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9902(2025)08-0134-04
Abstract:Atpresent,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facesmultiplechallnges,andpromotingthedigitaltransformationand upgradingofruralagriculturehasbecomeaninevitabletrend.Inordertomettheneedsofmodernagriculturaldevelopment, theMinistryofEducationproposedtheconceptof\"newagricultural science\",emphasizingtheimportanceofcultivatinghigh qualityompoundtalents.Asanimportantpartofpostgraduateeducationinagricultureandforestry,advancedbiochemistry courses playakeyrolein knowledgetransferandstudentabilty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 existing inthe currenteachingofadvancedbiochemistry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hecuriculum, andpointsoutitspositiveroleincultivatingstudents‘senseofsocialresponsibilityacademicethicsandinnovativeabiltyBy buildingideolgicalandpolicaldemonstrationcourses,combinedwithdiverseteachingmethodsandevaluationsystems,research showsthattheefectiveimplementation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caleducationcansignificantlyenhancestudents interestinlearningandcomprehensivequalitypromotetheoverallimprovementof teachingqualty,andprovidestrongsupport forcultivatingandadaptingtothebackgroundofnewagriculturalscience,soastoprovidestrongsupportforhigh-leveltalents.
Keywords:agriculturaldevelopment;newagriculturalscience;advancedbiochemistry;curr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 talent training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質量效益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多重挑戰,以信息和知識驅動來應對耕地、水、生態環境的剛性約束,以及農業勞動力成本和種、肥、藥等農資價格攀升等現實難題,促進農村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農業教育與科學研究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
隨著2018年“新農科\"概念的提出,新農科建設“三部曲\"逐步奏響,旨在通過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模式的全面創新,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在這一背景的映襯下,作為未來農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農林類研究生的教育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高級生物化學課程作為農林類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在培養現代農業人才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承載著傳授基礎生物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重任,更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級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的前沿課程,在農林類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高級生物化學教學內容與本科階段生物化學存在知識重疊,如何避免簡單地進行教學內容的重復,保證授課內容的邏輯性和全面性,是任課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第二,高級生物化學教學中理論知識傳授多,難度高,實踐少,且課時有限,課堂教學重講不重練,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導致缺乏實踐與實際科研和生產應用的緊密結合,忽略了學生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科研素養培養不足。第三,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過于單一,以教師為中心、書本結合PPT的傳統講授式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課堂互動少,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技能目標,忽視課程思政的設計,導致學生參與度及學習興趣和素養不高。第四,教學內容課外延伸較少,缺乏與學科前沿的結合,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知識融合不夠深入,未能及時引入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教學內容相對滯后,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也難以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生物化學的應用和發展,缺乏綜合性和系統性。第五,當前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主要依賴于期末考試的筆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度、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與當前教學自標匹配度不高,無法全面地反映學生綜合素質
2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的必要性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和基本單元,進行課程改革是教師改進教學問題最易開展和最易取得成效的途徑。在2020年發布的《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強調,堅持育人為本,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務與國家和區域發展的能力,增強研究生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創新和實踐能力。研究生階段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關鍵時期,因此,對研究生高級生物化學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是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第一,通過課程思政課堅定學生政治導向和價值引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責任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情懷,主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需求緊密聯系,使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具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第二,長期以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著忽視德育的問題,學術不端問題層出不窮,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日益顯著,通過課程思政教育,研究生能夠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觀念和科研意識,培養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為未來科研工作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通過課程思政課及時引人重大科學進展和學科前沿問題,促進跨學科知識融合,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跨學科思維,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增強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第四,課程思政課能夠引導學生了解創新的重要性和時間的必要性,通過引入實際案例,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其在實際工作中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在研究生教學中融人課程思政,有助于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綜上所述,研究生課程思政課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術道德、跨學科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和整體質量的提升,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3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在農林類研究生中的建設
3.1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的建設思路
高級生物化學是農林類研究生培養體系中的學位基礎課,是研究生從基礎課程到研究體系過渡的橋梁。結合高級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及特點,將立德樹人貫穿于高級生物化學課程知識傳授的全過程,根植“愛國、求真、立德、敏行\"的種子,實現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相得益彰。在課程思政示范課設計中,要以學科特點為基礎,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樹立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以價值觀念引領學生思想,讓學生了解到人生價值的重要性,明確自身的人生追求;突出能力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鼓勵學生參與課程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同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和針對性,注重當前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使教育更加地貼合實際。
課程思政課實施過程中需強化教學設計,精心規劃思政案例,課程思政內容要服務于課堂教學。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建立的過程中確立了“以人為本”的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立足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遵循教育部、省教育廳、大學課程思政的教學要求,持續聚焦“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才\"的問題,參照農林類研究生的學科及科研需求,精心篩選教學內容,確立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形成課程思政典型案例,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思政教育,在講學中導學。
3.2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的手段和方法
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建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教師授課法、實驗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問題驅動教學法、網絡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討論課等,堅決貫徹OBE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借助信息技術,探索并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思政案例多手段、多途徑融人教學全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性學習、個性化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深度分析、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及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授課過程中,注重知識的邏輯性和層次性,同時結合高級生物化學的應用實踐,提高學生的理解、創新、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實驗教學法,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和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實驗原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和總結實驗經驗,給學生樹立好的學術道德觀念和科研意識,培養嚴謹求實的科研精神。授課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辯論賽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表達意見和觀點,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信和能力。課前課后結合學科前沿,提出問題和挑戰,讓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以促進跨學科知識融合,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跨學科思維,并通過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如云班課、網絡課件、在線討論、作業在線提交等,使學生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課后建立與學生的交流機制,鼓勵學生將課程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科學研究中,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閱讀論文,撰寫課程論文,并進行文獻匯報,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和科研能力,能夠學有所用,真正將課堂知識服務于自身科學研究。
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建設中時刻注意專業素養與思想政治素質的統一,通過課程內容和思政教育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3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考核體系
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中,在豐富課程思政案例和教學手段的同時,還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對標課程目標,評估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及時反饋和評估教育成果,以便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為后續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參考和指導。在進行課程考核時,采用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改變傳統教師單獨評價的模式,采用\"教師 ? 學生\"雙主體的評價模式。增加過程性評價在最終考核成績中的比重,由原來過程性評價只占最終考核成績的 30% 提高到過程性評價占最終考核成績的50% ,與此同時,豐富過程性評價的評價內容,由原來過程性評價僅包含課堂考勤和小組匯報增加為課前預習與問題準備、課堂考勤、線上任務完成度、話題討論、小組匯報;形成性評價由原來只有期末考試增加為文獻報告及期末考試,期末考試以理論知識為主,增加開放性考試內容,在形成性評價中適當提高文獻報告的比例,從原來只注重學生知識水平的考核方式轉變為綜合能力的考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更全面地反映了學生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更好地體現出部分學生的特長和潛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指導,減少了考試過程中的偶然性,促進了評價的公平性,且更加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
4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建設成效
在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建設過程中,對原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教學大綱更加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確立了價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實際,明確了思政教育的融入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體現課程思政新特點的教案。
自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建設以來,學生課堂的精神風貌有了較大改善。通過在課程內容講述中,融入國家和地區戰略發展要求及我國科學家們在學科發展過程中作出的巨大貢獻等相關課程思政內容,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實驗教學和學術前沿的介紹,使學生樹立了良好的學術道德觀念和科研意識,具備了研究生應具備的嚴謹求實的學術精神,拓寬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綜合素質都有了較大提高,也顯著提升了學生應用課堂知識的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自身科學研究和未來發展的思考。在線上任務和課堂任務中引入科學家們不斷求知、創新的思政案例,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和思考,使其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有了較大提高。
開展高級生物化學思政教育,教學成績有了大幅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課堂氣氛日益活躍,極大改善了傳統授課中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現象;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逐步提升,從原來教學活動 30%~40% 的參與率提高到了90% 以上的教學活動參與率;課程評價體系更加豐富,減少了之前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更好地實現了個性化教學。
在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建設過程中,授課教師也受益頗多。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調整,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為此,在課程建設過程中,任課教師時刻關注前沿科技和研究領域的發展動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保證其時代性和先進性,豐富了自身知識儲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授課教師的科研發展。同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需求和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用更先進的教學工具,如網絡教學、在線教育平臺、虛擬實驗室等,在確保教學效果最大化的基礎上,還增強了自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與學生互動增多,更加了解不同學生的知識需求,能夠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教學,也為未來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是農林類研究生的學位基礎課,是研究生從基礎課程到研究體系的過渡橋梁,在課程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課程通過課程思政,對其他課程的教學也形成了一定的借鑒作用,各教學團隊間共同探討,相互學習,使課程質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5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的改進措施
高級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課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問題,主要包含2個方面,一是課程思政案例的設計與實施,如何權衡課程思政案例時效性與全面性的關系,進一步“潤物細無聲\"地將思政教育素材源源不斷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課程思政的運用與落實,如何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將課堂思政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真正具備“誠實守信、團結協作、奉獻創新、吃苦耐勞、嚴肅認真、愛國愛校”的精神風貌,切切實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針對上述2個方面的問題,我們將持續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堅持OBE教育理念,加強課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切實了解學生的學業水平與科研動態,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課堂中引入生物化學新前沿進展、新成果,搜集生物化學類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經典案例,并開展定期研討,凝練“思政\"元素,不斷更新思政案例庫,強化價值引領,強化教學內容與思政案例的銜接、整合與優化,課后鼓勵學生將課程中學到的知識、理念、精神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針對遇到的問題,了解原因,個性化指導,在答疑解惑中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課程團隊教師水平,通過會議、競賽,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省高校教務與教學管理學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等各級團隊組織的培訓等,針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同時,邀請具有相關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學者,為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以科研促進教學,關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科學研究,積極參與科研討論,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同時,指導學生將高級生物化學課程的知識運用到科學研究中,培養適應新農科背景下,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6總結與展望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關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內容教學是進行“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中的必備內容。高級生物化學課程作為農林領域重要的學科之一,在培養現代農林人才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針對高級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理應進一步結合其教學內容和特點,制定思政目標,挖掘思政案例,落實思政育人,實現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相得益彰,激發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研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學術型和應用型農林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從“試驗田\"到\"大田耕作”:新農科建設全面展開[EB/OL].(2019-12-06)[2024-10-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12/t20191206_411069.html.
[2]徐偉麗,徐平,韓曉軍,等.課程思政\"視角下研究生高等生物化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大學化學,2022,37(10):269-274.
[3]宋航,汪光云,陳茂文,等.雨課堂結合BOPPPS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23,25(3):67-70.
[4]蔣丹,陳靜,武雙.成果導向下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生命的化學,2016,36(5):730-734.
[5]蘇豫梅,姚正培,夏木斯亞·卡坎,等.基礎生物化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2,8(11):90-93
[6劉春城,劉繼偉,鞏東輝,等.三位一體新模式協同驅動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改革與實踐一一以內蒙古科技大學生物化學課程綜合教學改革為例[J]高教學刊,2023,9(15):5-8.
[7]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 [EB/OL].(2020-09-4)[2024-10-1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2/content_5545939.html.
[8]于浪潮,佟丹丹,尹國安.畜牧學科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探析與體系構建[J].現代畜牧科技,2023(10):153-156.
[9]李根,馬安娜,彭緒玲,等.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4,22(11):200-202.
[10]王淑培,陳梅蘭,劉璐,等.生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大學教育,2024(18):115-119.
[11]劉子鶴,史碩博,靳瑾.后疫情時代生物化學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有效途徑[J]高教學刊,2023,9(18):167-172.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學習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2016-12-13)[2024-10-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612/t2016122329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