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與獨特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規劃布局不合理等難題。如何破局,引領產業穩健前行,成為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焦點。
近年來,國家對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將其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明確將低空經濟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舉措無疑為各地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新疆地區,作為我國廣袤西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在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疆地區的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產業規劃布局的不合理、服務保障能力的欠缺等。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新疆地區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亟需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新疆地區通用航空(業務)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現狀
通用航空(業務)發展情況
(1)通用航空及運營情況
新疆地區通用航空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依托其遼闊的地域和多樣的地理環境,通用航空服務范圍廣泛,涵蓋了農業作業、航空攝影、醫療救護、旅游觀光及商務出行等多個領域。隨著市場的不斷拓展,新疆地區的通用航空企業數量持續增長,機型也日益豐富,從小型直升機到中大型固定翼飛機應有盡有,有效滿足了各類需求。截至2023年底,該地區已有25家通用航空企業,注冊航空器達到156架,無人機企業更是多達662家,擁有注冊無人機4997架,包括大型無人機43架、中型1536架、小型2079架、輕型865架及微型474架。這一年,新疆轄區通航企業的總飛行架次達到8.1萬,同比增長42.2% ;總起飛架次為19.6萬,同比增長 42.9% ,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在運營方面,新疆通用航空企業通過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緊密合作,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還顯著增強了服務的安全性,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2)通用機場建設情況
新疆地區在通用機場建設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為通用航空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自前,該地區已擁有北屯、烏爾禾兩個A1級通用機場,B級機場有15個,包括跑道型8個和直升機機場7個。與此同時,新疆地區還擁有26個民用運輸機場,部分運輸機場中設有通航機位。同時,新疆地區還有79個通航起降點和2個飛行營地,為通用航空提供了更加靈活多樣的起降選擇。
低空產業發展情況
(1)低空制造產業方面
新疆的低空制造產業正在迅速發展,展現出廣闊的前景。新疆現有兩家企業民用航空器(發動機、螺旋槳)生產、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銷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設計和生產等;目前,正規劃建設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無人機產業園,包括低空產業科創中心和無人機生產制造基地,以推動低空產業經濟的發展。

(2)低空飛行產業方面
新疆地區的低空飛行產業正依托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其涵蓋了飛行培訓、飛行服務及飛行旅游等多個領域,在新疆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包括:包機飛行、空中游覽、人工影響天氣、航空攝影、短途運輸、航空噴灑、應急救援、空中巡查、航空探礦、飛播造林、航空研學、跳傘試驗、新型無人機測試、飛行執照培訓、航空器部件維修、機場服務等20余項通用航空,極大地豐富了市場供給。
(3)低空保障產業方面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新疆地區正在規劃和建設新疆的A類和B類通航飛行服務站,此外,正在搭建的“新疆地區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平臺”,這些低空保障產業的建設對于提升通航效率
務能力薄弱的問題。
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簡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為新疆通航和無人機用戶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包括長期飛行計劃受理、次日飛行計劃審核、航空氣象和飛行情報等,為今后通過搭建數字化、信息化飛行服務保障平臺,解決通航、低空飛行計劃審批復雜,飛行服
新疆地區在通用航空(業務)和低空經濟產業的規劃布局上,缺乏產業融合、綜合發展的考慮,這些問題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地方政府在規劃建設通用機場時,選址和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不足。具體表現為,部分機場被置于偏遠地區,交通條件欠佳,這不僅限制了機場的服務范圍,還使其難以滿足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由于位置偏遠,通用機場的可達性降低,進而影響了通用航空的廣泛開展和市場的有效拓展。其次,地方政府在規劃建設時往往未能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精準定位,設計單位也過于關注建設階段,忽視了后期運營的重要性,導致功能不足或過度建設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使得部分機場在建成后,由于運營不善或缺乏必要的支持,而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最后,由于規劃布局不合理,導致后期運營難度加大。特別是在偏遠地區,由于交通不發達,業務量少,很難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進一步加劇了運營難度。

功能體系不健全
新疆地區通用航空(業務)和低空經濟產業在功能體系上存在的不健全問題,主要體現在機場設施不完善、服務配套不齊全以及業務覆蓋范圍有限等方面。首先,機場設施的不完善是功能體系不健全的直觀體現。部分通用機場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通用航空的多元化需求,導致機場設施配置單一,無法滿足不同類型的航空器起降、停放、維修等需求。其次,服務配套不齊全也是功能體系不健全的重要表現。通用航空涉及飛行培訓、飛行服務、飛行旅游等多個領域,需要完善的服務配套來支撐。同時,部分通用機場在服務配套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如缺乏優質的飛行服務提供商和完善的旅游服務設施等,導致通用航空的市場競爭力不強,難以吸引更多客戶。最后,業務覆蓋范圍有限也是功能體系不健全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機場設施和服務配套的不完善,部分通用機場的業務覆蓋范圍受到限制,無法為更廣泛的區域提供通用航空服務。這不僅影響了通用航空的普及和推廣,也制約了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
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安全保障能力是通用航空(業務)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石,存在明顯不足。一方面,部分通用機場的安全設施不完善,如缺乏先進的導航設備、緊急救援設施以及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等,導致機場的安全保障能力薄弱。在緊急情況下,這些機場可能無法及時有效地應對,給飛行安全帶來隱患。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的不完善也是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部分通用機場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設上存在漏洞,如飛行審批流程不嚴格、安全檢查制度不落實等,給飛行安全帶來潛在風險。除此之外,人員素質和技能培訓的不足也是影響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關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支持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一方面,新疆地區低空空域開放未能取得突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低空空域限制多、對接單位多、審核流程復雜,工作落實緩慢等問題制約著低空經濟產業中下游企業發展。有待建立健全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工作機制和專職機構進行統籌協調。另一方面,無論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還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都需要相關配套的政策制度做支撐。亟須完善空域協同管理、低空飛行協調運行和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財政、稅收、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及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細則等方面的制度規定等。
分析
新疆地區通用航空(業務)與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相較于其他新興產業的粗放發展模式,呈現出更為特殊和復雜的態勢。低空經濟產業不僅要求更高的起點,還依賴于更健全的政策法規支持和配套的服務保障能力。這是因為低空空域作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其管理和使用直接影響到產業的健康發展。但是,目前空域管理仍然處于嚴格管控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空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更為靈活和開放的政策法規,為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時,還需要加強空域管理的改革,提高低空空域的開放程度和使用效率,為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對策建議
以產業發展布局為依托,合理按需規劃基礎建設布局
統籌新疆地區通用機場、臨時起降點(包括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場)的建設布局,降低地方政府通航與低空經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壓力,避免重復性建設。建議遵循貼近需求、功能融合、服務需要原則,堅持用地用空協調,注重前瞻性部署,確定通用機場建設布局,加快推進建設進度。按照功能作用和服務能力,構建多層次、多場景的通用航空體系,提升區域通用航空綜合保障服務能力。
(1)發揮區域優勢建設布局
完善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區域綜合型專業通用機場,提升既有支線機場的通用航空綜合保障服務功能。毗鄰區域性地面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建,綜合考慮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周邊建設,能在較短地面車程和空中飛行時間內覆蓋多個人口、經濟、重要設施與資源密集區、事故/災害高危區,具備構建航油供給、維修支持、飛行服務一體化綜合保障體系服務多個毗鄰機場的基礎與條件,能在交通運輸、生產應用、公益服務、消費娛樂等多項通用航空活動中發揮綜合性服務功能的A級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功能的運輸機場。
(2)發揮服務型功能建設布局
在常住人口少、地面交通不便的城鎮或大中型生產基地、廠礦、偏遠人居綠洲而建,與鄰近區域綜合型和重要支點型通用機場地面車程相距超過60min,能承擔一定航空運輸服務職能,在應急救援、醫療救護、航空護林、生態保護等公益性航空活動中發揮有效作用的考慮建設小規模的通用機場(A2類以下),或臨時起降場,根據經濟發展情況視情擴容建設。
(3)開發專用功能建設布局
針對特定需求,常駐人少、地面交通不便的城鎮,或飛行條件較好且有條件發展城市空中交通的人口密集城市內,亦或重點旅游景區、重要設施場所、事故/災害高危區、特色適空商品產地,適合布局建設小型固定翼航空器或短距/垂直起降航空器存放與運行的短距/垂直起降機場等。
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強化監視技術保障與安全管理
針對當前低空空域管理管控不滿足當前低空經濟高速發展的問題,建議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步伐,優化空域管理政策,提高低空空域的開放程度和使用效率。一是,優化空域管理政策。應制定更為靈活和開放的空域管理政策,明確低空空域的使用范圍、使用條件、使用方式等,為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第二,提高低空空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強監視技術保障的建設,引入先進的監視設備和技術手段智能化管理。例如,加快推進新疆地區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平臺建設,由技術保障能力和專業人員配給方面能同時勝任的企業統一管理,在保障飛行計劃審批的同時,實時監測低空飛行器的飛行狀態、位置信息等,確保低空飛行的安全和有序。第三,加強飛行安全管理。應建立健全飛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救援機制,加強飛行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增強飛行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加強基礎保障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基礎保障設施建設是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基礎保障設施建設方面,應嚴格審批程序,確保建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是嚴格審批程序。應建立完善的審批制度,對基礎保障設施建設項目進行嚴格審查。在審批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經濟效益等因素,確保項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是合理規劃和建設配套設施。應根據當地產業需求和通用航空的發展情況,合理規劃和建設航空油料供應、航空器維修、航空信息服務等配套設施,加強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確保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和高效使用。三是完善運輸機場通用航空功能。建議既有運輸機場承接通用航空保障任務,支持擬建運輸機場將通用航空基礎保障和配套服務設施納入機場總體規劃,推進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高質量融合協調發展,包括:運輸機場通航機庫建設;擴建支線機場機坪,滿足民用運輸、通航各類機型的停放和起降需求,提高機場運行效率;鼓勵建設宿舍、酒店等服務設施,提供便捷服務。四是考慮國產民機C909(曾用名ARJ-21)機型在通用機場運行的兼容性。研究國產民機“民通兩用”混合運輸可行性,實現該機型“支通聯”運輸航線組織模式,全面打造“邊疆快線”保障“干支通”暢通銜接互聯,推進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高質量融合協調發展。
加強監管體系建設,規范監察標準
為確保低空飛行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必須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職責,提高監管效能。首先,應構建完善的監管體系框架,明確各級監管機構的職責和權限,確保監管工作的全面覆蓋和有效執行。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低空飛行活動的日常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保障飛行安全。其次,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監察標準,明確低空飛行活動的各項要求,包括飛行器的性能、飛行人員的資質、飛行路線的規劃等。這些標準應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銜接,確保監察工作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最后,要加強監管隊伍的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可以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通過培訓、交流等方式,共同培養專業人才,不斷提升監管隊伍的整體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疆地區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雖已初具規模,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通過合理規劃布局、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強基礎保障設施建設以及完善監管體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新疆地區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這些策略的實施,有助于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還能為新疆地區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區域經濟的整體繁榮。未來,新疆應繼續深化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強政策支持與引導,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確保飛行安全,為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