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以下簡稱《計算機教學大綱》)指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該課程的核心教育任務在于,讓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中職生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由此可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對中職生的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與推動作用。鑒于此,文章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優(yōu)化革新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主要方法,結合具體課例,對其實踐價值、路徑和應用問題展開論述說明。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價值分析
所謂“行動導向教學法”,就是一種以促進學習者主動展開學習行動、學習活動為根本自的的本位教學方法。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主要起鋪設學習項目與任務的組織作用,以及驅動學生推進任務、進行實踐行動的引導作用。在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中,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yè)必修課程中均有較高的應用率。綜合中職學校課程教學實踐和相關研究經(jīng)驗,可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有作用與優(yōu)勢價值概括梳理為以下三點:
(一)有助于中職生課程學習興趣的生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充分揭示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中職生的年齡與普通中學生相近,在學習計算機課程時會對課程知識、學習問題具備強烈的探究熱情與求知欲望。這更能促進中職生學習效率、能力與素質的提升[2]。但就目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shù)中職教學工作者仍受傳統(tǒng)職業(yè)教育觀念的影響,過于重視和強調(diào)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建構吸收,使得中職生的動手操作欲與實踐探究欲難以得到滿足,從而出現(xiàn)敷衍應付的課程學習心理和抵觸排斥等課程厭學情緒。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出現(xiàn)與運用實踐,則能夠很好地改善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狀,為中職生上機操作與動手實踐提供更為自由寬泛與自主開放的充裕時空條件。相應的,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與熱情自然也會隨欲望需求的滿足而逐步生成。
(二)有助于中職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自主學習意識是中職生形成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上層建筑,這是一種在切身感受學習意義、價值,以及體驗學習樂趣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思想意識觀念。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合理運用與實踐行動導向教學法,能夠讓中職生的課程學習在展開揣摩分析學習任務(或項目)意圖、推進探索學習任務,以及形成制作學習作品等一系列學習行動的過程中,獲得更進一步的深化與加強。由此,中職生的課程自學意識、能力和習慣也會在領會個中深意的基礎上實現(xiàn)提升。
(三)有助于中職生課程學習能力的提升
利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中職生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課程能力,也是中職生養(yǎng)成信息素養(yǎng)的前提條件。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為核心育人方向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中,將生本化傾向突出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密切銜接起來,讓中職生以解決真實問題為目的主動開展一系列課程學習行動與實踐活動,不但能夠讓中職生的計算機應用意識得到切實提高,還能讓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得以進階和提升。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一)前期預設階段:開發(fā)教材深意,提取核心項目,科學規(guī)劃小組
《計算機教學大綱》在“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中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劃分為七個學習領域,即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因特網(wǎng)(Internet)應用、文字處理軟件應用、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應用、多媒體軟件應用和演示文稿軟件應用。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了各領域的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以及教學提示與活動建議。這為中職計算機教師運用與實踐行動導向教學法規(guī)劃設計“幻燈片制作”教學計劃與方案提供了良好抓手。
科技版計算機教材模塊五“幻燈片的制作”由三節(jié)教學課程“PowerPoint2010概述”“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放映演示文稿”與一節(jié)案例分析課“簡歷制作”構成。其中,在第一節(jié)“PowerPoint2010概述”教學中,教師需向學生簡單介紹PowerPoint2010軟件的發(fā)展歷史、功能用途,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其可用PowerPoint2010軟件輕松、快捷地制作各式各樣的幻燈片;在第二節(jié)“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中,教師則需將啟動關閉PowerPoint2010的基本方法,用不同方法在PowerPoint2010軟件中新建、編輯與保存演示文稿的技巧,用不同視圖方式瀏覽演示文稿的技能,以及向幻燈片中添加不同對象和修飾美化演示文稿的方法教給學生;在第三節(jié)“放映演示文稿”中,教師則要讓中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設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學會根據(jù)不同播放要求切換幻燈片放映方式和設置幻燈片對象的動畫方案;在案例分析課“簡歷制作”中,教師則要啟發(fā)學生遷移運用本模塊所學計算機知識的技能,對教材中的幻燈片制作案例進行分析,并形成個人簡歷。
基于以上分析,中職計算機教師即可將科技版計算機教材模塊五“幻燈片的制作”歸類于“演示文稿軟件應用”學習領域之下,并從中提煉更具指向性的課程學習項目或學習研究課題——“用PowerPoint2010軟件制作個人簡歷”,以此讓中職生在就業(yè)需求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圍繞項目、課題展開一系列學習行動和實踐活動。這有助于促進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與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此,在前期預設階段中,中職計算機教師需從整體出發(fā),規(guī)劃、設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思路與計劃時,應在充分考慮中職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項目學習小組的科學劃分,啟發(fā)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與實踐操作。對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便捷、靈活優(yōu)勢,將與本學習項目有關的導學視頻發(fā)布到線上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自主觀看導學視頻,對PowerPoint2010軟件的基本用途、啟動退出PowerPoint2010軟件的方法,以及在PowerPoint2010軟件中新建編輯幻燈片的技巧形成初步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前置性學習任務單(見表1),讓中職生線上自主完成并提交,以此作為教師檢測學生學情、劃分學生層次、組建項目學習小組的重要依據(jù)。教師就可以學生線上提交的任務單完成情況為依據(jù),將學生劃分為基礎、中等與優(yōu)秀三個層次,并在“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分組原則的指導下按照基礎:中等:優(yōu)秀
的比例劃分項目學習小組,為學生后續(xù)一系列計算機學習行動、實踐活動的穩(wěn)步開展與進行奠定基礎。
(二)中期推進階段:創(chuàng)設立體情境,搭建多元支架,促進合作探究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行動導向教學的中期推進階段,教師可延續(xù)與繼承這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與本次學習項目“用PowerPoint2010軟件制作個人簡歷”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為學生搭建多元學習支架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與綜合實踐。
首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各個項目學習小組演示職場人與應屆畢業(yè)生在求職時,利用PowerPoint2010制作個人簡歷的真實影像視頻,以此喚醒中職生的就業(yè)、求職意愿與合作推進本次計算機課程學習項目的興趣熱情。同時,教師可從中提煉核心教學問題:“如何在PowerPoint2010軟件中制作動態(tài)化的個人簡歷?”驅使中職生在小組中主動解構學習項目中的各項待辦任務與待解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中職生的思維活躍度。

其次,教師可在各組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充分交流與互動討論后,以具有階梯性的子學習任務為學生搭建項目學習支架,催生學生項目學習計劃與方案,啟發(fā)學生有序展開項目化學習活動。子任務一:合作分析經(jīng)典案例“簡歷制作”,草擬在PowerPoint2010軟件中制作個人求職簡歷的基本流程。子任務二:豐富個人簡歷內(nèi)容,增強幻燈片可視性、可聽性為目的,在演示文稿中添加不同對象。子任務三:根據(jù)不同的播放需求,設置幻燈片的放映方式。
最后,教師可在各組學生領會任務意圖與明確項目學習方向后,根據(jù)合作擬定的項目學習計劃穩(wěn)步推進項目式學習活動,用PowerPoint2010軟件制作符合個人求職需要的精美個人簡歷,并以此為項自學習作品進行展示交流活動。在此過程中,中職計算機教師亦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求職情境,讓展示小組扮演求職者,根據(jù)自制個人簡歷幻燈片講解說明自身的優(yōu)勢與經(jīng)歷;讓其他項目學習小組作為企業(yè)的面試者,并從簡歷精美度、幻燈片可看性、個人信息介紹完善性等多個角度點評該小組的項目學習成果。這種教學方式在升華、深化中職生計算機課程學習體驗與感受的同時,能夠促使其自發(fā)、自主地交流溝通項目學習作品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總結歸納用PowerPoint2010軟件制作幻燈片的技巧要點、分享交流本次項目學習心得體會,進而實現(xiàn)查缺補漏與取長補短,從而提升其學習計算機課程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三)中職計算機行動導向教學的應用問題反思
第一,要注重對多種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組合應用和科學利用。在具體的課程教學實踐中,中職計算機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課程教學內(nèi)容、課程教學目標需要,靈活運用各種行動導向教學法,有效規(guī)避中職生在學習行動中出現(xiàn)學習方向混亂不清、學習缺乏針對性與實效性等問題。例如,在教學信息量較大的計算機課程內(nèi)容時,教師可綜合利用項目式學習與問題導學法啟發(fā)學生,引領并驅動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在指引學生突破課程學習重難點時,教師則可選用針對性更強的問題導學法,啟發(fā)學生圍繞問題進行頭腦風暴或實踐驗證,促進學生學思結合習慣的養(yǎng)成。
第二,要注重教學觀念與角色地位的靈活轉化。與傳統(tǒng)以結果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相比,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落腳點與教學重心主要集中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上。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實踐行動導向教學法時,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理念,從以往的“講授者、灌輸者”逐漸轉變?yōu)椤耙龑д摺l(fā)者與組織者”。同時,要加強與中職生的互動交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與計算機課程知識、技能的多元互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yǎng)。
第三,要注重完善系統(tǒng)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在中職計算機行為導向教學實踐中,課程評價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促學、促教作用。中職計算機教師可在《計算機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從評價方式、內(nèi)容、手段、標準等多個維度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評價體系進行優(yōu)化完善,將過程性評價貫穿于計算機課程學習的全過程之中,促進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課程評價的統(tǒng)一,使中職生在課程評價多重育人功能的作用下實現(xiàn)有效學習、深度學習。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本質上就是在“以學為中心”理念指導下,讓身為學習主體者的學生以解決某個問題、課題、項目或任務為主要目的展開一系列學習活動的現(xiàn)代教學方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立足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與發(fā)展性特點,將行動導向教學法與中職生的計算機學習過程高度結合起來,不但能夠有效促動中職生學習方式、學習理念的切實轉化與變革,對中職生形成發(fā)展受益終身必備品格、關鍵能力與綜合素質也大有禪益。
作者單位:馬燕燕甘南州中等職業(yè)學校
參考文獻
[1]胡彩玲.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甘肅教育,2022,(15):91-93.
[2]劉劍娥.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14):142-144.
[3]高珠鳳.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2,(20):69-72.
[4]徐培.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工電子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22,13(09):132-133.
[5]蘇敏.試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22,(04):158-160.
[6]陳佳源,黃文博.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41(02):165-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