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1]。這里所指的閱讀方法包含了精讀、略讀及瀏覽等,因此略讀課文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編排略讀課文,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材中,略讀課文的數量約為三分之一。略讀課文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還可以起到鞏固遷移與溝通課內課外的橋梁作用,從而在根本上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這類課文的教學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定的支架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技能。
一、借助預習單,助力預習文本
教師可以為班上學生設計相應的自主預習單,讓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預習任務,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上更加游刃有余。
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珍珠鳥》為例,教師可以設計預習單,讓學生在課前對珍珠鳥及作者馮驥才有所了解。通過對課文進行3—5遍的朗讀,對課后的二類字進行認讀,學生會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來,在課堂上教師就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略讀課文教學。
二、借助任務或圖表,粗知文章大意
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小任務或圖表,這些任務或圖表直接指向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完成任務或圖表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地梳理課文內容,提高學習的效率。
(一)巧用任務支架,把握文章內容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小島》時,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任務“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將軍,你會如何來講述登島之后發生的故事?”以此來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把這樣一個有難度的任務拆分為三個小任務: ① 將軍登島后發現了什么問題?請用將軍的口吻講講。 ② 島上的蔬菜是怎么種出來的?請站在將軍的角度講述。 ③ 如果你就是將軍,在吃晚飯時你會做什么呢?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第一個小任務,提醒學生注意人稱的變化,敘述故事時語言要通順流暢,接著引導學生逐個突破,最后完成講述登島后發生的故事這個大任務。
再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略讀課文《故宮博物院》時,教師可通過兩個任務來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第一個任務是“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任務涉及哪幾則材料。學生發現這個任務主要是指向材料一和材料四的。這時候教師可以順勢教學這兩則材料主要寫了什么,材料一的內容比較多,這部分的教學應該徐徐展開。第二個任務是“選擇一兩個景點,游故宮的時候為家人講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讓每個小組思考想要介紹哪個景點,需要用到哪些資料,哪幾則材料是與這個景點相關的。通過梳理,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把握文章內容。教師在進行類似的多則材料的略讀課文教學時,也可以采用這種任務驅動的方式。
(二)巧用圖表支架,梳理文章內容
略讀課文注重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為學生搭建一些圖表支架,尤其是在梳理人物的歷程、小動物的特點的時候,采用圖表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而便捷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略讀課文《那一定會很好》時,教師可以抓住閱讀提示的要求,引導學生思考“這粒種子在到達陽臺的木地板的過程中,經歷了什么”這個問題。教師可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表示主人公變化階段的關鍵詞,完成示意圖,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把握文章的大致內容,解決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再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略讀課文《昆蟲備忘錄》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表格來幫助學生梳理作者的寫作內容,表格內容包括昆蟲的名稱、別名、外形、特點及其他。由于三年級學生剛從字詞的讀寫過渡到句段的理解上,所以教師可以先帶領全班學生梳理出有關兩種昆蟲的表格,然后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循序漸進地梳理其余兩種昆蟲的不同特點。
又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梅蘭芳蓄須》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表格(如表1),為學生搭建支架,先完成一次對梅蘭芳蓄須拒演的梳理。學生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填寫表格的方式理清后面“梅蘭芳先生又是如何拒演的”。在表格支架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比較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的脈絡。
又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珍珠鳥》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表格支架(如表2),引導學生梳理“‘我’逐漸得到珍珠鳥信賴的過程”。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梳理其中一次珍珠鳥和“我”的不同表現,然后引導學生抓住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圈一圈,畫一畫,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找出珍珠鳥和“我”在其他時候的表現。全都梳理完之后,還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個表格,看看能從這個表格中發現什么,通過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珍珠鳥的活動范圍離‘我’越來越近,‘我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近”的特點。
三、借助問題或任務支架,推進學生閱讀
(一)巧用問題支架,引發思考
在學生大致了解略讀課文的內容之后,教師需要搭建一些問題支架來推進閱讀。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燈光》時,教師可通過問題支架“作者為什么要寫三處燈光?這三處燈光有聯系嗎?只寫戰場上的燈光行不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文中,天安門前的燈光、郝副營長書上插圖中的燈光和戰場上的火光這三者有什么聯系”這個中心問題[2]。此外,教師可提出“既然如此心愛,郝副營長為什么要點燃這本書?”這個問題,讓學生深入交流,從而體會文章贊揚革命先輩敢于犧牲自我的深層內涵。
再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時,教師可以布置小組討論問題,通過四人小組討論的方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一個人在家很沒勁。可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沒有失信?!边@句話的理解與感悟。又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時,教師也可以布置小組討論問題“想一想你的父母平時是如何向你表達愛意的,你是怎樣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不同的方式的?”讓學生通過討論,通過思維的碰撞來更深入地體會這兩種不同的愛的表達方式。
又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略讀課文《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略讀課文《紅樓春趣》等故事類的略讀課文時,教師可以用“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個怎么樣的人呢?你從哪里體會到的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語段的品讀來感知人物形象,從而較快地推進略讀課文的教學。
(二)巧用任務支架,引導閱讀
在進行一些有關圖畫、景點等的略讀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介紹圖畫或景點,以此鍛煉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與感悟。例如,在進行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略讀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任務:“請你來當小導游,為同學們介紹《清明上河圖》。”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清明上河圖》的特點來進行介紹,可以讓其他學生參與評價,通過不同學生的介紹來加深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
再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略讀課文《牛郎織女(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如果你是一個小畫家,要給《牛郎織女(二)》這篇課文繪制連環畫,你覺得把哪些內容畫進去比較合適?每幅畫配什么文字比較好?”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節繪制連環畫,在給圖畫配文時,要注意體現畫面的主要內容,語言簡潔。
四、借助方法支架,鞏固閱讀方法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單元都是閱讀策略單元,在進行略讀課文的教學時,教師要致力于幫助學生回顧之前在精讀課文中學會的閱讀方法,并讓學生在略讀課文中自主運用,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
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本單元的閱讀策略是關于預測的,在精讀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學習中,學生學習了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那么在教學《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小狗學叫》這兩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預測的方法,如抓細節預測、順著情節猜想等,并讓學生把這些方法付諸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提示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故事。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的細節進行有依據的預測,及時根據文章的內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再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略讀課文《我們家的男子漢》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顧在學習前一課《小英雄雨來》時是如何列小標題的,再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習《我們家的男子漢》一文時應該如何列小標題。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把握長文章。教學最后一篇略讀課文《蘆花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這三篇長文是如何劃分不同部分的:《小英雄雨來》一文借助了序號,《我們家的男子漢》采取了小標題,而《蘆花鞋》則用空行來標注。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蘆花鞋》中繼續使用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方法,即引導學生關注每個部分寫了什么,把每個部分連起來就是課文
的主要內容。
五、借助鏈接支架,銜接課內外閱讀
略讀課文不僅能夠有效地延伸精讀課文的內容,還能夠銜接課內外的閱讀。略讀課文是學生運用閱讀方法和鍛煉閱讀能力的重要平臺,所以在進行略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鏈接支架,銜接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補充必要的資料及背景。
鏈接支架是指以略讀課文為橋梁,圍繞同一個主題選取一些文章,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的方式,既有利于進一步延伸和補充本單元主題,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何選取鏈接支架呢?一是教材中的“閱讀鏈接”就是現有的好素材;二是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興趣,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延安,我把你追尋》為例。如果學生不了解這篇課文的背景,那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南泥灣開荒”和“楊家嶺講話”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前就做好準備。再如,在教學像《海的女兒》《紅樓春趣》《騎鵝旅行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這類節選課文時,教師可以延伸到整本書的閱讀。略讀課文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努力實現讓學生善于閱讀[3]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的自主閱讀技能的鍛煉與培養。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搭建一定的教學支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升略讀課文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劉茂勇.“小支架”助力略讀課文教學探究:以《燈光》教學為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0(3):51-54.
[3]虞大明.略讀課文教學的價值取向[J].中國教師,2018(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