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信息化變革日益加速。在高職院校中,動漫專業因高度依賴數字化技術而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熱點。隨著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逐漸難以滿足新時代動漫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因此,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動漫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應對動漫產業人才需求的變革,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本研究從人工智能技術概述、應用價值及創新應用策略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旨在推動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高質量改革。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動漫專業;智慧化教學平臺
一、引言
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動漫專業作為高度依賴數字化工具的學科,面臨著從傳統教學模式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教學方式轉型的迫切需求。傳統動漫教學工具雖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教學功能,但在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行業需求、技術更新方面顯得力不從心。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通過引入智能化創作工具、自動化數據分析系統和自適應學習平臺等技術手段,不僅能提升教學內容的互動性與精準性,還可通過個性化學習路徑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人工智能技術還可在教學管理和評估反饋等環節中發揮作用,為教師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與決策依據。因此,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二、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人工智能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人類智能行為技術,核心目標是賦予機器自主學習、推理、感知和決策的能力。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以來,人工智能技術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逐漸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在教育領域展現出顯著的應用價值。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深度學習和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進入了蓬勃發展新時代,在教育、醫療、金融和制造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高職院校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為提升教學效果和改善教學方式提供了新方法。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基于規則的專家系統,通過大量的規則、知識庫進行推理、決策;二是機器學習技術,通過神經網絡模型處理分析海量數據,具有強大的模式識別與預測能力[1];三是自然語言處理,能使機器生成人類語言,從而拓展人機交互的可能性。四是計算機視覺技術,該技術借助精準的圖像識別與圖像理解,可全面提升動漫創作效率。因此,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高職院校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中,不僅是動漫專業教學信息化改革的趨勢,也能擴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踐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理念。
三、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教學內容的互動性
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教學注入了新活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借助智能化平臺實現與學生的深度互動,如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使學生能夠在三維虛擬環境中直觀地參與動畫制作過程,增強學習的沉浸感。基于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圖像處理等技術,學生可通過自然語言或視覺交互的方式,實時與系統進行互動,打破傳統教學中師生互動受限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智能推薦系統能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自動推送個性化學習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針對性。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豐富動漫專業教學的內容形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二)有利于促進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改革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傳統教學模式得以重構,從而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的全方位革新。在教學內容方面,人工智能使動漫制作流程更加自動化,學生能借助智能化工具快速生成高質量的動畫作品,減少對繁瑣手動操作的依賴,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方式上,人工智能賦能的教學平臺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與能力水平進行個性化調整,幫助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評價上,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評估系統,能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精準的多維度的評估。總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不僅可提升動漫專業教學的效率,還可推動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改革。
(三)有利于提升動漫專業教學內容精準度
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教學內容的精準度。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人工智能可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習慣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形成個性化學習檔案,從而為教師提供精準的教學參考依據。從而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能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避免傳統教學中“一刀切”式的內容安排。在動漫專業中,人工智能技術能通過智能圖像識別、語音處理等功能,為學生提供細致入微地指導,精確捕捉學生在動畫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還能對教學資源進行智能篩選、推薦,確保學生接觸到的學習內容更加精準,以此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四、人工智能技術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的創新應用策略
(一)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慧化教學平臺
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教學中,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慧化教學平臺是實現教學創新的關鍵。智慧化教學平臺架構設計可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該模式具備高效的擴展性,整個架構可分為用戶層、應用層、數據層和智能分析層等四個層次(如表1所示)。用戶層為學生、教師提供交互界面,應用層是平臺核心功能運行載體,包括課程管理和資源共享等功能;數據層用于存儲學生學習數據與教學資源;智能分析層則負責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進行數據處理,為教學決策提供支持。
在功能模塊設計上,平臺需根據動漫專業的需求設置多個智能化模塊,主要由智能課程管理模塊、虛擬創作實驗室模塊、智能化資源推薦模塊、自適應學習模塊以及大數據分析模塊構成(如圖1所示)。智能課程管理模塊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并動態調整課程計劃,確保教學內容的個性化和精準性。虛擬創作實驗室模塊主要功能是結合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提供虛擬動畫制作環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創作體驗與實踐能力。智能化資源推薦模塊能根據學生學習習慣自動推送適合的學習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自適應學習模塊則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進度自動調整教學內容,保證學習路徑的個性化。大數據分析模塊通過分析學生學習數據生成個性化學習報告,幫助教師精準調整教學策略。在智慧化教學平臺應用中,平臺將全面支持教師的教學管理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智能化的作業布置、實時互動、學習評估功能,從而為動漫專業的信息化教學提供技術支持[2]。
(二)應用智能創作工具,提升動漫制作效率
應用智能創作工具能提升動漫制作的效率。在實施中,可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創作軟件,如智能圖像處理工具、自動化建模工具和智能動畫生成器等。這些工具能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對動畫素材和設計元素進行自動化處理,以此來減少人工操作時間。例如智能圖像處理工具可自動識別圖像的光影和紋理等細節,從而提高繪圖的效率;自動化建模工具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自動生成三維模型,使學生無需手動構建復雜的三維場景,這不僅能減少繁瑣的建模時間,還能提升動漫作品的質量;智能動畫生成器能基于預設的動作庫,通過學習已有的動畫樣本,快速生成高質量的動畫片段,從而簡化動畫制作流程。教師主要是引導、監督學生高效使用智能創作工具。教師需熟悉每個工具的功能與應用場景,并圍繞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目標設計不同課程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掌握智能創作工具的使用技巧。學生要根據課程要求與動漫創作需求,選擇合適的智能工具進行項目創作,從而提升個人創作效率[3]。平臺還應集成智能糾錯和優化功能,幫助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自動檢測和修正錯誤,確保作品的完整性。通過這種智能化創作方式,動漫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作品,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三)引入自適應學習系統,實現個性化教學
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信息化教學中,引入自適應學習系統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關鍵環節。自適應學習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時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偏好,教師可動態調整教學內容、節奏和難度,以此來實現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教學。" 首先,教師需在動漫專業教學中部署學習分析系統,負責采集學生在學習平臺上的行為數據,如學習時間、測試成績和課程參與度等。這些數據會被用于構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檔案,系統通過對數據實時分析,生成學習報告。其次,自適應系統會根據報告自動調整學習內容,例如為學有余力學生推送高級別的學習材料,對進度較慢的學生提供基礎知識的補充。教師主要負責監控自適應系統的運行,確保系統推送的內容符合課程目標與學生實際需求,并根據系統生成的學習數據,及時調整教學策略[4]。最后,教師可通過系統提供的學習報告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學生也能借助自適應學習系統獲取個性化的學習資源,能按照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自主學習。系統還會自動檢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提供反饋建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提升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方式,自適應學習系統在動漫專業教學中可實現個性化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教學價值。
(四)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優化教學管理與評估
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信息化教學中,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優化教學管理與評估過程,提升教學的科學性。首先,高職院校可建立集成多種數據源的教學數據平臺,負責收集、存儲學生的學習數據、教學資源使用情況、課程參與度及考試成績等多維度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該平臺能對數據進行深入挖掘,識別學生的學習模式與行為特征。教師可通過數據分析報告,了解不同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差異,精準定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其次,教師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效果,自動生成個性化的學習評估報告,為教師提供全面、細致的評估依據,以此來突破傳統的單一分數評估體系。最后,高職院校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宏觀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不同教學方法、資源的有效性,從而優化教學管理流程,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提升整體教學質量[5]。
五、結束語
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信息化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管理評估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創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全方位增強高職院校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質量,通過智能創作工具、自適應學習系統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動漫專業信息化教學呈現出智慧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作者單位:張帆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余雅婷.探究高職動漫專業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方法[J].新美域,2023,(03):88-90.
[2]劉婧.高校動漫設計專業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06):59-60+63.
[3]楊加.信息化教學在動漫專業課程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9,(24):225-226.
[4]馬丹.基于網絡平臺下動漫課程建設與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85-86.
[5]武立杰,李瀟雨.基于產學對接的高校動漫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探索[J].科學中國人,2017,(1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