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探討高校軍訓自訓模式的體育化教學探索,針對傳統軍訓自訓模式存在的問題,如訓練內容與形式單一、評估體系不健全、學生參與度不高等,該文提出基于體育化教學的改進策略。具體而言,通過融合體育元素創新軍訓內容與形式,建立健全體育化教學評估體系,并增強學生參與感,以激發其內在動機與持續性。該研究旨在提升軍訓自訓模式的科學性與實效性,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校軍訓""自訓模式""體育化教學""改進策略""學生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0-0195-04
Exploration of Sports-Oriented Teaching in Self-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CHENG Hao
Jinzh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Jinzhong,"Shanxi Province,"0308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orts-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self-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In response to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self-training modes,"such as the monotony of training content and form,"the inadequac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and low student engagement,"it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sports-oriented teaching. Specifically,"by integrating sports elements,"it innovates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military training,"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a sports-orient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and enhances students'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o stimulate their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The aim is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elf-training mode in military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Self-training mode; Sports-oriented teach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tudent engagement
高校軍訓作為培養學生國防意識、鍛煉身心素質的重要環節,其訓練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傳統軍訓自訓模式在訓練內容、形式及評估體系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難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體育化教學作為一種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其強調團隊合作、身心并重的教學理念與軍訓自訓模式的目標高度契合。
1 "體育化教學在高校軍訓自訓模式中的應用價值
1.1 "構建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框架
體育化教學將專業體育訓練中的先進理念與科學方法深度融入高校軍訓自訓體系,為體能訓練提供了一套既科學又系統的指導方案。其遵循人體運動的客觀規律,確保每一項訓練內容、強度及頻率的安排都經過精心設計與合理規劃。在充分保障學生訓練安全的前提下,穩步且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對學生的初始體能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后,制訂出既符合個體差異又能滿足軍訓整體要求的個性化訓練計劃。訓練強度的安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增加訓練量,避免學生因突然承受過大負荷而導致身體損傷。訓練頻率的設定也經過科學考量,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恢復與調整,以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此外,注重訓練內容的多樣性與全面性,涵蓋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性等多個體能要素的訓練,并融入協調性、平衡性等身體素質的提升,力求使學生在軍訓期間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適應軍訓的嚴格要求,更能在長遠層面上為學生的身體健康與體質增強奠定堅實基礎。
1.2 "培育團隊協作與集體榮譽感的文化氛圍
體育化教學不僅關注個體體能的提升,更將團隊合作與集體行動視為核心要素,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團隊項目和集體活動,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現協作精神與集體榮譽感的舞臺。學生們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組或團隊中,共同面對挑戰,攜手完成任務,在實踐中深刻領悟到團隊協作對于達成目標的重要性。團隊間的緊密合作使學生們學會有效溝通、協調分歧,并逐漸培養起對團隊的深厚情感與歸屬感。每當團隊取得勝利或突破時,共享的喜悅與成就感會極大地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其更加珍視團隊的每一份成果,愿意為團隊的榮耀而傾盡全力。這不僅讓學生在軍訓期間感受到團隊的力量,更為其未來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融入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團隊協作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溝通能力與協調能力的一次全面鍛煉。
1.3 "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塑造全面素質人才
體育化教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身體素質方面,通過一系列科學設計的體育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增強體能、提高運動技能,還能學會合理安排運動與休息,達到身體健康的最佳狀態。在心理素質的培養上,體育化教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樣化的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釋放壓力、調節情緒的有效途徑,使其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能夠找到放松身心的方式,培養出積極樂觀、堅韌不拔的心態。此外,體育活動中的競爭與合作也為學生提供鍛煉意志力、毅力和耐力的絕佳機會。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學生需要學會堅持與不放棄,這對于塑造其堅韌不拔的性格具有深遠意義。
1.4 "激發內在興趣,提升參與度和主動性
體育化教學在激發學生內在學習興趣與提升參與度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通過精心設計一系列既富有挑戰性又充滿趣味性的訓練項目,體育化教學成功地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學生在積極參與軍訓活動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運動所帶來的愉悅感與成就感[1],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軍訓中的學習效率,還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面對訓練中的難題與困境,學生需要發揮創新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從而鍛煉其創新能力。體育化教學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每當克服一個訓練難關或取得微小進步時,學生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喜悅與滿足,這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能夠進一步增強其成就感。學生在軍訓中不僅能夠收獲體能上的提升,更能在心理層面實現自我超越,為未來的成長與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2 "高校軍訓自訓模式體育化教學面臨的挑戰
2.1 "訓練內容與形式單一,缺乏創新與吸引力
在高校軍訓自訓模式中,訓練內容與形式的單一性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傳統的軍訓項目側重于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等基礎內容,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單一性主要源于對體育教學資源的利用不足以及對體育項目多樣性的忽視。體育化教學強調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而軍訓自訓模式通常局限于傳統的軍事訓練項目,未能充分融入體育元素,導致訓練內容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
2.2 "訓練效果評估體系不健全,難以全面反映學生表現
訓練效果評估是檢驗軍訓自訓模式成效的重要環節,當前高校軍訓自訓模式的評估體系存在不健全的問題。傳統的評估方式主要側重于學生的體能測試和隊列表現,忽視了對學生身心素質、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評估體系的缺失主要源于對體育教學評估理念的缺乏以及對評估方法的單一性認識。體育化教學強調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包括體能、技能、心理素質、團隊協作能力等多個方面。而在軍訓自訓模式中,由于評估體系不健全,只能對學生的部分表現進行評價,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和進步狀況。
2.3 "學生參與度不高,積極性與持續性不足
學生參與度是衡量軍訓自訓模式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積極性與持續性不足的問題時有發生。其根源在于動機激發不足[1]。體育化教學強調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來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持續進步,而軍訓自訓模式卻缺乏有效的動機激發機制。傳統的軍訓自訓模式采用強制性的訓練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需求,導致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訓練內容和形式的單一性,學生難以在訓練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從而降低了其參與度。
3 "基于體育化教學的高校軍訓自訓模式改進策略
3.1 "融合體育元素,創新軍訓內容與形式
通過引入多樣化體育項目和創新綜合性訓練任務,高校軍訓自訓模式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提升訓練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能全面鍛煉學生的身心素質,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也符合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推動軍訓自訓模式與體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軍訓與體育的雙贏。
3.1.1 "引入多樣化體育項目,增強訓練的趣味性
為打破傳統軍訓內容與形式的單一性,可以通過引入多樣化的體育項目,將體育元素與軍訓內容有機融合。這不僅能夠豐富軍訓的訓練項目,還能借助體育項目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可以引入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廣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作為軍訓訓練的一部分。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能,還能培養其團隊協作能力和競技精神。例如,在軍訓期間,可以組織籃球友誼賽或羽毛球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提升其身體素質和競技水平。此外,還可以結合軍訓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具有軍事特色的體育項目,如障礙跑、定向越野等,既保留軍訓的軍事屬性,又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3.1.2 "設計綜合性訓練任務,提升訓練實效性
為提升軍訓訓練的實效性,可以設計綜合性的訓練任務,將體能訓練、技能訓練、心理素質訓練等多方面內容融為一體。通過綜合性的訓練任務,能夠全面鍛煉學生的身心素質,提升其綜合能力。可以借鑒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將訓練任務分解為多個小目標,逐步引導學生完成。例如,可以設計一項綜合性的軍事體能訓練任務,包括長跑、俯臥撐、仰臥起坐、障礙跑等多個項目。在每個項目中,都設置不同的難度和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挑戰。同時,可以結合軍事技能訓練,如射擊、戰術演練等,將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訓練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心理素質訓練,如壓力測試、團隊協作游戲等,培養學生的心理韌性和團隊協作能力。
3.2 "建立健全體育化教學評估體系
通過建立健全體育化教學評估體系,設立多元化評價指標,強化過程性評價,可以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在軍訓自訓模式中的表現。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能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進軍訓自訓模式的優化與發展。
3.2.1 "設立多元化評價指標,全面反映學生表現
傳統的軍訓評估通常側重于學生的體能測試和隊列表現,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進步狀況。因此,需要設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從體能、技能、心理素質、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等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體能指標可以包括長跑、短跑、力量測試等項目,用以評估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能指標可以涉及軍事技能、體育技能等方面,檢驗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心理素質指標可以通過心理壓力測試、情緒管理能力評估等方式來考察;團隊協作能力可以通過團隊項目、集體任務中的表現來評價;領導力則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的組織、指揮能力來評估[2]。
3.2.2 "強化過程性評價,及時反饋調整訓練計劃
過程性評價是體育化教學評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在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持續、動態的評價,并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和教師。根據這些反饋,訓練計劃得以調整,訓練方法得以優化。在實施過程性評價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和工具,如觀察記錄、視頻回放、學生自評和互評等[3]。這些方式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表現,發現其優點與不足,為后續訓練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軍訓的某個階段,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隊列訓練中的表現,記錄下步伐不一致、動作不規范等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調整訓練計劃,增加針對性的訓練項目,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隊列訓練的要領。
3.3 "增強學生參與感,激發內在動機與持續性
3.3.1 "鼓勵學生參與訓練設計,提升主動性
在傳統的軍訓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訓練設計中來,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和實際能力,提出訓練內容和形式的建議。例如,可以組織軍訓訓練方案設計大賽,邀請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提交他們設計的訓練方案,包括創新的訓練項目、有趣的訓練方法以及提高訓練效率的策略等。通過評選優秀方案并將其融入實際的軍訓計劃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還能增強其對軍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此外,設立“學生訓練顧問”角色,讓學生代表參與到訓練計劃的制訂和執行過程中,與教師共同討論訓練內容、進度和評估標準等,從而使學生更加了解訓練的目的和意義,更加積極地投入訓練中。
3.3.2 "利用體育競賽機制,激發競爭與合作精神
體育競賽是激發學生競爭與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徑。在軍訓自訓模式中,可以引入體育競賽機制,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比賽活動,如隊列比賽、體能競賽和軍事技能挑戰賽等,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和團隊合作精神[4]。例如,定期舉辦軍訓體能挑戰賽,設置長跑、短跑、俯臥撐等不同的體能測試項目,鼓勵學生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同時,設置團隊比賽項目,如接力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會相互配合、共同進退。通過體育競賽機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和軍事技能,還能培養其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更加珍惜集體榮譽,為團隊的勝利而努力奮斗。
3.3.3 "舉辦軍訓體育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
除了日常的訓練和競賽外,還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軍訓體育活動,如軍訓文化節、軍事體育嘉年華等,這些活動包括軍事知識講座、體育技能展示、團隊拓展訓練以及文藝表演等多個環節。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軍訓氛圍,學生將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軍訓的魅力和意義,更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些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其在為團隊爭光的過程中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5]。例如,在軍訓文化節上,可以組織一場以團結就是力量為主題的文藝晚會,通過歌舞表演、小品相聲等形式,展示學生在軍訓中收獲的友誼和團隊精神。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還能提高其對未來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4 "結語
體育化教學在高校軍訓自訓模式中的應用具有顯著優勢。通過融合體育元素創新軍訓內容與形式,不僅豐富了訓練項目,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通過建立健全體育化教學評估體系,實現了對學生表現的全面、準確評價,為教學指導提供了有力依據;通過增強學生參與感,激發了其內在動機與持續性,為軍訓自訓模式的持續優化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校需進一步深化體育化與軍訓的融合,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和評估機制,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出更多具備國防意識、身心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朱曉琳.高校軍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21,38(5):92-94.
[2] 吳瑋,何愛紅.論高校軍事軍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策略[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158-159.
[3] 張利.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現狀略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3,45(S2):154-156.
[4] 陳利.淺談如何做好新時代大學生軍訓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資訊,2021,19(18):122-125.
[5] 王洪妮,李洪波.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原因分析及措施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S1):177-178,181.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項目名稱:學生軍訓教官的來源、培養及資格認證制度研究,項目編號:JS-230009)。
作者簡介:程暠(198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國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