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深處的阿姆河右岸氣田,集氣站高高聳立,輸氣管道縱橫交錯——這里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重要氣源地。在中國石油(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高級工程師謝爾達爾·杜爾德耶夫的眼中,這不僅是縱橫萬里的天然氣管道,其背后承載的數字化網絡也將中亞國家與中國緊密相連。
“天然氣合作是中土關系基石,擴大天然氣合作符合中土雙方戰略和長遠利益。”“中方倡議建立中國—中亞能源發展伙伴關系,加快推進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擴大雙方油氣貿易規模,發展能源全產業鏈合作,加強新能源與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習近平主席就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天然氣合作提出殷切期望。
近年來,中國石油(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對現有集氣站進行智能化改造,通過集中監控和少人巡檢維護,檢維修人員可以遠程接收保養提醒、快速定位故障設備,并結合歷史數據輔助決策。在阿姆河天然氣公司提供的獎學金支持下,杜爾德耶夫曾在蘭州交通大學留學。在那里,他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學會了一口流利中文。“天然氣對于土庫曼斯坦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了在中國學習的基礎,我可以為能源行業數智化發展出一份力。”
加入公司11年來,杜爾德耶夫已經成長為一名信息技術高級工程師。在公司數字與信息中心內,他和同事可以實時監控天然氣管道系統的運行數據。“如今很多任務都可以遠程完成,常駐沙漠一線的人員數量也大幅減少。”杜爾德耶夫見證了氣田現場從依靠人力巡檢到依托智能系統操控的數字化轉變。他說:“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每一立方米天然氣安全穩定輸送。”
按照計劃,公司將在2025年年底前實現核心業務全面線上化和生產運營智能化。公司數字化轉型的背后,是技術創新的進步,更是中國中亞合作不斷深化所結出的果實。杜爾德耶夫表示,氣田建設帶動了周邊道路等基礎設施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讓更多像他一樣的土庫曼斯坦青年擁有廣闊的職業舞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也相信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天然氣等各領域的合作擁有美好未來。”
(陳龍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