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進行整體的優化和調整,以適應新時代下的人才培養目標,為社會輸送綜合型和創新型的人才。化學課程在高中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需要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完成改革和創新。基于此,本文梳理了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的困境,從困境出發提出了優化教學的建議,以期啟發教師的教學思路,加速新課改進程。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缺乏對實驗教學的深層認識
部分教師忽視化學實驗教學,化學教學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有待加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化學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特別是高中化學課程,涉及較多的化學實驗。但由于高中課程的整體難度相較初中有顯著提升,涉及的化學實驗操作起來也較難,不僅需要較多的實驗器材和藥劑,實驗流程也比較復雜,增加了教師實驗教學的難度。因此,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習慣用口頭講授的方式講解教材上的各種實驗,使學生缺乏動手操作的機會,難以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育人價值,無法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第二,化學實驗需要完善的環境作為支撐,但現階段部分學校缺乏化學實驗室,或實驗室內的化學實驗器材缺乏,導致化學實驗教學浮于表面,無法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第三,站在化學實驗的安全方面考慮,部分教師由于擔心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因為實驗操作不當引發危險事故,故而習慣將實驗教學一帶而過。上述問題都影響著高中化學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立足新課程的要求積極改進。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
縱觀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仍然存在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部分教師受到自身的教學理論知識水平的影響,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習慣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使化學課堂變得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也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二,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更重視學生的化學知識的學習。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以知識點講授為主,忽視了化學實驗操作和實踐,沒有利用實驗教學法,增設實驗環節,組織實踐活動等。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雖然學生可以掌握化學知識點,取得相應的學習成果,但無法激活學生的思維,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化學課程形成錯誤的認識,影響學生的化學終身學習和成長。第三,部分教師對教材、教參等教學工具的依賴程度較高,在教學中習慣利用教材和教參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以及學生和環境之間缺乏有效地互動。同時,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較少,難以發展思維能力。第四,新時代下衍生出了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教育行業注入了新活力,但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學中不擅長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造成了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影響著教學的效果。
(三)忽視教學評價
新課程背景下,新課標確定了教學評價環節的重要性,指出了教師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采取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具有積極影響,但是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仍然存在忽視教學評價的現象。
第一,部分教師的教學壓力較大,在教學設計工作中,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習慣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安排大量的化學知識,沒有設計教學評價環節,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無形中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率。第二,在新課標的影響下,雖然部分教師認識到了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也在教學設計中增設了教學評價環節,但采取的評價方法不夠科學,習慣使用傳統的“考試評價法”“分數評價法”等,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都比較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教學評價環節發揮的作用有限。第三,教師對評價環節的認識比較片面,單純地將教學評價定義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忽視了學生在評價工作中的參與性,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自評和學生之間的互評,沒有把學生放在評價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更沒有為學生評價教師創造機會,導致學生沒有機會圍繞教師的教學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不能實現教學相長。
二、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啟示
新課標從不同學科的性質出發,圍繞學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對教師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具有一定的啟示。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形成,落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新課標詳細解讀了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內容,主要有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等。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分析不同的章節內容對應哪些核心素養,確定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和內容,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汲取化學知識的同時,形成適應生活和社會發展的核心能力。
第二,分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和學習層次,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在新課改背景下,新課標分析了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現狀,提出了高中生受身心發育影響,獨立學習的意識較強,且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也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不同學習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致力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第三,重視教學評價,構建以素養為本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課標應緊抓這一點,倡導教師構建完善的教學流程,在落實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前提下,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滲透教學評價。此外,新課標還提出了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倡導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部環節,將教學評價融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優化對策
(一)轉變實驗教學觀念,培育實驗技巧
第一,教師要轉變實驗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化學實驗操作在學生學習和成長中的重要性,從而合理分配課堂時間,規劃化學理論知識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時間占比,實現理論和操作并重,知識和素養提升齊頭并進。第二,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從教材中尋找適合在課堂上還原的化學實驗,并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鼓勵學生自行設計和操作實驗。第三,教師要靈活利用化學實驗室的設備,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前往實驗室完成比較復雜的化學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嚴謹、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和完善的實驗技巧。第四,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無法在課堂上理解實驗原理,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化學實驗現象,從中得出結論。第五,教師要構建化學實驗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從生活中尋找實驗教學的契機,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開展實驗操作,感受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以《鐵及其化合物》為例,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選取測定黑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從實驗教學入手,設計如下教學流程。
1.準備完善的實驗器材和試劑
本次實驗教學需要的實驗器材有坩堝、三腳架、泥三角、試管、玻璃棒、漏斗、燒杯、膠頭滴管、濾紙、酒精燈、電子天平等,需要的實驗試劑則有黑木耳、蒸餾水、稀硫酸、鐵氰化鉀、硫氰化鉀、高錳酸鉀溶液等。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要在實驗室中準備完善的實驗器材和試劑,并提前為學生講解這些器材和試劑的使用方法,幫助學生做好實驗操作前的學習準備和心理準備。
2.實驗步驟
創設情境:黑木耳富含鐵元素,可以補鐵,但是補多少合適?
定性檢驗: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黑木耳中鐵元素主要是有機鐵,無法浸泡出來,可以通過灼燒的方式使其轉化為鐵的氧化物。然后加酸溶解,分別用鐵氰化鉀、硫氰化鉀溶液檢驗是否含有Fe2+、Fe3+。
定性實驗:測定鐵元素的質量。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選出可行的方案——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氧化還原。
3.實驗操作和展示
教師在講授了兩個實驗的操作方法后,需要安排學生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兩個實驗的操作流程,并向其他學生以及教師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總結實驗結論。教師依據此判斷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否成功。
(二)創新化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還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第一,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導學法,即從教材主題和具體內容出發,提出思考問題,啟迪學生的探究思路,使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化學學習的快樂,掌握自主探究的思路和科學方法。第二,教師要了解合作學習的優勢,并根據化學知識的難度,在合適的契機下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設計系統的合作探究任務,確保學生能在合作氛圍下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通過有效的分工和合作,集思廣益,最終達成高效的學習成果。第三,教師要明確生活化教學法的優勢,從生活視角來解讀教材內容,尋找化學和生活的關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挖掘化學知識,采取創設生活情境、組織生活實踐活動等方式,推動化學教學的創新發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第四,教師要立足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主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了解豐富多彩的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構建現代化的化學課堂,在為化學課堂增加新穎有趣的元素的同時,拓展化學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運用信息化的學習工具完成課下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環節入手,尋找教學創新的契機。第一,在導入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標題,初步分析其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從生活中尋找實際案例,引入新知識。例如,某村的河流被排放了大量的工業污水,導致河中的魚大量死亡;某地的雕像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風吹雨打之后變得面目全非;某人因為誤食了含硫的食物導致中毒啞嗓。教師借助生活案例,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討論欲望,使學生初步認識二氧化硫的毒性和危害,并對現實生活中的酸雨問題和治理等,產生深入探究的興趣。
第二,在講授新知識時,教師則可以采取問題導學法,提出如下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危害?硫元素在自然界是以什么狀態存在的?二氧化硫有什么性質?分類該歸于何類?教師通過設計環環相扣的問題,旨在幫助學生找到探究知識的思路,明確學生的探究方向。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掌握學習技巧的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第三,教師則可以從化學實驗入手,安排學生以實驗操作的方法,結合之前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驗證自己在問題探究中總結出的二氧化硫的性質,掌握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化學學習方法。
(三)重視教學評一體化,豐富評價方法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環節,采取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探究有效且多樣的評價方法。第一,教師要站在整體角度上,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想辦法將教學評價融入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例如,在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及時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問題,并分析學生學習遇到阻礙的原因,及時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內心的疑問,讓學生有繼續努力和探究的信心。在學生完成探究活動之后,教師也要留出時間,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給出總結評價,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完成查漏補缺。
第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有機會參與教學評價環節。具體教師要設計學生自評、互評和小組自評、互評的環節,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彼此的優點,從別人口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從而全面改進自己的缺點。同時,教師還要將自己放在和學生相同的位置上,在教師評價學生的同時,鼓勵學生評價自己,重點評價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是否適合自己,對教師的未來教學提出自己的期許和建議等。
第三,教師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例如,教師要掌握利用信息技術設計調查問卷,完成線上調查和評價的方法,借助大數據技術搜集、整理學生的數據,完成科學點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新課標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倡導教師采取新型的教學方法,推動高中化學教育的創新發展和現代化發展。但是從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教師忽視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性不夠、忽視教學評價等問題,在無形中影響著新課標的全面落實,阻礙著人才的全面發展。因此,新時代下,教師要立足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化學實驗在化學課程中占據的重要地位,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靈活應用新課標中的各種新型教學方法,如問題導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等,增強化學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還要采取教學評一體化的方法,發揮評價工作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