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課堂意味著教師不僅僅需要承擔理論知識講解的任務,更需要注重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在互動中獲得知識[1]。小學語文教師在對教學進行創新時,應當追求教育品質,開展綜合性課堂活動,增加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確保新課程理念在語文課堂這個主陣地中得到落實,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一、新課堂概述
新課堂相較于傳統課堂,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而且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倡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和創新。
二、多措并舉構建小學語文新課堂的價值
第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新課堂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其與現代文化的融合。通過語文課堂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了解豐富的文化知識及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措并舉構建的新課堂,引入了新型教學工具和多種教學資源。濃厚的課堂氛圍便于激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
第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新課堂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參與課堂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同時,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第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以自主探索和團結協作的方式開展深度學習。這有助于釋放學生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三、多措并舉構建小學語文新課堂的策略
(一)運用現代技術,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重視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觀念和習慣,為學生構建優良的獨立學習環境。這反映了情境教學在新課堂構建中的重要性。教師需要緊跟科技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等形式對知識點進行直觀展現,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視覺和聽覺享受[2]。
以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威尼斯的小艇》為例,這篇文章借助生動的語言將威尼斯的獨特美景和人文風情進行呈現,并通過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了異域文化的魅力。為了落實單元語文要素“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和展示關于威尼斯風光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領略威尼斯的城市風貌,初步了解文章采用的描寫手法。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尋找文章中進行了靜態、動態描寫的關鍵語句,鑒賞威尼斯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美,使學生將美景與文字相融合,豐富認知體驗,知曉并學習作者是如何將威尼斯的小艇及相關事物寫具體的,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可見,借助情境教學法能煥發學生學習活力,更能保證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內化和吸收,推進語文新課堂的構建和教學的實施。
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閱讀技能,豐富學生閱讀經驗,還要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學會獨立分析、評估信息,形成合理判斷的能力[3]。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新課堂上,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適時提出開放性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文本細讀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本,有利于讓學生在參考、陳述、猜測和辯論中展開智慧碰撞。這就需要教師向學生講授閱讀技巧,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領悟文本作者的寫作意圖。
以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楊氏之子》為例,這篇文言文通過精練的語言和雙關語展現了楊氏之子的機智與聰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自主品讀,借助教材中的注釋理解文言文所講述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接下來的文本細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甚聰惠”等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和討論,感受楊氏之子在與孔君平對話時應答的巧妙。在講解完雙關語的知識后,教師可以提出“如果你是楊氏之子,你會怎么回答孔君平所說的話?”等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可見,以新穎的問題來驅動學生思考,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提升學生閱讀效率和語文教學效果。
(三)搭建實踐平臺,開展多元讀寫活動
新課堂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關注學生能力發展,讓學生在建立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習得閱讀和寫作方面的技能。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搭建實踐平臺,讓學生在閱讀后嘗試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在閱讀時的情感[4]。另外,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感悟,應用思維導圖搭建寫作框架,以保證作文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邏輯性和關聯性,提升自己的寫作質量。
以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形形色色的人”為例,本單元旨在通過關于小嘎子、祥子、嚴監生、刷子李等有特色的人物的課文以及兩篇習作例文,引導學生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人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來表現這些特點的,進而對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進行提煉。在寫作活動中,學生需要明確本單元習作的要求是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表現人物的特點。隨后,學生可以結合思維導圖,明確寫作思路為:從性格、愛好、外貌等幾個方面對人物展開描寫。這有利于保證學生的作文質量。
(二)提出開放性問題,推進學生互動探究 (四)融合多學科知識,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
跨學科教學強調知識的整合與應用,是現代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能夠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從而完善知識體系[5]。在小學語文新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分析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關聯點,圍繞某一主題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并制訂詳細的項目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和預期成果,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應用語文知識,培養綜合能力。
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松鼠》為例,這篇說明文的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很強,主要講述了松鼠的外貌特征與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基于此,教師可以整合語文學科和科學、美術學科,布置以“松鼠生活的周邊環境保護”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任務。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站在科學視角,向學生講解松鼠的特征、種類、生活環境等科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展示,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現有資料分析松鼠生活的周邊環境的現狀,了解松鼠目前面臨的威脅,再利用所學的科學和美術知識,設計一個環境保護方案,繪制相應的海報。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項目成果,幫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深化對松鼠及環境保護的了解。可見,教師通過跨學科教學和項目化學習任務,能夠優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五)關注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現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構建新課堂能夠實現班上學生整體的發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貫徹因材施教理念,運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圍繞學生各方面的表現,設計分層教學目標。為了讓各層次學生在新課堂中掌握知識點,拓寬自身知識視野,教師也要提供多樣化閱讀材料,安排他們進行閱讀,給予他們關注和輔導,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促進他們閱讀方面的發展。
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為例,課文中的兩篇文言文記錄了古人有關讀書、學習的言論。在教學中,鑒于班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基礎層、中等層、高等層三個層次。基礎層學生需在閱讀課文后,查閱字典、詞典,嘗試理解生字詞的含義,初步認識古人對讀書的態度,并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中等層學生除了達到基礎層學生的學習要求,還需記錄自己對古人讀書的理解,完成課后練習題。高等層學生除了達到基礎層、中等層學生的學習要求,還需查閱關于古人讀書的其他資料,對比現代人的讀書方法和古人的讀書方法,撰寫一份研究報告。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分享課外讀物,如《論語》《讀書的藝術》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步激發探究興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或者組織學生撰寫讀書筆記,主動與班上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以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見,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以適合自己的節奏實現高效學習和共同成長。
(六)設置評價環節,提供學習效果反饋
創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優化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但小學語文教師實際開展的教學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這時,課堂評價環節的設置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的教學評估和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學習建議。
以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祖父的園子》為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祖父園子中各種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基于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風格,寫一篇關于自己童年記憶的短文(主題可以是“我的樂園”“難忘的童年記憶”等),并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作品設定以下標準:短文是否切合主題,內容是否充實、有趣;短文語言風格是否與課文一致,用詞是否準確、生動;短文是否有清晰的結構,段落之間是否連貫;等等。
在完成評價后,教師可以選擇部分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在表揚這部分學生表現好的地方的同時,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處,如某個段落可以增加細節描寫、某個句子可以用更生動的語言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并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充分了解學生對課堂的建議,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理解,保證語文教學順利開展。
結語
總而言之,多措并舉構建小學語文新課堂,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生為本,依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優化語文教學舉措,開展一系列課堂活動,使教學成為啟迪學生智慧、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向學生傳遞快樂的方式,進而讓學生愛上語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紅菊.創新教學方式,賦能新課堂[J].閱讀,2023(87):7-9.
[2]施幼魄.優化設計為小學語文“新課堂”增效添彩[J].新課程導學,2022(16):46-49.
[3]李愛紅.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課堂[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4):27.
[4」柯麗端.巧用情境教學搭建小學語文“新課堂”[J].教育藝術,2020(12):59-60.
[5]張競文.巧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小學語文“新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