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13-0160-04
陶行知先生主張“教學做合一”,即教學做是互相聯系的統一體。做即實踐,教師要在實踐中教育幼兒,幼兒要在實踐中習得經驗,要讓幼兒在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教學做合一”的基礎一順應孩子的興趣
春天到了,幼兒在幼兒園里發現了蒲公英的花,為了豐富他們的經驗,教師請家長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去大自然里尋找更多春天里的動植物。幼兒找到了蝌蚪、螺螄等,紛紛帶到幼兒園來分享。雅如說:“春天還有小兔子,我家就有一只。”錢言晞也說:“我家也有?!蹦翘焱砩?,雅如的媽媽問:“老師,學校里能養兔子嗎?”于是,兔子成了班級的新朋友。
幼兒對兔子很感興趣,每天餐后的自由時間,幼兒爭著去觀察兔子、給兔子喂食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兔子的模樣,畫好之后,他們還對自己的畫進行了解釋。可以看出,他們的表達十分生動有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觀察發現。
二、“教學做合一”的真諦——教師在勞力上勞心
勞力就是付出行動,勞心就是思考,勞心勞力的最高境界是創造。在飼養活動中,教師也需要不斷思考,努力提升自己。對大多數小班幼兒來說,能力的局限性導致他們不會用畫畫的方式來記錄。筆者認為孩子的口頭語言,甚至肢體語言、照片、實物、圖表等,只要他們在試圖記錄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只要有助于幼兒進行記錄,又在幼兒的能力范圍之內,那都是他們的表征方式。而教師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去表征、去記錄自己的發現。
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也是幼兒交流的重要方式。小班幼兒以簡單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為主要的表征方式。幼兒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對表面現象的觀察,而開始對事物的細節和發展變化以及現象背后的原因產生探究的興趣,對小動物產生共情,并且除了口頭語言,還能夠用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例如:
小十一拿著一根干草給小布?。ㄍ米拥拿郑级∏澳_騰空,利用兩只后腳站立起來。
“快看!兔子站起來啦!”佳念一邊站起來大聲喊,一邊學著兔子的動作,“它是這樣跳的?!彼谶吷祥_心地蹦蹦跳跳。蜜雅也高興地站起來加入。
這時,布丁退回籠子中間,蜷縮成了一團。小十一放下干草,緊緊地抱著自己說:“它現在這樣縮起來了?!?/p>
佳欣說:“布丁怎么了?它不喜歡我們嗎?”
“我覺得它站累了?!泵垩耪f,她回頭看到我,又說:“我們去問老師吧!”她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小布丁會縮起來,不和我們玩呢?”
我說:“小朋友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我們來做小兔子。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幼兒自然而然跟著一起念,還沒等他們念完,我突然大聲喊:“狼來啦!”
蜜雅馬上又蹲下去,大喊:“啊!快躲起來?!?/p>
我又問她:“你剛剛感覺怎么樣?你為什么蹲下去?”
蜜雅說:“我有點害怕。”
我提醒她:“你看,小布丁又縮成一團了?!?/p>
蜜雅把手放在嘴巴前面,輕聲說:“噓,我們要輕一點,小布丁會害怕的。”
觀察是了解和支持幼兒的基礎。一開始筆者充當了一個“觀察者”。幼兒正在觀察兔子,并且用動作模仿兔子,用語言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吹酵米涌s成一團,他們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希望能夠和兔子愉快地互動,并且會有自己的推測。意見不統一時,他們來尋求筆者的幫助。
情景體驗,豐富表征經驗。對幼兒的疑惑,雖然筆者很擔心兔子會被小朋友嚇到,但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用一個小游戲讓他們感受到:突然聲音很大會讓我們害怕,會大聲尖叫,會蹲下來或者躲起來。通過讓小朋友自己去觀察體驗,總結兔子蜷縮在一起的原因。體驗恐懼之后再引導幼兒自己說一說感受,于是小朋友通過討論和表達小兔子也是這樣,它很膽小,當小朋友們聲音很大時,小兔子會想要躲起來,壓低自己的身體,蜷縮在一起,這是動物保護自己的本能。從而讓大家認識到大喊大叫的行為是不合適的,讓幼兒學會共情。
那么養兔子需要注意什么呢?大家討論了養兔子的注意事項,筆者幫助幼兒做了記錄。
雅如:(它還?。┎荒艹院}卜,可以吃三葉草和提摩西草。
子依:不能直接摸它,只能戴好手套。
雅如:不要碰籠子,要是碰籠子會咬手。不能打開。
梓麟:不能打開(門),不然它會逃出來沐晨:兔子不能吃濕的蔬菜,不然會拉肚子。
蜜雅:不能大喊大叫,兔子會害怕。
小十一:兔子要喝水桶里小朋友喝的水。
這樣,筆者根據幼兒的“指揮”一一記錄下大家想到的養兔子需要注意的事情。每一個注意點,都是幼兒和兔子真實經歷過,通過探索、觀察到而得到的。
分享交流是幫助幼兒梳理游戲經驗,并將個體經驗轉化為集體經驗的有效途徑。將幾個孩子得到的照顧兔子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從而制訂班級公約,也促進了更多幼兒在間接學習中實現發展。
有一次,我在給兔子喂食的時候,發生了意外:我被布丁咬了一口。我說:“哎呀,我被它咬了一口?!庇變杭娂妵^來。
蜜雅說:“老師,你需要去醫院嗎?”
我說:“不需要去醫院,因為沒有破皮,但是有點疼。”
蜜雅又問:“要是破皮了就需要去醫院嗎?”
亦辰說:“是的,還要打針?!?/p>
我說:“不僅要打針,還要打三次?!?/p>
涵涵說:“我都不敢給布丁喂吃的了。”
蜜雅說:“那布丁餓了怎么辦?”
亦辰說:“我有辦法了?!彼哌M教室,過了一會,從娃娃家拿來一副手套?!按魃鲜痔祝米泳鸵Р坏轿伊?。”
幼兒都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后來,他們在給兔子喂食時,都會自覺戴上手套。甚至有別的班的老師或者小朋友來看兔子時,他們也能自發去提醒對方戴好手套再喂養。
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在和家長溝通過后,垂耳兔柚子也來到了學校,這方便幼兒繼續探索更多兔子的秘密。
同時,幼兒園開展了“可愛的小兔子”活動。小朋友們這才知道,原來兔子有許多品種:布丁是中華田園兔,耳朵是豎起來的;柚子是荷蘭垂耳兔,耳朵會垂下去。兔子不都像布丁那樣是紅眼晴,比如柚子的眼睛就是黑色的。同時,兔子的顏色也豐富多彩,如黑色、灰色、黃色等。
就這樣,在飼養兔子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他們的經驗得到了提升,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三、“教學做合一”的條件——獲得家長的認同
飼養活動需要許多工具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把孩子與兔子的互動過程發給家長,通過取名活動、覓食活動等,家長也和幼兒一起學習與兔子有關的知識,感受幼兒在活動中的成長。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在幼兒園需要的時候,家長也非常配合。
一個周五,幼兒聊到明天不用上學。佑佑說:“我們放學的時候小布丁餓了怎么辦?”于是,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周六周日,兔子該怎么辦?小朋友們討論的過程中,想出了各種辦法,多多說:“我們多給它帶一點吃的,讓門衛叔叔幫忙?!焙f:
“周六周日我們送給兔子吃。輪流來幼兒園照顧兔子?!庇佑诱f:“那能不能把小布丁帶回家呢?”
小朋友們都同意,于是,教師請小朋友發動家長來認領兔子,得到了積極響應。而家長在了解布丁的食量之后,自發帶來了更多鮮草、萵苣葉、兔糧等。
小朋友們在飼養過程中很快發現了新問題:柚子的腳太小了,經常會掉到籠子下面去。仔細一看,原來布丁也有這樣的問題,只是它大一點,也更靈活,所以不容易發現。佳欣說:“兔子的腳站在籠子上會不會疼?”蜜雅說:“滑下去肯定會很疼。就跟崴到腳一樣。”師幼查閱資料之后發現,原來,兔子的腳適合草地,長時間站在籠子上,腳容易生病,甚至可能會危及它的生命。該怎么保護兔子的腳呢?筆者意識到這是鍛煉幼兒思考和探索兔子秘密的好時機,于是,就請小朋友自己想辦法來保護兔子的腳,并記錄下來。
一開始,幼兒找到一塊硬紙板給兔子墊腳但是很快,布丁就開始撕咬紙板,把碎屑弄得到處都是。
有家里養倉鼠的孩子帶來一塊干草編成的草墊,布丁不停地在墊子上跳上跳下,還時不時地站起來,佳欣畫了一只跳躍的兔子,說:“布丁有了新墊子,開心地跳起來了?!庇變旱谋磉_十分生動,也反映了她們對小兔子的喜愛和對兔子的仔細觀察。
可是,盡管我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第二天,小朋友們發現,草墊已經被布丁咬成了一堆干草。原來兔子屬于嚙齒類動物,他們的門牙會一直不停地長,所以它們不餓的時候也需要啃東西來把牙齒磨短,不然就不能正常吃東西。于是,兔子又有了用來磨牙的小樹枝和小木塊。筆者引導幼兒思考:“原來養兔子需要這么多工具。那么,到底什么工具才能幫助我們保護兔子的腳呢?”
程程從建構區拿來一塊大木板,說:“可以給布丁一塊這個嗎?”幼兒欣然同意,并且把木板放進了兔籠子。
兔子的腳不會再受傷了,但是第二天,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布丁會在木板上大小便。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又保護兔子的腳不受傷,又讓它保持干凈衛生呢?
櫻桃說:“我們家的小燈籠(道奇兔)有廁所?!?/p>
教師詢問了櫻桃的媽媽,她說她們家的兔子是在寵物店買的,當時籠子里就有配套的兔子廁所,兔子自己會上廁所。她還帶來了兔子的廁所。
可是,有了廁所,布丁還是把排泄物弄到木板上。對此,幼兒展開討論。蜜雅說:“我們需要教教它?!睓烟艺f:“我回去再問問媽媽?!毖湃缯f:“我讓媽媽問問賣兔子的人?!币喑秸f:“老師,你能幫我們百度一下嗎?”于是,筆者打開手機,和幼兒一起查看資料。通過視頻發現:原來兔子喜歡在同一個地方大小便,只要把籠子和木板清理干凈,在廁所里放一點排泄物,過一段時間,兔子就會學會自己上廁所。
筆者幫助幼兒打開籠子,把木板和兔子廁所都拿出來,幼兒從美工區找來廢舊牙刷,認真地洗刷干凈,晾干,把木板放進籠子,最后,再在廁所里放上一點排泄物。半個月后,布丁學會了去它的廁所大小便。
又過了半個月,有一天早上,幼兒來到學校,發現布丁把它的廁所弄翻了。對此,幼兒又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佳欣說:“布丁的廁所太小了,你看它踩在上面有兩只腳都騰空了。”蜜雅說:“布丁長大了。它以前和廁所一樣大。”沐晨用手比劃著說:“不是,一開始它只有這么一點點大?!?/p>
在家委的幫助下,又給布丁換了一個大的廁所。這既保護了兔子的腳,又保持了干凈和衛生。在飼養過程中,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家長也能熱心地幫助幼兒一步一步解決問題??梢哉f,家長的支持是幼兒園飼養兔子的保障。
飼養小動物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這些小動物給飼養區帶來了生氣,也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同時還能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兔子為什么會縮成一團?”“兔子什么樣?”“兔子廁所為什么會打翻?”他們在不斷發現、觀察、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長了科學知識,了解了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喂養方式等。
四、結論
在兔子養殖課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為指導,幼兒的觀察能力提高了,表達能力更強了,如能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發現,能自主地通過收集材料、互相探討、詢問他人等途徑解決疑問。幼兒培養了科學意識和思維能力,獲得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學做合一[J].中華活頁文選(教 師),2008(4):4-5.
[2]周靜微.如何發揮“教學做合一”在小班幼兒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3(60) :190.
[3]周靜微.淺談小班區域游戲中“教學做合一”理論的運用[J].幸福生活指南,2020(41):64.
[4]姚藍.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下小班自主種植活動的初探究——記一次種植蘿卜的探究活動[J].幼兒100(教師版),2021(3):23-27.
[5]葛瑜雙.“教學做合一”在幼教中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