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三子養親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醫院2023年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三子養親湯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 (FVC),計算FEV1/FVC]、中醫證候積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三子養親湯治療COPD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減輕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子養親湯;用力肺活量;中醫證候;通氣功能障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表現為持續性通氣功能障礙,可反復急性發作,引發不良結局,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西醫治療具有顯著療效,但仍存在較多再住院病例。COPD屬中醫 “肺脹、喘證、痰飲” 范疇,病機為“痰、氣、食”三壅,本虛標實,根源在于肺脾腎虛,痰濁壅肺,氣機壅滯,兼夾食滯。三子養親湯瀉實治標,專攻“痰、氣、食”三壅,痰消則氣道通,氣降則喘息平,食化則痰源斷[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三子養親湯治療COPD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23年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2.36±3.52)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63.05±3.4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醫內科學》[3] 中的相關診斷;臨床資料完整;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病情已平穩,處于穩定期。排除標準:伴有消化吸收功能異常;治療前服用了其他中藥湯劑;具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
指導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同時,給予祛痰、舒張支氣管、抗氣道重塑等治療。治療2個月。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三子養親湯
組方:紫蘇子9 g、白芥子9 g、萊菔子9 g。每日1劑,水煎2次,分3次服用。隨證加減:伴溫胃多嘔者,加干姜、砂仁,祛痰;伴痰飲氣郁、腹部脹滿,加枳椇子,行氣消脹; 伴脾肺氣虛、容易出汗、短氣乏力者,加黨參、黃芪;伴痰濁夾瘀、唇甲紫黯者,加地龍、丹參、桃仁、紅花。治療
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評估。顯效,患者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有效,咳嗽、咳痰等癥狀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好轉;無效,上述癥狀無變化。總有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肺功能:通過飛利浦MSA99肺功能檢測儀測定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 (FVC),計算FEV1 /FVC。(3)比較兩組中醫證侯積分:評估咳嗽、胸悶、呼吸氣促、肢體乏力、咳痰等癥積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5.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肺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前FEV1、FVC、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變化,油膩食物攝入過多,加之缺乏鍛煉,很容易形成痰濕體質[5~6]。COPD發病部位在肺,不僅影響肺功能,長時間咳嗽還會影響脾、腎,導致血液流動受阻,誘發痰濁水飲、血瘀等,與痰濕相互影響,治療難度更大,治療時間更長。臨床治療應注意維持氣道暢通,恢復肺的宣發肅降作用[7]。
COPD以肺、脾、腎三臟虛損為本,痰濁、瘀血、氣滯壅肺為標,衛外不固,宣降失常,運化失職,痰濁內生,攝納無權,氣不歸元,氣道阻塞,肺氣上逆,久病入絡,血行不暢,肺失宣降,氣逆不降。癥見氣短、聲低、易感外邪、納呆、便溏、痰多白黏、動則喘甚、呼多吸少、腰膝酸軟、咳嗽痰多、喉中痰鳴、胸悶、喘息氣促、胸膈脹滿、唇甲紫紺、舌質暗紫、胸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三子養親湯治療COPD效果顯著,可有效減輕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三子養親湯出自《韓氏醫通·卷下》載:“三子養親湯,治老人氣實痰盛,喘滿懶食。” 恰合COPD老年患者痰壅氣逆之病機[8~9]。方中白芥子辛溫,歸肺經,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之功效;紫蘇子辛溫,歸肺、大腸經,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降氣祛痰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芥子中的芥子油苷 可水解為異硫氰酸烯丙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漿液分泌,稀釋痰液;紫蘇子中的有效成分α-亞麻酸可抑制NF-κB通路,降低TNF-α、IL-6等促炎因子表達水平;迷迭香酸有類似β2受體激動劑作用,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萊菔子可調節腸道菌群,降低肺組織IL-17表達水平,其有效成分萊菔素可增強胃腸蠕動,減少腹脹對膈肌壓迫,改善通氣。全方共同發揮祛痰、平喘、抗炎等作用[10~11]。
FEV1是指最大吸入氣體進入肺部后1秒鐘的呼吸量,可以反映肺功能的損害程度,其數值愈低說明肺功能受損程度愈重[12]。FEV1/FVC反映通氣障礙類型和程度,是衡量呼吸道梗阻程度的關鍵參數,其數值愈小說明患者通氣功能不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三子養親湯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綜上所述,三子養親湯治療COPD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減輕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參考文獻
[1]李雅蘭,李淵,馬建嶺,等.四君子湯合三子養親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功能及肺組織損傷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24,51(5):193-196.
[2]黃容,易薇.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治療痰濁阻肺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4,22(11):47-49.
[3]周芹,周磊.蘇子降氣湯聯合三子養親湯治療痰濁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J].世界復合醫學(中英文),2024,10(4):1-4.
[4]賈杰海,陳靜.溫治療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上海雜志,2024,43(4):368-373.
[5]羅晗.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親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壅肺證)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24,35(7):981-983.
[6]潘小英.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在中醫內科喘證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24,43(3):14-15.
[7]余欣,徐桂興,田昊,等.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研究證據圖分析[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7(3):65-73.
[8]陳明,楊春滟,余欣,等.基于“培土生金”與腸道微生態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思路[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24,36(2):210-215.
[9]李孝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耐力和呼吸狀態的改善效果[J].疾病監測與控制,2023,17(4):296-298.
[10]于晗,郭曉慶,葉建橋,等.三子養親湯對正常高值血壓痰濕壅盛證大鼠PPARα/CPT-1通路的影響[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24,48(1):73-81.
[11]張艷麗,宋昳星,徐丹.三子養親湯加減聯合針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合并肌少癥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4,46(1):107-111.
[12]陳斌,劉海英,孫琳林,等.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勞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3,17(15):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