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19-0087-04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英語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內容零散、學習過程膚淺、評價方式單一等,難以滿足學生深度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亟須從深度學習的視角審視傳統教學,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為例,圍繞“FestivalsandCelebra-tions”“MoralsandVirtues”等五個單元的話題,探討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與實施,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一、深度學習理念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及其對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意義
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主動進行探究,深入理解知識內涵,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建構起意義深刻的認知結構,并形成獨特的學習方式的過程。它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個性化體驗、多維度建構,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交流合作等高階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推行深度學習理念,有助于克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過于強調詞匯語法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過于依賴教材選文,缺乏整合多樣化語篇資源的意識;過于注重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忽視了引導學生質疑、評判和創新的能力。深度學習能促使教師重新審視閱讀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情境,激勵學生開展探究式、合作式、實踐性閱讀活動,在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語言運用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這對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二)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
在深度學習理念指引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樹立全新的目標定位,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可從語言技能、思維品質、文化意識三個維度進行目標設計。
語言技能維度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詞匯、語法、語篇等語言知識,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方法,運用恰當的閱讀策略快速獲取信息,準確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能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閱讀技能分析文本隱含的深層含義,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評價。
思維品質維度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創設閱讀情境,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激發創新思維;引導學生主動進行交流討論,傾聽他人觀點,學會換位思考,提升思辨能力。
文化意識維度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在語篇中感知中外文化異同,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引導學生關注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如環境保護、科技發展等,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閱讀材料中的文化現象,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深度學習對高中英語閱讀單元整體設計的要求
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教學內容和活動的整體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系統梳理單元話題,科學選擇閱讀材料,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循序漸進的語篇群,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閱讀視野和豐富的語言輸人。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和活動,增加閱讀的廣度、深度和難度,通過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通過開放性活動鼓勵學生創新表達,為學生搭建對話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樂學、悟學、創學中獲得全面發展。最后,教師要轉變評價理念,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診斷功能,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改進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
二、深度學習導向的高中英語閱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以單元主題為線索整合語篇資源
1.明確單元主題,科學選擇群文語篇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往往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每個單元圍繞特定的主題展開。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單元話題的意蘊,將其作為統領全單元教學的主線,并以此為依據優選閱讀材料。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2“MoralsandVirtues”為例,這一單元主要圍繞誠信、寬恕、善良、責任等品質展開討論。教師可從教材中的文章人手,梳理文章大意,總結作者對相關美德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搜集其他反映類似主題的文章,如關于成功人士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的訪談、以媒體消息為線索討論市民在緊急關頭見義勇為的事例等,形成一個主題統一、體裁多樣的語篇群,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為其感悟德育內涵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
選擇群文語篇時,教師要關注幾個要點:一是內容與單元主題的契合度,要能深化和豐富對主題的認識;二是語言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三是文本的真實性和時代性,要能反映時代發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四是文體的多樣性,可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不同體裁,增加學生接觸不同文本類型的機會。
2.拓展單元話題,補充延伸閱讀材料
單元語篇群的構建要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師可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適度拓展單元話題,補充延伸閱讀材料。所謂橫向拓展,是指圍繞單元主題,選取與之有內在聯系的其他話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外重要節日的習俗,體會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還可適度補充一些與節日相關的話題,如各國的美食文化、民族服飾的演變等,幫助學生從多角度認識節日背后的社會風土人情。所謂縱向拓展,是指結合單元主題,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難度稍高、體裁特殊的語篇,為學生的進階學習提供支撐。如在學習Unit4“SpaceExploration”時,教師可提供一些科普文章,介紹宇航員的選拔標準和訓練過程;提供體現人類探索太空歷程的時間軸,梳理航天事業的發展脈絡;提供關于外星人的科幻小說,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新聞評論,引導學生關注航天技術的軍事應用及其引發的倫理問題。這些富有知識性、思想性的延伸閱讀材料,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分析問題、表達觀點的能力。
(二)以語言建構和意義探究為目標設計活動
1.通過語篇解讀掌握語言知識,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語篇理解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感悟和學習語言知識。教學伊始,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把握語篇的整體脈絡,如標注關鍵詞句、歸納段落大意、梳理文章結構等,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厘清文章脈絡。教師還可通過填空、判斷、選擇等形式,設計一些關注語篇細節的練習,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語法、修辭格等語言知識。如在閱讀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獨立宣言》片段時,教師可通過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掌握highly、tyranny、self-evident 等詞匯;通過分析句型結構、翻譯比較等方式,引導學生感悟that從句、獨立主格結構等的表達效果;通過賞析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certainunalienablerights等經典句式,體會其中的修辭手法,豐富學生的表達方式。通過將語言學習融入語篇理解的過程,可促使學生在自主感悟和運用中掌握語言,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2.引導主題探究,建構語篇意義,培養思維 品質
深度學習強調意義建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語篇蘊含的觀點態度進行探究,實現對語篇深層意義的把握。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為每組設置一個與單元主題密切相關的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交流各自見解,相互質疑、辯駁,在思想的交鋒和碰撞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如在學習Unit3“DiverseCultures”時,教師可就文化多元與包容這一主題,擬定“談談你對‘WheninRome,doas theRomansdo'這一習語的理解”“分析比較不同文化在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探討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跨文化交際”等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引導他們在閱讀語篇、調查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建構屬于自己的文化觀,增強文化意識和鑒賞能力。
教學中還可采用“深度閱讀”的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品析關鍵詞句、揣摩人物心理、探究文本意圖等,主動實現對語篇意義的建構。以Unit5“TheValueofMoney”為例,教師可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Whatdoyouthinkistheauthor'spurpose in writing this text?”“Read between thelines,can you find the deeper message conveyed inthestory?”等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推理、判斷等思維方式,探尋文本言外之意,感悟金錢與人性、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系。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邏輯思辨能力、批判創新能力等都能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以多元評價為抓手優化教學效果
1.關注學習過程性評價,激發閱讀興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多元評價,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采取多種方式評價學生在閱讀中的表現,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制訂一套涵蓋態度、策略、能力等維度的評價量規,引導學生在每次閱讀活動后進行自我評價;同時要注重在生成性課堂中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教師還可通過提問、觀察、分析筆記等方式,了解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鼓勵其主動應對挑戰,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
如在Unit2“MoralsandVirtues”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填寫閱讀日志、撰寫讀后感等方式,梳理自己在理解語篇內容、感悟文章思想等方面的心得體會;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可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肯定其獨到的見解,鼓勵其積極思考;針對閱讀中遇到的語言難點、文化障礙等,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查詞典、分析語境、比較文化差異等策略加以克服,給予及時的點撥和引導。通過關注過程、強化反饋,學生能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的閱讀特點和不足,調整學習策略,樹立學習自信,從而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
2.重視學習結果性評價,檢視教學成效
深度學習的成效往往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顯現,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及時檢視教學成效,優化教學策略。教師可運用讀后續寫、改編故事、創意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在輸出中內化語言知識、深化主題認識;組織英語配音、辯論賽、讀書沙龍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考查其語言表達、思辨論證等綜合能力;開展階段測試,全面了解學生在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結果性評價不應局限于對學生的測評,更要注重反思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教師要及時總結每單元教學得失,著眼于學生在閱讀中表現出的優勢與不足,優化教學目標,改進教學策略和活動設計,力求使評價過程更聚焦、評價標準更科學、評價結果更客觀,以評價促反思、以反思促教學,形成評價與教學的良性循環。
三、深度學習導向下高中英語閱讀單元整體設計的啟示
(一)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新時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融入閱讀教學全過程。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精心選擇蘊含豐富道德內涵的閱讀材料,創設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鮮活的語言實踐中感悟真善美,塑造高尚品格。同時,要注重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引導其繼承創新,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只有不斷優化教學理念,充分發揮英語學科德育功能,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二)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著力打造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創新的課堂生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減少滿堂灌式的講解,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和空間。如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和活動,通過問題激趣、任務引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采用探究學習模式,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得出結論,在探究過程中發展語言運用、分析推理等能力;采用項自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開展跨學科研究,綜合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引導學生主動監控和調節自己的閱讀行為,改進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將得到充分發展。
(三)變革英語閱讀教學評價,助力學生持續發展
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而科學的教學評價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傳統的總結性評價往往偏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多樣化方式,全面考查學生語言、文化、思維等方面的表現。教師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小組互評、自我評價,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師還要關注評價的反饋功能,通過評價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及時鼓勵,增強其學習信心;針對學生的不足,耐心指導,幫助其認識差距,改進策略,激發其進取心。唯有不斷變革教學評價,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才能為學生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四、結論
在深度學習理念的引領下,立足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英語閱讀單元整體教學,蘊含深刻的教育內涵和改革動力。作為一線教師,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科學整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在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全面發展的同時,努力提升育人實效,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田敬會.聚焦思維品質培養的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高中版),2024(15):62-64.
[2]姜麗.基于目標分類理論的深度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教學策略探究[J].炫動漫,2022(18) :76-78.
[3]黃舒吟.基于核心素養開展高中英語大單元整合閱讀教學的措施探析[J].高考,2024(12):36-38.
[4]蘇濤.基于深度學習理論驅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36):106-109.
[5]盛男.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高中版),2023(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