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財政資金的精準調配與高效使用,資金管理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區 域經濟的活力與可持續性。預算執行審計作為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手段,不僅能確保資金使用 符合政策要求,還能優化資金配置,提高財政資金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方 面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審計部門在預算執行審計 中,通過一系列審計手段發現資金管理 中的低效環節,減少資金閑置與重復投 入,推動財政資源向重點產業和經濟發 展需求較大的領域傾斜。中醫藥、文化 旅游、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正 是得益于財政資金的合理引導與精準投 放。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財政資金管 理需要更加精細化,預算執行審計的深 入開展,不僅能提升資金使用透明度, 還能優化資金流向,助力縣域經濟高質 量發展。
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對區域經濟 發展的影響
財政資金管理直接影響著縣域經濟 發展,但資金使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間。 假如部分預算撥付不及時,可能導致項 目進度受阻,影響財政資源充分發揮作 用。例如,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因資金延 遲到位,施工進度放緩,進而影響了區 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執行率偏低,若 部分專項資金因規劃調整或管理不善而出現閑置,則會導致財政資源利用率降低。 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拓展會產生一定影 響。目前,財政資金投向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適配度有待提升,部分 產業扶持力度尚顯不足。以農業現代化為例,資金投入側重基礎設施 建設,對農業科技、供應鏈升級支持力度有限,產業競爭力提升受到 一定制約。
財政監督機制方面,資金使用透明度與全流程監管存在優化空 間。若部分項目缺乏完整跟蹤與績效考核,則會導致資金撥付后監管 不夠嚴格,預算執行不規范等情況。績效評估機制量化難度大,影響 資金精準投放與長期優化。
績效管理體系若存在不完善之處,則會影響資金利用效率。例 如,部分項目執行僅關注撥付進度,缺乏科學考核標準,對實際經濟 和社會效益評估不足。若社會和市場參與監督程度較低,則會導致財 政管理外部監督力量薄弱。資金管理主要依賴政府部門內部審核,社 會監督機制作用或未充分發揮,資金公開透明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預算執行審計能夠確保資金合理分配,提高財政資源的利用效 率,減少資金滯留和低效投入。通過全流程跟蹤,審計可以識別出資 金撥付不及時、使用不規范等問題,推動資金精準投放,增強財政對 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部分企業因資金申報流程繁瑣、審批環節多而 難以及時獲得支持,影響了生產經營。審計可以優化資金撥付機制, 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沉淀,使財政扶持資金更加高效。例如,在企業技改補貼資金的管理中,審計可以發現資 金申請與撥付之間的障礙,推動優化流 程,確保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獲得 及時的財政支持,增強市場競爭力。
審計還可對資金使用的經濟和社 會效益進行評估,確保財政資源配置合 理。通過分析資金投放后的實際效果, 發現低效項目,并提出優化建議,使資 金更精準地支持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 通過預算執行審計,可以核查資金使用 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評估資金對企業增 長、產業發展和經濟活力的影響,提高 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審計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確保財政 支持不僅落實到位,還能帶來實際經濟 效益。例如,在企業研發資金的績效考 核中,審計可以通過對資金使用效率和 科技成果轉化率的評估,確保財政投入 的創新扶持資金真正促進企業研發能力 提升,而非流于形式。審計還能推動績 效考核結果的應用,使考核不僅僅是一 個監管環節,更成為財政優化的重要工 具。通過甄別績效不佳的項目,財政資 金可以更加精準地流向高增長行業,提 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優化企業和市場 主體的資金扶持模式。
預算執行審計與財政監督體系緊密 相連,能夠彌補現有監管機制的不足, 提升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執行力。審計 監督不僅能確保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 還能防止資金濫用,提高企業和政府間 資金流轉的合規性。部分財政資金在執 行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到位,可能出 現預算超支、資金流向不透明、重復投 入等問題。審計可以通過資金流向追蹤 發現財政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優化方案。例如,在企業補貼和產業扶持資金的管理中,審計能夠核查資金 是否真正流向符合條件的企業,避免資金被挪作他用或長期閑置,確 保政策紅利真正惠及市場主體。
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
健全的審計制度是提升預算執行審計質量的基礎。完善法規體 系,細化審計標準,能夠確保審計工作有章可循,提高資金管理的規 范性與透明度,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穩步增長。
大數據審計和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可助力審計機構快速篩選財政 數據,深入分析資金使用情況,提升風險識別能力。例如,通過數據 建模,能夠提前發現資金流向異常的企業,有效防止騙補、虛報等違 規行為,讓財政支持更加精準。
建立審計結果與預算調整聯動機制,可使審計發現的問題直接 影響下一年度的財政決策。對于低效的資金使用行為,審計應提出明 確的整改要求,并跟蹤整改落實情況,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符合經濟發 展目標。
完善問責機制,對財政資金使用中的違規行為設立清晰的責任 追究制度。對于未按規定使用財政資金、資金使用績效低下的企業或 單位,審計應當建議采取調整或懲戒措施,以此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 率和管理規范性。
財政管理并非僅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對企業和市場主體的監督 同樣重要。通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能夠更加透明。例 如,推動財政信息公開,可使企業更及時地了解財政資金投向和政策 變化,提高政策的可及性和執行效果。
預算執行審計在財政資金績效管理中的作用,不僅關乎資金使 用的合規性,更直接影響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發展的可持續 性。將健全的審計制度、先進的技術手段和高效的監督機制相結合, 能夠確保財政資金管理朝著精細化、透明化的方向邁進,保障區域經 濟穩定增長。審計不僅是發現問題的工具,更是推動財政治理現代化 的重要支撐。通過深化預算執行審計的應用,能夠促進財政管理理念 的轉變,使資金配置更加科學合理,績效考核更具針對性,監督體系 更加完善。在縣域經濟日益發展的背景下,高質量的預算執行審計將 成為財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推動力,為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社會治理 的優化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