨勢和方向上看,工資性收入為負向趨勢,對于生計資本中自然資本、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較低的農戶在10%的顯著水平上負向顯著。由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促進當地自然資源保護,使得當地原有的木材采伐加工等傳統林業相關產業務工機會明顯減少。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相關就業補償的工作崗位,但根據實地調查,由于崗位設置不精準、不穩定,并不能完全滿足當地農戶的工作需要,生計資本較弱的農戶難以獲得崗位機會,獲得生計補償的保障作用。財產性收入整體呈現出正向趨勢。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使農戶有更多的機會流轉空余的房屋和土地資源獲取租金,提升財產性收入。

(2)地區異質性。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包括了原有的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省級風景名勝區等地區。為排除之前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禁伐和公益林補償等政策的干擾,將國家公園范圍內除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其他地區進行進一步檢驗。古田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境內。表8表明,去除蘇莊鎮的樣本后,結果依然顯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帶來的地役權補償政策和特許經營政策能顯著提升農戶的人均轉移性收入與人均經營性收入,回歸結果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進一步地,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包括核心保護區、生態保育區、游憩展示區、傳統利用區4個功能分區,實施差異化管理。進一步區分不同限制對農戶收入的影響,采用三重差分模型對不同區域的農戶進行實證檢驗[38]。回歸模型設定如式(2)。其中,Regit代表農戶所處的區域范圍,包括核心保護區、生態保育區、傳統利用區和區域外,其他同式(1)。表9表明,不同區域的農戶的政策效果并未表現出明顯差異,進一步排除之前自然保護區政策的干擾。

3. 2. 5 穩健性檢驗

(1)安慰劑檢驗。為驗證上文所有效應未受其他同時發生的政策的影響,對基準回歸結果進行安慰劑檢驗,確保回歸結果的穩健性。通過在所有263戶樣本農戶中隨機抽取與實驗組同等數量的農戶(202戶)作為“偽處理組”,并重復500次實驗,得到虛擬的政策效應,系數估計值核密度函數分布如圖2所示,政策項回歸系數估計值集中在0點附近,即不可觀測的因素對基準回歸結果的影響很小,且與上文實證結果(虛線表示數值)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實驗組農戶收入是受到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的影響,不受非觀測因素(其他政策或者隨機因素)的影響,表明回歸結果穩健,上文DID估計結果可靠。

(2)PSM‐DID檢驗。由于試點區的選擇基于一定的條件,導致農戶處于實驗組和對照組并非隨機。在沒有匹配的情況下,實驗組和對照組存在系統性偏差[39],因此進一步采取雙重差分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匹配后可消除大部分變量之間系統性偏差,使得結果更為可靠。表10中PSM‐DID的結果與之前結果相似,人均轉移性收入和人均經營性收入仍顯著,說明回歸結果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4 結論與建議

4. 1 結論

以錢江源國家公園及周邊社區為研究區域,基于所獲得的調查數據,通過DID計量分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及開展相關活動背景下農戶收入變化。

(1)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使得農戶的收入結構發生改變,且如預期對農戶收入帶來增益,提高了農戶的轉移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部分收入沒有獲得明顯增長,這是由于政策實施帶來效益需長期性。目前,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實施時間比較短暫,導致經濟增收效應不明顯。關于國家公園對農戶收入甚至福祉的影響還需后續進一步討論。

(2)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對不同農戶影響不同,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政策加劇了農戶貧困,但仍要關注低生計水平的農戶。對于這類農戶來說,國家公園改變其原有的生計方式,短時間內雖然不能對自身的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做出調整,但由于轉移性收入的增加和相應的工作機會增加,不會造成收入的減少,但后續的可持續生計還需進一步研究。對于高生計水平的農戶來說,由于其自身的受教育年限、社會資本等,能更好地進行轉換改善生計。因此需要加強政策的瞄準效率,關注不同群體的利益需求,尤其是以農林業生產經營打工為主的低生計水平群體,進一步加強政策的精準性。

(3)農戶經營林地的規模變化在收入結構變化中起到調節作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設立會促使原有屬于農戶的土地資源經營權退出,造成土地經營面積減少,引起勞動力分配發生變化,驅動農業勞動與非農勞動之間發生轉移,從而增加農戶的非農經營收入。因此如何發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促進生態化與數字化的轉型,提升農戶的經營收入,亟待進一步研究。

4. 2 建議

為更好地促進國家公園建設,促進社區和農戶生計可持續發展,一方面需要提升農戶收入,拓展其收入來源;另一方面需要保障低生計資本的群體。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1)充分依托國家公園特許經營制度,拉動農戶經營性收入。發揮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建立完善錢江源國家公園品牌體系,推進實施錢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制度,探索完善特許經營收益分配和回饋社區機制,拉動農戶非農經營性收入;加大對當地農戶的農林業生態化經營技術培訓,扶持和規范當地社區農戶農林業經營開展綠色生產,借助錢江源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名片,發展林下經濟等新業態,提升農戶農業經營性收入。

(2)整合拓展生態補償資金來源,保障農戶轉移性收入。依托整合現有補償資金來源,繼續加大公共財政對生態補償的支持力度,建立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發展專項補償資金;逐步擴大補償范圍,提高補償標準,增強生態補償的保障功能,穩步提高農戶的轉移性收入。

(3)提供國家公園就業崗位,拓展農戶工資性收入。通過制定和完善村規民約,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鼓勵農戶更直接地參與到國家公園保護管理中去,實現社區共管。依托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相關的生態工程,為農戶提供生態管護等就業補償崗位;積極推進村集體與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組織合作,發展生態服務業和特色旅游產品,為農戶提供并加大服務業崗位的供給,提高農戶工資性收入水平;組織開展相關技能培訓,提升社區農戶能力水平,促進當地就業,保障工資性收入增長的可持續。

(4)創新綠色金融政策,提升農戶財產性收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充分挖掘互聯網金融,引進和培養金融人才和技術人員,不斷拓寬農林業的融資渠道;完善農林業綠色金融政策,宣傳綠色金融知識,提高農戶綠色金融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金融市場;創新和豐富綠色金融服務與產品,推出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等金融產品,搭建自然資源流轉平臺,為農戶提供空閑土地、宅基地收儲、統一提供流轉服務,保障和提升農戶財產性收入。

4. 3 討論

本研究以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作為案例點,評估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對農戶收入水平與結構的影響,并進行異質性分析。但由于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本身存在的時間較短,試點核心區的居民相對較少致使樣本戶數量有限,且存在滯后效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農戶收入及結構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跟蹤觀測。另外,2017年12月錢江源國家公園與江西、安徽的7個村、休寧縣嶺南自然保護區建立考核機制,“三省四縣”共同發表《開化宣言》,討論將江西、安徽上述地區納入到國家公園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江西、安徽等并沒有實施相關的國家公園政策建設。后期應進一步擴大跟蹤調查的農戶范圍,作為政策實施的參照組,更科學和準確地刻畫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對農戶收入水平與結構的影響變化。

猜你喜歡
國家公園
美國巨人柱仙人掌國家公園歷史與現狀
廣東園林(2017年3期)2017-08-02 10:57:29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功能評價
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生態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初步研究
跨文化視角下中美國家公園建設模式比較
中國市場(2016年43期)2017-02-16 13:38:40
跨文化視角下中美國家公園建設模式比較
中國市場(2016年43期)2017-02-16 12:37:42
科學與美國國家公園發展
境外國家公園社區管理沖突:表現、溯源及啟示
旅游學刊(2017年1期)2017-02-09 14:27:50
我國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國家公園管理比較研究
“國家公園”:誰的光榮與夢想
齊魯周刊(2016年10期)2016-03-22 15:27:19
旅游視角下的國家公園管理創新
當代旅游(2015年8期)2016-03-07 17:5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毛片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日日拍夜夜操|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亚洲性影院|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天堂高清|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一级全黄毛片| www.youjizz.com久久|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www.精品国产|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丝袜第一页|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五月婷婷| 欧美高清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日韩美一区二区|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国产| 欧美天堂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天堂亚洲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xxx|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九色91在线视频|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夜夜拍夜夜爽|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亚洲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免费aa毛片|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五月天在线网站|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一级福利视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91精品专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JIZZ亚洲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67194亚洲无码|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