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蔣建萍(1977—),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新聯小學。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以英語課文作為主要內容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缺少與其他學科的聯動,難以幫助學生將英語知識實際運用于多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鐚W科的英語教學強調多學科的互動和融合,要求教師將其他學科的元素融入英語課堂,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從多角度理解英語語言的魅力與價值,在激發學習熱情的同時,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1]。
一、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的意義
(一)增強學習興趣
在跨學科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加多樣。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中融入更多學科的元素,開展如體育運動游戲、英語畫作創作、英語樂曲編創等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推動知識構建
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中,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課堂空間和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學科元素,體會英語知識在不同學科領域的創新運用,感悟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的魅力。這樣的學習經歷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為立體的知識框架,推動學生遷移創新,實現學科融合的教學目標[2]。
(三)培養綜合素養
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中,學生可以從歷史的角度感悟英語知識的文化背景,從語文的角度體會英語的語言魅力,從音樂的角度欣賞英語歌曲的動人旋律。在不知不覺間,學生可以接觸更多元的文化,學習更多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二、跨學科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
(一)融合音樂,韻律助學
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融入音樂元素,設計英語詩歌編寫、英語歌曲演唱比賽等跨學科教學活動,讓學生理解英語詞匯、熟悉英語句式、強化知識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3]。
以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7“HappyBirthday!\"的教學為例。該單元要求學生學習與生日相關的詞匯及句式。首先,提到“birthday”,很多學生都會想到英文版的生日歌。教師以此為切入點,從音樂的角度帶領學生學習“Happybirthdaytoyou!”“Howoldareyou?”“Whatdoyouwant?”等句型。這些句型是關于“生日”這一主題的常見英文表達,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其次,在學生初步掌握這些知識后,教師帶領學生欣賞幾首經典的英文歌曲,如It'sMyParty、BirthdaySong等。再次,學生被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吸引,教師便適時地開展英文生日歌曲創作的環節。學生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嘗試將所學英語單詞和句式融入教師提供的旋律中,創作英文版的生日歌。在進行創作時,學生需要將英語詞匯的韻律與音樂的旋律結合,使英文歌詞與旋律和諧統一。但是,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教師應充分引導,幫助學生解決課堂問題,如為學生翻譯尚未學習的英語單詞等。最后,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首首動聽的歌曲被創作出來。有的學生以歡快的旋律為主基調,用活潑的語調唱出“Happy birthday to you,dear friend,mayyourdreamscometrue!Everydaybefilledwith joyandlaughter!”;有的學生以溫馨的旋律為主基調,用柔和的聲音唱出“Here'sacake foryou,with candlesshining, may your year be full of joyand light. May yourdreamsall come tolife,and mayyourheartbe filledwithcheer!”。可以看到,學生不僅可以熟練運用基礎的詞匯和句式,還可以拓展一些課外知識。
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跨學科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音樂氛圍中接觸英語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音樂創作活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融合美術,形象助學
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美術元素,開展如繪制英文卡片、創作英文主題畫等跨學科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可以建立抽象英語詞匯與具象藝術作品之間的聯系,從而深化對英語詞匯的理解,鞏固知識記憶[4]。
以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5“Ournewhome”的教學為例。在該單元中,學生需要學習與“家庭”相關的英語詞匯和句型。首先,為了更加自然地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教師利用視頻和圖片作為課堂導入,如為學生播放一段介紹不同國家房間裝修風格的視頻、為學生展示常見的房間圖片等。學生可以看到整齊排列著干凈廚具的多功能廚房,也可以看到布置溫馨的粉紅色臥室。這些視覺的享受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給他們留下深刻具體的印象。其次,教師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對livingroom、bedroom等詞匯的印象。這樣將抽象英語詞匯轉化為藝術畫作的過程,可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再次,教師要求學生基于描寫房間的英文,在畫紙上畫出對應的房間場景。如根據“Thisismybedroom.Itisniceandclean.”這句話,有的學生以粉色為基調,畫出一個充滿少女感的臥室一—畫作的正中央有一張愛心形狀的床,床上有五顏六色的玩偶;在床尾處,有一張淡黃色的躺椅。有的學生以深藍色為背景,畫出一個電競風格的臥室一畫中方正的床上鋪著印有卡通圖案的軟被,靠窗戶的位置擺放著專業的電競桌椅,桌上還有一臺充滿科技感的臺式電腦。有的學生畫出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臥室一畫中的床上、書桌上堆滿各式各樣的書籍。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圍繞“livingroom”“kitchen”“bathroom”等房間主題進行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將抽象的英語詞匯與具象的生活場景相聯系,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教師融合美術學科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英語知識與具體的美術畫作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從新的角度思考英語與美術學科之間的聯系,實現英語學習與美術創作的雙贏。
(三)融合體育,動中促學
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中,體育元素的融入可以進一步豐富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體育運動中學習英語,實現在動中學、在學中用。
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Hobbies”的教學為例。該單元主要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學生需要掌握如football、basketball、swimming、running等與愛好相關的詞匯,并學習“Ilike...”“Ioften...”等句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英語知識,教師設計以“你做我猜”為主題的跨學科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兩兩組隊,其中一個學生從裝有很多印著常見運動場景卡片的箱子中隨機抽取一張,試著通過肢體動作或暗示性語言讓另一名學生猜出卡片描述的運動,并說出對應的英語詞匯。有的學生抽到“basketball”這張卡片,他雙手高舉,做出跳躍投籃的動作,并說:“I'mdribbling the ball.I'm shooting.”在這樣生動的演示下,另一名學生迅速領悟并說出:“Basketball.”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在游戲中加深對籃球運動的理解和喜愛。有的學生抽到印有“swimming”動作的卡片,他做出雙手在身體兩側擺動并用力蹬腿的動作,并說:“Im doing the freestyle.There'sa lot of water.”答題的學生很快能猜出答案。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游泳相關的英語詞匯,還能讓他們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識。有的學生抽到“running”這張卡片,他做出跑步的姿勢并高喊:“It's so far.I'm feeling tired,butIcankeepgoing.”答題的學生暫未理解這一動作,攤手表示無能為力。此時,表演的學生擺出更加夸張的奔跑姿勢繼續說:“This sport makes me hot,but it keeps mehealthy.”答題的學生終于順利回答:“It'srunning.”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running”這一單詞的記憶,還能夠形成“運動促進健康”的印象。
教師通過實施英語與體育的融合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趣味運動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實現腦力與體力雙重鍛煉的教學目標,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融合信息技術,技術賦能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種學習軟件或數字圖書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在線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及時性。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從而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學習和生活。
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7“ProtecttheEarth”的教學為例。該單元的知識較為宏觀,而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較少接觸如coal、oil等詞匯。因此,教師巧妙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更為生動直觀的英語學習體驗。首先,教師搜索與“savewater”“saveenergy”“savetrees”等主題相關的英文紀錄片和科普動畫,并在課堂上播放。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的同時不僅可以學習英語知識,還可以直觀地了解目前地球面臨的水資源短缺、空氣污染、土地資源短缺等問題。相對于靜態的課本內容,這些趣味視頻中蘊含的英語知識更容易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學習軟件進行自主學習。有的學生利用在線詞典,查詢自己想要表達的單詞的英文釋義,提出“We should strengthensewagetreatment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 trees byreturningfarmlandtoforests.”的建議;有的學生觀看資源保護專家的訪談視頻后,不禁發出“Resourcesareveryscarce on the earth,and wemustconservethem.”的感嘆;有的學生使用數字化軟件設計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全英文海報。這些拓展性學習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課本知識,還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借助數字化軟件助力英語學習,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最后,為了驗證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如何進行本單元的教學,并利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制作教案。為了完成這樣具有挑戰性任務,學生回顧課本,厘清不同知識點的教學邏輯和彼此的聯系,還使用數字化軟件將自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進行合理展示,并搭配豐富的圖片資料和課外鏈接。這一經歷可以綜合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和信息素養。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生在完成跨學科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提升信息獲取、軟件使用等信息素養。
結語
教師在小學英語跨學科教學設計中,可以借助跨學科的綜合性和拓展性,讓學生在牢固掌握英語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拓展學習課本外和學科外的內容,并幫助學生搭建多學科知識之間的認知橋梁,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鞠宏瑋.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跨學科資源融合教學:以Unit7What’s the matter? Storytime為例[J」.新課程,2024(31):127-130.
[2」周維華.基于主題的小學英語單元跨學科教學實踐:以譯林版《英語》六(上)Unit3Holidayfun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4(21):33-36.
[3」鄭霞.小學英語教學中跨學科融合教學實踐: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5Seasons為例[J]新課程,2024(29):112-114.
[4」邢古月.小學英語跨學科主題教學策略探究:以“ProtecttheEarth”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4(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