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的不斷發展,公司的人才隊伍結構逐步發生變化,80后、90后員工現已成為公司的主力軍。同時,在公司推進干部年輕化的過程中,一批年輕的干部已經走上了二級正副職的崗位,因此,公司亟須建立人才蓄水池。然而,年輕干部多數為技術出身,單兵作戰能力強,缺少相應的管理技能。公司為此提出打造戰略預備隊,通過夯筑基礎力,為公司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年輕血液。
項目設計
整個項自按照“確定目標一發現苗子一賦能成長一實踐行動”的思路推進。首先明確要培養的對象是什么,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什么。以此為依據,制定標準,圈定范圍“選苗”?!斑x苗”之后,進行“育苗”。通過培訓賦能、實踐活動、榮譽激勵等方式,幫助學員快速成長。集訓結束后,又通過扎實的課題研究,幫助學員完成從“知道”到“做到”的行為轉變。
1.定目標。項目首先明確了總目標,即“為打造一支講政治、有黨性、謀大局、善學習、帶隊伍、有業績的戰略預備隊”。在此基礎上,以“提升青年人才的基礎力”為核心,結合干部選拔標準和能力要求,延伸出項目的六大核心訴求:對黨忠誠、有奉獻精神;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明確的角色定位;統一思想、拉起認知;磨煉品質、建立團隊意識;提升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發展團隊能力;樹立標桿、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2.定學員。從核心價值觀、奮進者精神、工作績效與能力四個維度出發,從內選擇35歲以下未擔任領導職務,具有較大培養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或者是世界排名前100或國內排名前50的高校近五年畢業的畢業生進入人才蓄水池。
3.定課程。項目圍繞“青馬工程”與“基礎力提升”兩大內容展開,聚焦于思想提升、能力進階、效能提升,采用多元學習方法,將面授課程學習、線上微課學習、情境演練、案例學習、課題研究等多種培養手段融為一體,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4.定講師。項目將內外師資相結合,落實“打開窗,腳踩地”的培訓理念,邀請黨校教授、培訓行業大咖、公司的業務領導等擔任主講。一方面,學員可以通過外部講師,學習先進的思想與理念,了解國際國內形勢;另一方面,學員可以直面公司業務領導,在他們的分享中獲得工作經驗,同時也增加了他們“被看見”的機會。


效率更加高效。(3)創新的班級管理 一基于ARCS動機模型,設計了學習激勵機制。讓學員在競爭中喚醒注意力,從而找到學習的目標,在競爭中獲得自信心,最后獲得收獲的滿足感。(4)豐富的活動形式一一根據階段內容開展主題活動,增加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提升班級凝聚力,增強學員歸屬感,搭建了一個學員相互之間認識、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項目實施
整個項自為期一年,15天的線上預訓,30天的集中學習,5個月的課題實踐。其中包括青馬工程和強根固本兩個訓練班。青馬工程包括線上學習及測評、思維升級等課程;強根固本包括管理自我、管理團隊、管理業務等課程。
訓練班以每個學員的實際工作問題改善為抓手;以賦能 + 課題研究 + 實踐為方式;以課題成果為能力提升的檢驗標準;以優質的培訓體驗為基礎;確保問題有優化,績效有提升。具體如第139頁圖1所示。
項目成果
通過為期5個月的課題研究,在制定實施計劃以后,每個月一邊實踐、落實,一邊追蹤過程指標的變化。課題組老師全程跟蹤伴跑,每月定期線上輔導、節點溝通,共開展20余次線上小組輔導,10余次個人單獨輔導。每個小組立足崗位實際,在導師的輔導下,進行問題查找,確定議題,進行課題編寫,每個小組以真實業務為課題,發現改進機會,形成績效提升創新方案。
項目特色
1.分階段運行,步步穩扎。本項目分預訓期、集訓期、轉化期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各有側重。預訓期的微課與測評,幫助學員打實基礎,完成自我認知;集中期的兩個主題,從思想和能力兩個維度出發,通過情景演練、小組研討、體驗式培訓等多種授課形式的組合,避免“滿堂灌”。同時注重行為轉化,分階段設計行為轉換活動,引導將知識、管理工具化為實際工作行為。最后的課題實踐,幫助學員將所學落地,真正與公司的實際發展需求相結合。
2.實踐轉化,層層落地。課題研究也是一次實踐轉化的過程。以科研課題“八二原則”為指導,在前期調研中,項目組梳理了十多項實踐課題,經過與各小組的反復研討,最終確立了7個核心實踐課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項目組負責組織協調,課題導師全程伴跑給予專業輔導。通過“問題界定 $$ 分析障礙 $$ 制定方案 $$ 行動計劃 $$ 管理決策 $$ 總結反思”的流程,每個小組以真實業務課題,發現改進機會,形成績效提升創新方案。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對課題工具的不斷運用,大家系統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最終,在達成課題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組織與個人的提升。
3.項目運營,有趣有心。(1)沉浸式學習體驗一一通過對五感的精確把握,打造培訓主題場域,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從而實現認知發展,達到知識扎根與遷移,產生深度學習。(2)有益的學習機制一一小組共同學習,促進了學員之間的知識共享、學習互助,使得學員學習意愿增強,學習過程更為專注,學習
1.知識層。項目沉淀了兩本手冊,即《賦能產品手冊》及《課題研究成果手冊》,它們是極其寶貴的組織智慧資產。2.認知層。項目幫助青年人才突破了思維的瓶頸與意識上的認知,實現了管理技能的進階,更實現了心智模式的轉變,將自己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3.行為層。在180度行為評估中,近 80% 的學員有明顯的行為改善,學習自主力提升,解決問題能力變強,勇于挑重擔帶團隊,得到了直屬領導與同事的好評。青年人才將所學所感帶回工作,完成了從“知道”到“做到”更是到“得到”的轉換,成為每個崗位上的業務明星。
4.績效層。青年人才通過將所學知識與技能轉化成工作中的工具與方法,共完成《油氣場站壓力管道缺陷檢出率提高到 80% 以上》《降低單井壓裂施工人工成本 5%) 》《降低鉆井起下鉆工程故障頻次》《語音三件套一降低川渝地區鉆進過程中的卡鉆頻次》等7個課題,所有課題均為在生產運行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課題成果可落地、可實施,能真實地促進企業績效提升。
此外,項目還沉淀了一套人才培養實踐的有效方法,打造了學習型組織,統一了思想觀念,全方位地賦能了青年人才,有效地支持了企業的績效提升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