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探討新形勢安全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并結合廣州新華學院共青團工作實踐,探索建立黨建帶團建常態化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分析當前高校在意識形態安全機制和責任體系的路徑。通過強化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主體的協同,構建線上線下協同模式,將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融入團支部,促進高校安全穩定發展。
關鍵詞:黨建帶團建;意識形態安全;高校;團支部;安全穩定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其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意識形態安全不僅關系到校園的穩定,也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社會的發展。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高校成為各種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陣地。因此,高校必須加強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確保其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貢獻。
(二)研究現狀與問題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正遭遇著眾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但不限于網絡信息的強烈沖擊以及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這些因素對高校的意識形態安全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因此,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針對這些挑戰,加強和改進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形勢分析
(一)外部挑戰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面臨著來自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的多重影響[1]。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傳播更加迅速,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對抗也更加復雜。廣東是青年人口第一大省,又毗鄰港澳、地處“兩個前沿”,青年工作面臨著復雜而嚴峻的挑戰。搭建高校意識形態的安全堡壘,書寫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引導大學生在變幻莫測的世界發展大局和中國發展大勢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
(二)內部挑戰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高等教育機構內部,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中包括教育內容的單一性問題,以及教育方法的陳舊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教育效果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2]。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意識形態安全的理解不夠深入,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警惕性和鑒別力,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各種意識形態的挑戰時,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應對。
三、黨建帶團建工作現狀與實踐
(一)廣州新華學院共青團工作概述
共青團廣州新華學院委員會在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積極的實踐,從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策劃和執行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提升了團組織內部的凝聚力,而且顯著增強了其戰斗力。以廣州新華學院團委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為基本依托,協同各級黨團學組織,計劃構建出可推廣的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機制。
(二)黨建帶團建工作實踐案例分析——廣州新華學院團支部思想動態調研
廣州新華學院實施了“4321”工程,旨在收集和傳遞學生意見,通過問卷、座談會和訪談等方法,了解學生關注點和建議。該工程通過三級信息反饋機制,包括團支部信息收集和書記報告制度,以及設立青年信箱,形成“三二一”意見反饋流程。2023年,學院通過春秋季調研,共1.8萬人次參與,產出4.7萬字報告。工程有效發揮團支部作用,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安全穩定情況,確保意識形態問題的早期預防和處理,為構建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機制做了踴躍嘗試[3]。
四、黨建帶團建常態化意識形態安全機制建設
(一)機制建設的理論基礎
黨建帶團建的理論依據在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一點在黨的各項理論和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強調。而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組織在意識形態安全工作中應當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由共青團的性質和任務所決定的。共青團作為廣大青年的群眾組織,其成員遍布社會各個領域,因此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共青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實現黨對青年一代的引領和教育,確保青年一代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二)機制建設的實踐路徑
1.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
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是黨建帶團建意識形態安全機制建設的關鍵。廣州新華學院實施了多項措施,包括校黨委領導、團委負責、院系黨組織配合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合力,提高工作實效。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總結經驗、分析問題、調整策略,確保工作連續性和系統性,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共青團改革發展的成果。嚴格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理團學組織宣傳陣地,促進媒體平臺健康發展,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樹立良好組織形象。團委專設網絡文明管理中心,加強校級平臺管理,定期抽查內容,建立工作臺賬,促進宣傳賬號有序發展。
2.樹立先進典型模范引領
注重發揮學生黨員和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開展“黨員先鋒崗”“團員示范崗”“新華好青年”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黨員和團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發揮朋輩群體在高校育人中積極的功用,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到意識形態安全工作中來。
3.融入日常教學和管理中
注重將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和管理之中。通過開設相關課程、舉辦講座、組織辯論賽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思想免疫力。如打造廣東高校學生團支部“五大提升”行動精品課程“團支部風險防范本領提升——如何做好學生思想動態工作”,開展“微團課”比賽,同時,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如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通過實際行動來檢驗和鞏固理論學習的成果[4]。
通過這些具體而有效的措施,廣州新華學院在黨建帶團建常態化意識形態安全機制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堅實保障。
五、構建線上線下協同模式
廣州新華學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線上線下協同的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平臺。
(一)線上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平臺建設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教育平臺成為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陣地。廣州新華學院通過建設線上教育平臺,如官方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抖音號等自有平臺以及團中央官方學習“青年大學習”等公共學習平臺,發布權威信息,開展在線教育和互動交流,提高了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擦亮“青年大學習”品牌,開展“五四紅旗團支部”等評優評先工作,推動全體團員青年政治學習常態化、制度化。
(二)線下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活動
線下教育活動是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新華學院通過創新育人新途徑,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學生安全意識教育進支部、進宿舍、進社團、進網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激發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懷。如通過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組建“綠美青年突擊隊”共植綠美青年林實踐、“美化校園”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意識形態安全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六、黨建、團建思想引領的“五大合力”育人體系
(一)夯實基礎,全面從嚴治團,組織育人
團支部作為團組織的基本單位,在組織育人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加強團支部建設,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可以有效強化團支部的組織育人功能。完善制度建設,把用制度管團治團貫穿全面從嚴治團全過程,著力增強制度執行力、樹立制度公信力,維護制度權威,切實做到有章必循、有規必依。廣州新華學院通過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為黨培養和輸送堅定的青年政治骨干。截至2024年,已開展6期兼具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青馬100”學生骨干培訓班,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并努力使他們成長為具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知行合一,促實踐出真知,實踐育人
社會實踐是增強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廣州新華學院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全方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如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最前沿,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深入實施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山區)計劃、廣東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安全意識,提升實踐教育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展翅計劃”廣東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引導大學生基層實習就業,為社會基層注入青年活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
(三)守正創新,打造文化精品,文化育人
校園文化建設是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載體。廣州新華學院堅持守正創新,全力打造校園文化精品,發揮校園文化育人功能。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持續舉辦科技學術季及文體藝術季系列活動,以立項申報形式鼓勵各院系做好“一院一品”精品凝練,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上下功夫;開展宿舍文化風采大賽,引導學生養成健康衛生好習慣,創建干凈、衛生、安全的生活學習環境;深入開展“我為同學做實事”服務同學項目和交流展示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文化育人,究其根本就是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四)智慧互聯,維護網絡陣地,網絡育人
網絡文化建設是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贏得了互聯網便贏得了青年。廣州新華學院積極加強網絡文化建設,采用“微團課”比賽、微視頻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培養學生群體信息科技倫理觀念。同時,順應互聯網數字化、碎片化、圈層化、淺層化的特點,開展學生群體喜聞樂見的線上宣傳教育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提高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
(五)以生為本,組織志愿勞動,服務育人
志愿服務活動是服務育人的重要形式。廣州新華學院以“美化校園”行動為抓手,配合學校做好校園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整治,開展勞動教育;通過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如組建“綠美青年突擊隊”, 做好“綠美廣東 青年先行”系列宣傳工作,動員廣大青年學生共植綠美青年林,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七、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融入團支部的實踐
(一)團支部在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團支部作為共青團組織結構中的基礎單元,在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強化團支部的組織建設,我們能夠顯著增強團支部在進行意識形態安全教育活動中的影響力和效能。
(二)團支部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進行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團支部必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廣州新華學院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通過創新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顯著提升了教育的實效性。為了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廣州新華學院實施了高校學生團支部提升行動,定期舉辦基層團組織書記的培訓班,確保團支部書記能夠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廣州新華學院還持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團員的凝聚力,也使得團支部在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領域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舉措,廣州新華學院團支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八、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機制建設對策
針對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深入探討并提出了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政策建議,旨在通過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強化共青團組織的建設,從而提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質量。同時,文章還著重強調了提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并給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建議和措施,應用于我校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機制建設,涵蓋全校師生,并可向兄弟院校推廣、以網狀形拓展輻射,以期能夠更好地應對當前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路方.“平安校園”建設視角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優化策略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4(12):96-98.
[2]高瑞.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圈層化”現象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及策略研究[J].大學教育,2024(19):92-96.
[3]王藝臻.新形勢下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挑戰及治理思路[J].新聞傳播,2024(17):38-40.
[4]張曉雁,宋斌,楊禮雕,等.教育強國背景下民辦高校高質量黨建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觀點匯輯[J].浙江樹人學院學報,2024,24(01):26-38.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2024年度廣州新華學院黨建研究課題“黨建帶團建視角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穩定工作機制建設的實踐與探索”(KT202415)。
(作者單位:廣州新華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