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特殊學校聽障部從事語文教學已有13個年頭。總結這些年的教學經驗,從整體上看,聾生的語文水平處于較低的位置,最主要的差異表現在理解和運用詞語、理解和運用句段、閱讀能力、文學素養、記敘文、文字表達能力不強等幾個方面。語文高考題型從客觀題占比多到主觀題占比多的變化要求學生的能力必須得到本質上的提升才能獲得高分。聾部語文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教會學生更多的應考知識,所以必須要打造一個高效的課堂,才能優化教學流程,提高教學效率。
一、精心備課,耐心教導
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提高備課質量,是既能優化課堂教學,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這是教師積累知識、提高教學水平的前提。以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備課時不能只盯著課本上的內容不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多加留意,要做到心中有數,常思常新。優秀的聾部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是不急于上網查找資料的,而是先仔細閱讀課文或者材料,再結合學生學情,認真思考從哪里入手學生會更加容易掌握,在頭腦中先打一個草稿,再上網查找各種資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例如,從今年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高考大綱和模擬題來看,材料分析題都是社會熱點問題,要求學生分析熱點事件的成因并對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做法。這樣的題目并無標準答案,一般來說只要答的有理有據即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比固定答案的客觀題更容易得分。但是我們的學生往往缺乏主觀思考的能力,碰到這樣的題抓不住題自的關鍵詞,領悟不到題目透露出來的內涵。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就需要先精心備課,自己把題目做一次;再縷清教學思路,耐心教導學生,把做題思路完整地傳授給學生;最后,把題自答案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答案自己總結這樣的題型從整體上應該怎樣作答,讓其列一個簡單的提綱,在頭腦中加深印象。老師講完題后,要及時給學生練習鞏固,讓其充分掌握做這種題型的技巧和方法。從后面幾次的模擬考試情況來看,學生對這種材料分析題的作答還是挺好的,因此,要成就高效課堂,老師的精心備課和耐心教導是首要任務。
二、靈活授課,寓教于樂
語文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提高認知、愉悅心靈的過程,但時間久了,學生難免會感到繁雜和疲憊,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用靈活的教學調動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樂中學,讓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比如,我在教《愛蓮說》這篇課文時,先用描寫和蓮花有關的詩句來導入新課,從南北朝到宋朝,然后很自然過渡到“宋代的周敦頤也很喜歡蓮花”,最后切入到新課的教學。首先在詩句的選擇上我都是選取學生在小學階段學過的關于蓮花的詩句,選擇他們有點熟悉的詩句,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另外,本課我摒棄了一篇課文按順序從頭教到尾的傳統,預習檢查后在課文的賞析部分直接切入文章主題,讓學生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然后圍繞課文一共提出了六個問題。六個問題按照課文的順序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中間穿插了一個連線練習題,在最后的用“托物言志”寫作方法造句環節,我又巧妙地回轉到課文開頭,把造句對象限定在文章開頭提到的“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里,順便把課文開頭又講解了一次,顧全了整篇課文。
整節課教學內容循序漸進,重點突出。以教師為主人公的班級,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中學時就能游刃有余。整堂課,學生們積極參與,興致高漲。從課堂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完全接受這節課的知識內容,教學目標完成良好,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信心增強,對下節課的學習也充滿了興趣。
三、認真反思,溫故知新
作為聾人職高班的一名老師,除了認真備好每一堂課,靈活施教外,還要認真反思,經常把課下的老知識溫習一遍。因為只有專業才能出類拔萃,才能對特長生有更有效的幫助,所以專業知識、專業素養都是通過反思、溫故知新來不斷提升的。作為教師,面對每一屆學生的教學變化,不能一個教案教一輩子,要努力探索,大膽嘗試,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放矢。但嘗試過后,還要認真總結經驗,及時反思,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并給予解決,這樣教師才能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新的能量,為進一步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做好后續支持。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