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表明,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使用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語言學習的優質素材,已經成為許多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要選擇。與傳統的教材相比,經典文學作品內容豐富、語言生動,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使學生對語言結構和詞匯的掌握更加扎實,還能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價值觀,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文章重點分析了教師在課堂上應用經典文學作品時的教學方法,包括背景知識導入、角色扮演和討論等。這些策略旨在為教師提供實際教學中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經典文學作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分類號:G633.41
在英語教學中,經典文學作品不僅作為語言學習的資源,更是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和社會背景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引入經典文學作品,如《哈利·波特》《小王子》《海底兩萬里》等都是在教學中常見的作品。這些作品內容豐富、生動有趣,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化素養。然而,如何有效地在教學中應用這些經典文學作品,使其發揮最大化的教學效果,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典文學作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經典文學作品在教學過程中的使用雖具多方面優勢,卻也會遇到一些實際難題,如學生英語能力差異顯著、某些作品難度較大以及文化差異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制定高效的教學策略,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背景知識導入
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理解依賴于其對背景知識的掌握,因此,在學生接觸這些作品之前,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相關的導入活動。在開展經典文學作品閱讀之前,教師需向學生先行講述作品的有關知識,涵蓋作者的生平、創作年代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借助該方法,學生們能夠更深入地把握文學作品的故事線及其核心議題,同時,在閱讀的歷程中,他們能夠構筑起與自身文化背景的銜接。
例如,在將《小王子》這一作品引入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首先提供作者圣-埃克蘇佩里及其職業背景——飛行員的相關信息,這位身兼作家與飛行員兩職的法國藝術家,其豐富的飛行生涯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著作《小王子》中。學生通過了解圣-埃克蘇佩里的生平及創作緣由,能更深刻地領悟其作品中沙漠、玫瑰花、狐貍等所蘊含的寓意。背景知識的提供,不僅構建了學生通曉作品的途徑,亦使其對作品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再如,在探討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霧都孤兒》時,教師須向學生闡述19世紀倫敦的社會環境,涵蓋工業革命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如貧富兩極分化、兒童從事勞動等現象,這有利于學生深刻洞察主人公奧利弗遭遇的艱難境遇、以及文學作品對社會問題的嚴厲評價。在閱讀過程中,引入相關背景知識,不僅有助于學生把握故事情節,亦可使其洞察作品所蘊含的社會內涵。
角色扮演與課堂討論
在將經典文學作品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度剖析角色的性格特點、行為動因以及情感波動。學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感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親歷其心路歷程,進而深化對作品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探究《哈利·波特》這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扮演,如哈利、赫敏、羅恩等書中人物,通過重現文本中的特定情境,如重現哈利得知自己屬于巫師群體之際情緒的轉變以及置身于陌生領域內的心理狀況,進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深度討論。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不僅能深入探索角色心理,同時還能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提升其語言運用的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集體對話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認知深化。例如,在將《傲慢與偏見》引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探討主人公達西與伊麗莎白性格上的特點及兩者的關系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彼此交換見解,分析角色在多樣環境中心理活動的變遷,同時考察文學作品映射的社會環境及其價值取向。
角色扮演與課堂討論不僅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在團隊協作中的默契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節重構與續寫
在將經典文學作品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時,對故事情節進行重新構造并繼續創作,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語言表達技巧。這一策略可以激勵學生在領會作品的基礎之上,對情節進行改造或擴展,使他們在語言活動中持續進步。
例如,在閱讀《愛麗絲夢游仙境》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結局,或對特定場景內的對話與情節進行重塑。此類任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能促使他們運用已經掌握的詞匯和語法規則來進行表達。學生通過創作續寫,將創造性思維融入其中,并有助于在此過程中鞏固他們的語言表達技能。
教師可以通過經典情節的重構,檢驗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重新思考主人公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存挑戰及其應對策略,讓他們重塑魯濱遜的抉擇,構思未曾有過的探險情節,并引入新角色,從而深化故事的互動性。此種任務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對文本內容的把握,同時亦鍛煉了其在面對問題時獨立思考及批判性審視的能力。
文本分析與寫作訓練
在寫作技能的培養過程中,經典文學作品常常以其絢麗多彩的語言以及蘊含的修辭技巧和復雜的結構,成為理想的訓練材料。在將經典文學作品引入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文章解析來指導學生掌握卓越的文案創作方法。
例如,在解析《魯濱遜漂流記》這一文學作品時,教師應著重闡述小說采用的第一人稱敘事手法及其對人物細節的刻畫,尤其是要分析主人公魯濱遜在荒島上的孤獨生活描寫,以此揭示其心理變化與生存智慧。在對作品進行分析后,學生能夠了解英語細節描寫的技巧,進一步了解如何展現人物的情感波動和心理狀態。此外,通過對比分析,學生能夠理解故事敘述是如何受到不同視角影響的,從而能夠領會多角度敘述技巧。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將這些技巧融入自身的創作中,使創作出來的故事情感更加豐富。融合文本解析與創作練習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深入分析的能力,同時也使其寫作技能得到加強。
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
教師可以借助電影片段、音頻、圖像等多感官刺激資源,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生動性,使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理解更為直觀。
例如,在將《傲慢與偏見》這一文學作品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穿插展示影片中的關鍵片段,如達西對伊麗莎白首次表達愛意的場景,學生在觀賞影視作品的改編片段后,能更直接地體會到角色情感與時代背景,這是單純的閱讀文字所無法獲得的體驗。教師指導學生分析電影與原著之間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并探討導演的改編目的,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音頻資料是不可或缺的多媒體要素之一,它對教學過程的輔助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包含純正英語語音和語調的原版小說有聲讀物,供學生傾聽,以提高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小王子》這一著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播放書中標志性的對話方式,借此促進學生在聽覺上的練習,進而提高其語言感知能力。此外,還可以利用帶有音效的書籍,讓學生掌握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調整語調以展現情緒的技巧,這對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技能極為重要。
經典文學作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估
評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經典文學作品對學生閱讀效果的影響,是衡量教學成果的關鍵步驟,經過評價過程,能夠揭示教師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與局限性,據此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制訂調整方案。
語言表達技能的提升
文獻分析指出,深入閱讀傳統文學作品能顯著增加青少年的詞匯儲備及提升其語言表達技能。例如,在《海底兩萬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增加了海洋與冒險領域的詞匯量,亦在細膩的敘述中領略了英語語言的豐富變異性。研究表明,那些習慣于翻閱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生,在英語作文創作中展示了更加熟練多變的詞匯使用技巧,同時其所用的語法構造亦顯得更為精確。
閱讀興趣的培養
經典文學作品,相較于傳統教材,往往擁有更強的故事性和吸引力,因而能顯著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作品中情節的進展和角色的命運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推動他們進行課外的自主閱讀。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在教學中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他們在課后主動翻閱全套作品,并投入相關的討論活動中,通過獨立閱讀,顯著提升了閱讀技能。
文化理解的增強
英語經典文學作品包含了大量英語國家的文化要素,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更深入地認識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深度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以《哈利·波特》系列為例,它不僅僅描繪了一個充滿魔法的世界,同時也映射了英國的文化和教育架構,為學生打開一扇認識異域文化的窗口。再如,在接觸《傲慢與偏見》這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洞察到19世紀英國的婚姻、家庭結構以及社會等級等觀念。這些文化內涵的洞察,不僅擴展了學生的認知邊界,而且促進了他們對多樣文化的包容與尊重。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經典文學作品通常觸及多元而深邃的主題,蘊含著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社會問題,這樣的內容能夠引領學生探索更為深刻的主題。例如,當學生學習《野性的呼喚》這本書時,他們通過分析故事中動物與自然界的互動,引發對人性本質及其在自然界中存在意義的深入思索,并對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這個過程提高了他們獨立思考和批判性評價的能力。
經典文學作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教學優勢,將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補充教材,可以彌補傳統教材在內容和趣味性上的不足,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批判性思維。然而,教學效果的實現需要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作品。未來的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優化教學方法,以充分發揮經典文學作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袁露露.融入美育理念的初中英語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J].英語教師,2023,23(1):25-28.
[2] 康詩佳.指向思維品質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以 《英語(牛津上海版)》 6A U7 Rules Round Us一課為例[J].現代教學,2024(17):63-64.
[3] 陸美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美育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24,26(4):45-49,110.
[4] 劉春燕.初中英語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的美育滲透策略[J].教育視界,2022(33):49-53.
作者單位:建甌市第三中學
作者簡介:雷雪婷,福建建甌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