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讀”“解”“悟”三個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文本,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這三個階段中獲得全面的成長。
一、讀:由閱讀到誦讀,凸顯個性,夯實基礎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是基礎環節。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在廣泛閱讀中夯實基礎。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人閱讀教材中的經典文學作品,通過精讀課文,讓學生理解文本的內涵和結構,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進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語言表達能力[1。教師可以推薦適合高中生閱讀的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廣泛閱讀,以擴展知識面,提高綜合素養。此外,通過反復誦讀,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文章的韻律和情感,進一步提高語感和語言表達能力。
以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精讀《拿來主義》,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理解魯迅的思想和文章的結構。也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主題、作者的觀點以及文中所引用的具體事例。例如,在分析文章的開頭部分時,可以引導學生探討魯迅對“拿來主義”的定義和其背景意義。通過精讀,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魯迅的觀點,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教師可以推薦魯迅的其他作品,如《吶喊》中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通過閱讀魯迅的其他作品,學生不僅能進一步了解魯迅的思想和寫作風格,還能將不同作品中的思想進行對比和聯系,加深對魯迅作品的整體理解。此外,還可以推薦一些與魯迅作品思想相關的書籍,如反映中國社會變革的現代文學作品,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另外,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魯迅文章的韻律和節奏,感受其語言的力量和情感。教師可以選擇文章中的關鍵段落組織朗讀比賽,鼓勵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提高語感,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魯迅的思想
二、解:由解惑到理解,適時點撥,習得品鑒
“解”是閱讀教學的深化環節,通過解惑答疑,增強對文本的感悟,進而習得文本的品鑒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和質疑,通過適時點撥,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深入理解文本。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和交流,激發學生的思維。針對課文中的關鍵段落或情節,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探討,從而加深其對文本的理解。對于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點撥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通過分析詞句的含義、作者的寫作手法等,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此外,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品鑒文學作品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美、結構美和思想美,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
以李白的《將進酒》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思考、適時點撥和品鑒文本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與形式。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如提問學生李白在詩中為何反復提到“將進酒”,以及“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這一句描繪了怎樣的自然景象。這些問題能促使學生探討詩中的主題和意象[2,加深對詩歌的整體理解。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要進行適時的點撥。例如,學生對“鐘鼓饌玉不足貴”這一句感到困惑,教師解釋這是李白通過對奢華生活的批判來表達對真正價值的看重。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李白使用的比喻和夸張手法,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突顯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及對享樂的追求,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詩作的深層含義。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品鑒《將進酒》的語言美、結構美和思想美。在語言美方面,欣賞季白詩作的豪放氣勢,比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在結構美方面,分析詩歌通過開頭的提問引出豪飲場景,并以感慨結尾,形成完整的情感表達。而在思想美方面,探討詩中表達的李白的人生感慨和飲酒豪情,體會他對自由和個人價值的追求。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將進酒》的內容和形式,還能在品鑒中體驗到詩歌的語言魅力和思想深度。
三、悟:由體悟到創作,鏈接內蘊,反思成長
“悟”是閱讀教學的升華階段,旨在通過體悟和反思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深人理解文本,然后在閱讀基礎上進行創作實踐,如模仿、改編或自由創作,這些寫作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將閱讀中習得的技巧應用到寫作中,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學生在閱讀和創作過程中應進行反思,總結自己的心得和經驗。這種反思有助于學生發現進步和不足,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實現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3]。
以李密的《陳情表》教學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陳情表》的內容與個人生活經驗結合,如鼓勵學生回憶自己與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之間的情感故事。然后,布置學生在課后撰寫一篇關于忠誠或孝道的現代故事,將《陳情表》的思想融入其中,體會古今情感的對比,這種寫作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將閱讀理解轉化為創造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文章內涵,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布置課堂情境,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李密向皇帝上表的情境,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豐富學生對文本所傳遞的情感與思想的體會和感悟。通過這種實踐,學生可以更深入地體會李密的情感與表達方式,增強對文本的理解。此外,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分享他們的理解和創作,互相評議,提升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也可以定期開展反思總結會議,讓學生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和體會,這不僅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也促使他們在不斷反思中提升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實現真正的學習成長。
四、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讀、解、悟”作為一套系統化的閱讀教學方法,提供了全面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素養的有效路徑。此舉不僅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實際進展,更重要的是為他們的綜合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實踐中的不斷探索和反思,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面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挑戰,他們將能夠運用這些能力,自信地面對各種復雜的情境。因此,“讀、解、悟”教學方法的推廣和應用,對于實現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熊惠玲.高中語文如何進行文本悟讀教學[J].好作文,2024(10).
[2]曹霞.悟讀文本,深化體驗一一高中語文文本悟讀教學策略探究[J].作文,2022(20).
[3]楊華鋒,情在讀中品,理自悟中明一一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思考[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