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鼎信通訊(603421.SH)發布公告稱,持股23.33%的實控人王建華收到法院民事調解書,將9.29%的股權過戶登記至前妻張啟名下。其實,二人早已“隱離婚”多年,2017年1月就簽署了《離婚協議書》,約定王建華的約3295萬股股份(占公司當時總股本的7.60%)歸前妻張啟所有,但無須辦理更名手續,王建華保留15年股東行權資格。2024年5月,鼎信通訊因未及時披露重大信息,青島證監局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予以警告處分,并處合計275萬元罰款。
近年來,民營企業因企業家的婚姻問題頻頻引發股權爭議。家族性與商業性的雙重因素混合,是民營家族企業的獨特屬性之一。其典型表現之一即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高度依賴家族成員的持續性情感投資,進而催生出“情感所有權”的現象,并涵蓋創建、運營和代際傳承的企業全生命周期,形成“家族情感資本”。由此,家族成員對企業具有強烈的歸屬感,使得股權超越了單一的財產和交易屬性,成為承載家族價值觀與利益的載體。1當面臨重大戰略選擇時,家族決策者往往以“社會情感財富(SEW)”取代原有的經濟參照點,以家族情感資本所對應的股權價值,來衡量利益得失。
這一特性在夫妻式家族企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夫妻二人均在創業過程中全情投入,對企業擁有強烈的心理所有權和情感依戀,一旦婚姻破裂,退出方將其列入自身的情感資本損失,期望獲得更多的財務補償。例如,雙方均強調各自股權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一方強調“資金來自我的家族”,另一方主張“客戶資源由我開拓”,導致情感價值評估的基準出現分歧。情感價值還導致雙方與外部投資者、非家族股東等利益相關者產生系統性的估值偏差,這成為離婚資產分割談判失敗或家族股權回購出現僵局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的研究案例中,由情感價值引發的估值爭議導致協商延長的時間少則兩三年,多則十余年。
2025年4月24日,瑞爾特(002790.SZ)董事長羅遠良所持公司12.50%股份中的一半被凍結,原因為其妻子謝桂琴提起離婚訴訟。與鼎信通訊不同的是,謝桂琴對離婚資產分割的訴求為股權平分,這也是大多數企業家離婚案的主要分割模式。離婚資產分割一旦進入司法程序和法庭判決環節,均基于經濟參照點的市場估值法,但離婚沖突的本質是情感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制度性錯配。在此期間,夫妻所持有的主觀情感價值主張才是導致法律糾紛和離婚障礙的根源,并因此常常深陷“情—理—法”困局。由此,情感估值作為企業家婚姻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雙方的主觀心理感受及企業情感估值,成為隱性的離婚障礙,其核心難題是如何評估情感的財務價值。在實務操作中,離婚資產分割可以看作是夫妻雙方情感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再平衡過程。因此,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的夫妻共有資產切割的靜態思維,轉向“情感—經濟”雙重價值的動態框架,進行整合。
國內目前尚無適用于家族企業的離婚估值模型,我們基于微觀心理學基礎和SEW理論,以“情感調整估值模型”(以下簡稱“EAV模型”)為基礎,提出“離婚情感估值模型”(以下簡稱“離婚EVA模型”)。一方面深入剖析在離婚情境下,情感因素在企業運作中的深層心理動力及影響機制;另一方面將更直觀的量化指標引入離婚資產估值之中,幫助企業家系統制定兼顧家族存續與商業理性的策略,評估構建“情感護城河”的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