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0609(2025)02-003-14
一、引言
托育服務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父母無法為嬰幼兒提供正常的家庭內部照料,以政府、社區、托育機構或其他社會組織為依托,為 0~3 歲嬰幼兒提供照護服務。[托育服務作為生育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僅能夠應對當前人口“少子老齡化”的窘境,還能緩解家長的育兒壓力、促進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2目前,托育服務已逐漸成為眾多國家解決人口結構問題、減輕家庭育兒與職業壓力的重要策略。[3]例如,芬蘭于2018年出臺《兒童早期教育與保育法案》和《兒童早期教育和護理政府法令》,這兩部政策明確指出要為低收入家庭及特殊嬰幼兒群體提供額外的托育資金和補貼[4,以滿足嬰幼兒及家長對高質量托育服務的需求;2019年10月起,日本推行了一項針對低收入家庭中 0~2 歲嬰幼兒的托育免費政策,旨在減輕這些家庭育兒方面的經濟負擔。[5]我國也不例外,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首次強調了嬰幼兒照護的重要意義,并明確了政府職責。這一舉措象征著嬰幼兒照護服務被全面納人國家公共服務的體系之中。[隨后,國務院、教育部、衛健委等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就托育機構設置標準、機構管理規范、教育及財政支持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這加快推進了我國托育服務體系的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0~3歲嬰幼兒的數量大約有3200萬,其中有超過 30% 的家庭表示有托育方面的需求,然而,實際上我國的嬰幼兒人托率僅為 6% 。[8由此可知,我國現有的托育服務體系尚不完善,供給失衡現象較為明顯。為探究家長對托育服務的真實需求,緩解家長多樣化需求與不充分、不均衡的托育服務供給之間的矛盾,本研究以新疆 0~3 歲嬰幼兒家長為對象,運用問卷法調查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二、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研究現狀
關于0~3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兩部分:一是分析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的偏好或特征;二是探究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在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特征方面,高琛卓等人發現嬰幼兒家長偏好具有重視安全性、保教融合、普惠性等特點的托育機構。許昌磊[1]指出嬰幼兒家長在選擇托育機構時,最重視的是工作人員的資格和能力,其次是教育課程以及托育環境的質量與設施條件,而將地理位置和距離的遠近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隨后,賀丹等人[1]提出了相反的結論,即嬰幼兒家長在選擇托育機構時,最看重的是家托距離,而師資能力排在了相對次要的位置。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嬰幼兒家長在選擇托育機構時會考慮托育機構性質、托育類型、服務項目、托育費用等方面的需求。[12-13]在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家長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結構、孩子數量等因素會影響家長托育服務需求。例如,Huston等人[14]發現家長受教育程度正向影響托育服務需求;Dowsett等人[15]有同樣的發現,即家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選擇將資金投人到托育服務中,以促進子女的發展;Chen等人[發現由于城市婦女所面臨的工作與子女沖突更為嚴重,城市母親比農村母親更愿意花錢購買托育服務;Kim等人[17發現單親家庭比核心家庭更需要托育服務;Craig和Mullan[18發現擁有不同數量孩子的家庭在嬰幼兒托育服務需求上存在差異,孩子數量越多,越需要托育機構的幫助;Falbo 和Poston[19]指出獨生子女家庭更需要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照護服務。
由此可知:第一,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大致可以概括為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及便利性服務等幾方面;第二,國外研究指出,家長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結構、孩子數量等因素影響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相比之下,國內則十分缺乏對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新疆0~3歲嬰幼兒家長為對象,采用問卷法探究0~3歲嬰幼兒家長對托育服務在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及便利性服務等方面的現狀及差異,并挖掘其影響因素,為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支撐。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概況
研究對象為0~3歲嬰幼兒家長。本研究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首先,基于所在地理位置(南疆和北疆)和行政區域(農村、鄉鎮、縣城、城市),抽取新疆8個地區(南疆與北疆各4個地區),如伊犁地區、和田地區、烏魯木齊市、石河子市等;其次,每個地區隨機抽取70名家長并告知其遵從自愿填答的原則參與調查;隨后利用“問卷星”“微信”等軟件為家長發放電子問卷。最終回收問卷530份,剔除空白及無效問卷后,保留有效問卷516份,有效率為 97.4% 。樣本分布及信息詳見表1。
(二)研究工具
研究以自編問卷《 (0~3 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調查》為主要調查工具。該問卷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人口學信息部分。問卷主要對 0~3 歲嬰幼兒家長開展調查,涉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被調查者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結構、孩子數量及職業等。第二部分為家長托育服務需求量表。該問卷由75道題組成,題目示例如“機構周圍環境適宜”或“機構內氣氛舒適溫馨,環境創設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吸引孩子”,評價范圍覆蓋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和便利性服務7個維度。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法,將家長對某指標的需求度設定為“非常需要”“比較需要”“一般需要”“比較不需要”“非常不需要”5個級別并依次賦值5、4、3、2、1,分值越高說明家長對該指標需求度越強,反之則需求度越弱。
(三)問卷信效度檢驗
研究招募了270人參與預測試以驗證問卷的信效度,最終回收有效問卷238份。隨后,利用 SPSS29.0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數據顯示,在預測試中,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和便利性服務各維度及整體的Cronbach's a 和KMO值皆大于0.8(見表2),這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在正式測試中,經驗證,該問卷各維度及整體的Cronbach's αa 和KMO值皆大于0.9(見表2),這說明此次問卷結果有良好的信效度。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的整體狀況
根據表3可知, 0~3 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總分均值及標準差為 4.451±0.914 ,各維度之間均值由高到低分別為教師專業性( (4.488±0.944) 、衛生保育服務 (4.477±0.922) 人環境與設施( 4.448±0.935) 、家托互動( 4.442±0.946) 、園所管理( 4.440±0.960 、教育活動( 4.436±0.960 )和便利性服務( 4.423±0.966 )。
(二)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性分析
研究進一步考察 0~3 歲嬰幼兒家長托育需求總分及各維度在人口學變量(如家長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區、孩子數量、家庭結構等)上的發展差異與特點。
1.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異性分析
研究以托育需求總分及其各維度為因變量,以家長受教育程度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如表4顯示,托育需求總分( η2=0.058) 、環境與設施( 、衛生保育服務(η2=0.054) 、教育活動 (η2=0.050) 、教師專業性( n2=0.050? 、家托互動( ∥∥2=0.047 、園所管理( η2=0.058 )和便利性服務( η2=0.058 )等方面在受教育程度上均存在顯著差異;隨后,研究采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east SignificantDifference,LSD)進一步對組別間差異進行事后檢驗。結果顯示,在托育需求、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家托互動、園所管理方面,小學或以下受教育程度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初中、中專/職高/高中/技校、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家長,初中學歷家長的需求低于本科學歷的家長;在教師專業性與便利性服務方面,小學或以下學歷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初中、中專/職高/高中/技校、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家長,初中學歷家長的需求低于本科學歷的家長;在教育活動方面,小學或以下學歷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初中、中專/職高/高中/技校、大專和本科學歷的家長,初中學歷家長的需求低于本科學歷的家長。
2.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在地區上的差異性分析
研究以托育需求總分及其各維度為因變量,以所在地區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如表5顯示,托育需求總分( η2=0.088) 、環境與設施( ?η2=0.098) 、衛生保育服務(η2=0.078 、教育活動( ?η2=0.085, 、教師專業性( η2=0.078 、家托互動( ?η2=0.072 、園所管理( η2=0.091 )和便利性服務( η2=0.071 )等方面在所在地區上均存在顯著差異;隨后,研究采用LSD法進一步對組別間差異進行事后檢驗。結果表明,在托育需求總分、衛生保育服務、教師專業性和園所管理方面,農村家長的需求低于鄉鎮家長,農村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縣城家長和城市家長,鄉鎮家長的需求低于縣城家長,鄉鎮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城市家長;在環境與設施、教育活動、家托互動和便利性服務等方面,農村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縣城家長和城市家長,鄉鎮家長的需求低于縣城家長,鄉鎮家長的需求顯著低于城市家長。
3.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在孩子數量上的差異性分析
研究以托育需求總分及其各維度作為因變量,以孩子數量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如表6顯示,托育需求總分( 、環境與設施(
、衛生保育服務(η2=0.054) 、教育活動( ?η2=0.060 )、教師專業性( ?η2=0.062) 、家托互動( η2=0.056 、園所管理( ?η2=0.070 )和便利性服務( η2=0.058? )等方面在孩子數量上均存在顯著差異。隨后,經事后多重檢驗發現,在托育需求總分、教育活動、衛生保育服務、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和便利性服務方面,孩子數量為1個的家長需求高于孩子數量為0個、2個的家長,孩子數量為1個的家長需求顯著高于孩子數量為3個及3個以上的家長,孩子數量為2個的家長需求高于孩子數量為3個的家長,孩子數量為2個的家長需求高于孩子數量為3個以上的家長;在環境與設施方面,孩子數量為1個的家長需求顯著高于孩子數量為0個、2個、3個及3個以上的家長,孩子數量為2個的家長需求顯著高于孩子數量為3個以上的家長。
4.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在家庭結構上的差異性分析
研究以托育需求總分及其各維度作為因變量,以家庭結構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如表7顯示,托育需求總分( )、環境與設施( η2=0.023 、衛生保育服務(η2=0.029 )、教育活動( ?η2=0.022) 、教師專業性( η2=0.028) 、家托互動( ∥∥2=0.027 、園所管理( ?η2=0.031 )和便利性服務( ∥2=0.031 )等方面在家庭結構上均存在統計學差異。通過進一步的事后多重檢驗發現,在托育需求總分、衛生保育服務、園所管理和便利性服務方面,核心家庭的需求顯著高于隔代家庭,核心家庭的需求高于其他家庭,主干家庭的需求顯著高于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的需求高于其他家庭;在環境與設施、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和家托互動方面,核心家庭的需求高于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的需求高于隔代家庭和其他家庭。
五、討論與建議
(一)討論
1.0~3 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強烈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 0~3 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總得分均值為 4.451±0.914 分,處于較高水平,說明 0~3 歲嬰幼兒家長對托育服務需求較大,與侯佳偉等人[20]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各維度得分可以發現,家長對教師專業性和衛生保育服務的需求相對較高,對教育活動和便利性的需求相對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 ① 家長往往更傾向于選擇擁有優質師資的托育機構以為嬰幼兒提供專業的照護和教育; ② 在 0~3 歲這一階段,相較于“教育”,家長可能更注重對嬰幼兒的“養育”和“保育”; ③ 調查顯示,有 51.7% 的家長擁有自己的汽車,加之交通日益便利,因此,家長對便利性服務的需求相對較低。
2.不同背景家長的托育服務需求存在差異
根據差異性分析可知,受教育程度較高、生育1~2個孩子、來自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城市家長對環境與設施、衛生保育服務、教育活動、教師專業性、家托互動、園所管理和便利性服務方面的需求高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生育0個、3個或3個以上孩子,來自隔代家庭和其他家庭的鄉鎮和縣城家長。
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托育服務需求較高,這與Huston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通常對社會的競爭和未來發展有著更深刻的認識[22],他們希望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對優質的托育服務有著迫切的需求;此外,這部分家長通常對孩子的教育有著更高的期望和標準[23],他們不僅關注孩子的基本看護,還關心孩子的早期教育、興趣培養以及社交技能的發展。因此,他們傾向于選擇能提供全面教育和發展活動的托育服務。從孩子數量來看,孩子數量越多的家長越不會將孩子送托,這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24]究其原因,孩子數量越多,家長的養育經濟壓力越大,加之大多托育機構收費較高,使得孩子數量較多的家長無力承擔托育費用。因此,生育3個或3個以上孩子的家長托育需求更小。從家庭結構而言,相較于隔代家庭和其他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托育需求更高,這是因為核心家庭的嬰幼兒一般由父母直接撫養,但父母往往忙于工作,難以抽出時間陪伴嬰幼兒[25];而主干家庭在嬰幼兒家庭照護方面,雖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助力,但老人缺乏現代、科學的育兒觀念方法,容易增加因觀念不同引起的家庭矛盾;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可能因為健康問題無法持續承擔照顧孩子的重任。[2]因此,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家長往往選擇托育服務來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從家庭所在地區而言,城市家長的托育服務需求較高,這與洪秀敏等人[27]的研究一致。首先,城市中通常有更多的教育資源[28],包括優質的幼兒園、早教機構和興趣班等。城市家長可能更傾向于利用這些資源為孩子提供早期教育和培養,因此需要托育服務來配合這些活動的參與;其次,城市中可能有更多的社會服務支持,如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這些措施降低了城市家長使用托育服務的成本[29-30],提高了他們的需求;而農村地區家長在嬰幼兒照護方面往往面臨著更多阻礙和更大的壓力[31],如經濟條件較差、嬰幼兒公共照護體系建設不完善、缺乏相應的托育機構。[32]
(二)建議
1.著力提升托育服務質量,健全服務監管機制
為提升托育服務質量,滿足家長托育需求,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明確各層級政府之間的責權關系及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制定并出臺詳盡的托育政策實施指南,并基于實施指南對政府人員和托育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政策培訓,以保障政策的有效執行和理解。[33-34]其次,加強托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托育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一方面,可以建立和完善托育師資準入資格制度,將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指標納入準入評估全過程,以此把控托育師資質量。[35]另一方面,可以優化托育教師“職前職后一體化”培訓體系。[3如為新入職教師提供針對性的入職培訓,幫助其快速適應托育工作環境;整合教育資源,開發符合市場需要的托育教師培訓課程;定期開展職后培訓工作,促進托育從業人員專業成長和知識更新。再次,建立多方協同托育服務質量監管機制,以保障和改善托育服務的質量。既要落實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也要吸納家長、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服務監管工作,鼓勵多方力量對托育服務評估工作進行日常監督。[3此外,還可以建立監督機構或委托第三方機構以評估托育機構的服務質量,及時糾正和改進低質量托育服務,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
2.完善多元托育服務體系,擴大服務覆蓋面構建完善的、多元化的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對滿足家長對托育服務的多種需求、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為完善多元托育服務體系,擴大托育服務覆蓋面,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首先,應優化和完善托育服務財政機制,可以采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政府購買服務等財政形式促進多元托育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38其次,應綜合規劃托育資源,以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配置。[3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基于當地經濟、人口、教育及家長需求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規劃托育服務資源,以滿足不同家長的托育服務需求。再次,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如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幼兒園、社區、企業和家庭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多種力量提供多元的托育服務體系,打造完整的托育服務網絡[40]。最后,應加強城鄉統籌,優化托育服務資源布局。一方面,可以根據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探索和建立“本土化”的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務模式,有效緩解托育供給不足困境的同時還能促進富余勞動力再就業。[41]另一方面,加強農村地區和貧困地區托育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當地的托育服務條件,減少與城市托育服務質量的差異,促進托育服務均衡發展。
3.降低家長在托育服務上的成本支出,加強家長對托育服務的認可
除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外,昂貴的托育費用和忽視托育的價值也是家長不愿送托的主要原因。[42-43]因此,可以從降低家長在托育服務上的成本支出,加強家長托育信任等角度出發增強家長送托意愿和需求,以此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的持續發展。首先,政府可以通過直接補貼、減免稅收等方式減輕家長在托育服務上的經濟負擔。[44例如,可以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或部分免費的托育服務,為中高收入家庭提供財政補貼以降低托育服務支出。其次,建立和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務體系。例如,在企事業單位、社區、產業園區等區域設置費用較低、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托育中心,并為職工提供一定的托育津貼,提高托育可及性。[45]再次,可通過各種媒體和宣傳活動向家長和群眾宣傳托育的價值。[4]例如,基于“互聯網 + ”建立托育服務交流平臺,為政府、相關機構、社會組織及家長提供交流溝通、信息共享的平臺,以提高公眾對托育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最后,托育機構應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增加家長對托育服務的認可度。例如,完善“家托互動”機制,定期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孩子在托的情況和成長情況;開展托育知識小課堂,為家長答疑解惑等。
[參考文獻]
[1]劉中一.私人還是公共:我國托育服務體系供給范式研究[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3(05):182~189.
[2][38]陳建梅,劉子榮.普惠性托育服務的國際比較及中國路徑實現選擇[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2(06):50~62.
[3]黃澤元,林洵怡,黃茵茵.歐洲六國嬰幼兒托育政策理念及其實施的比較研究——基于公民權的視角[J].教育學術月刊,2023(12):52~59.
[4]MariaLJoefineNaeetal.FroUivesalistelectivityeckgroudDicoursedeasoflyChildhoodEducationand CareReforms inFinland[J].Early Child Developmentand Care,?2017(10):1543~1556.
[5]內閣府文部科學省 厚生勞省.幼兒教育 保育の無償化い、[EB/OL].[2021~03-03](2024~03~09)htps:/ww.cfa.
go.jp/policies/kokoseido/mushouka/
[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指南(試行)的通知 [EB/OL].[2022~11~29](2024~03~0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29/content_5729421.htm
[7][46]周亮.我國0-3歲嬰幼兒普惠性托育服務的結構性矛盾與政策建議——基于湖南省的統計數據與調查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3(12):51~60.
[8]中青在線.我國0~3歲嬰幼兒數約3200萬,超1/3家庭有入托需求[EB/OL].[2023~06~20](2024~06~24).h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06/02/content_AjKzm3UzLo.html
[9]高琛卓,楊雪燕,井文.城市父母對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偏好——基于選擇實驗法的實證分析[J].人口研究,2020(01): 85~98.
[10]許昌磊.城市0~3歲嬰幼兒家庭托育服務需求與社會工作介人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2.
[11]賀丹,莊亞兒,楊勝慧·嬰幼兒托育:家庭需求與機構供給[J].人口與社會,2021(04):15~23.
[12]任鋒·育兒家庭對普惠性托育服務模式的偏好與支付意愿[J].人口與經濟,2023(01):57~70.
[13] 洪秀敏,朱文婷·全面兩孩政策下嬰幼兒照護家庭支持體系的構建——基于育兒壓力、母職困境與社會支持的調查分析[J].教育學報,2020(01):35~42.
[14][21]HustonA,Chang Y,GennetianL.Familyand Individual Predictorsof ChildCareusebyLowIncomeFamilies with YoungChildren[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o2(17):441~469.
[15]Dowsett CHustonA,ImesA,etal.StructuralandProcessFeaturesinThreeTypesofChildCareforChildrenfromHighandLow Income Familie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o08(23):69~93.
[16]Chen C,HuH,ShiR.Regional Diferences in ChineseFemaleDemandforChildcare Servicesof0-3 Years:The Moderatingand Mediating Effects ofFamily Childcare Context[J].Children,2023(10):151.
[17]KimJ,GallenT.ChildcareArangementsand InfantFedingPractices byFamilyStructureand Household Incomeamong USChildren Aged 0 to 2 years[J].Maternalamp; child nutrition,2016(03):591~602.
[18]CraigL,MullanK.HowMothersandFathers ShareChildcare:ACrossNational Time~UseComparison[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2011(6):834~861.
[19]Falbo T,Poston D.The Academic,Personality,and Physical Outcomes of Only Children in China[J].ChildDevelopment,1993(1):18~35.
[20]侯佳偉,周博,梁宏.“三孩政策”實施初期廣東女性的生育意愿與托育服務、育兒假[J].南方人口,2022(03):39~52.[22][24]史毅,韓潤霖.送托一定會提高女性再生育意愿嗎?——來自第七次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的發現[J].·浙江社會科學,2023(11):71~81+101+157.
[23]孫曉軻,高雯吳鈺,朱爽爽,等.農村0-3歲嬰幼兒照護的家庭支持需求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3(12):61~75.[25] 李沛霖,王暉,丁小平,等.對發達地區0~3歲兒童托育服務市場的調查與思考——以南京市為例[J].南方人口,2017(02): 71~80.
[26]趙雷.0~3歲嬰幼兒托育的家庭需求與機構供給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3.
[27][31]洪秀敏,朱文婷,陶鑫萌.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的家庭支持需求及群體差異——基于Kano 模型的構建與分析[].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151~160.
[28]陳志其,蔡迎旗·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政策變遷歷程、演進邏輯與未來展望——基于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04):125~134.
[29]侯佳偉,周博,梁宏.“三孩政策”實施初期廣東女性的生育意愿與托育服務、育兒假[J].南方人口,2022(03):39~52.[30]MengQYuanJJingLetal.?MobilityofPrimaryHealthCareWorkersinChina[J].HumanResourcesforHealth,009(7)[32]孫曉柯,高雯吳鈺,朱爽爽,等.農村0-3歲嬰幼兒照護的家庭支持需求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3(12):61~75.[33]洪秀敏,趙思婕,邵婷婷,等.北京市托育服務體系建設資源需求與配置預測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03):150~158.
[34]蔡迎旗,陳志其.家庭視域下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發展脈絡及其政策重構[J].中國教育學刊,2021(02):52~56.[35]康傳坤,劉淑穎,鄭大為·托育服務生育效應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政策選擇[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4,40(03):147~160.[36]秦旭芳,朱琳.我國托育師資職業素養評價指標構建及保障[J].現代教育管理,2023,(03):68~79.
[37]洪秀敏,趙思婕,朱文婷.托育服務供給模式及其普惠成效的國際比較與啟示[J].教育與經濟,2021(04):81~88+96.[39]沙莉,陳衛,席穎超,等.三孩政策下未來中長期我國托幼服務供需關系分析[J].人口與經濟,2023(06):19~37.[40]金文龍.共同富裕視域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建構邏輯、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江淮論壇,2023,(05):73~80.[41]黃宸,李玲.“三孩”政策下2022—2050年城鄉托育服務適齡人口與資源供給[J].教育研究,2022,43(09):107~117.[42]龐麗娟,王紅蕾,冀東瑩,袁秋紅,賀紅芳.有效構建我國0—3歲嬰幼兒教保服務體系的政策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5~11.
[43]石燕,陳友華·國家視域下中國普惠托育服務的動因、體系與問題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9(02):95~105.
[44]勾嘉雯,劉麗偉,張可欣,尹晨.0-3歲嬰幼兒家長托育服務需求現狀及優化策略——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4,(04):54~72.
[45]李夢云.支持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的理論邏輯與現實考量[J].人口與經濟,2024,(03):19~29.
Analysisof theCurrentSituationand InfluencingFactorsofParentalDemand for Childcare ServicesforInfantsand YoungChildren Aged O to3 Years
—TakingXinjiangasAnExample
DUAN Bingyu,LI Huanhuan (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s,XinjiangNormal University,Urumqi)
Abstract:ThestudyfocusesonparentsofinfantsandyoungchildreninXinjiang,investigatingtheirdemandforchildcare servicesand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questionnaires.The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ents haveastrong demand for childcare services.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s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for parents,follwed by health care services, environmentandacilities,omecareinteractionurseryagement,ducatioalactiviies,ndoveiencesices. Parents'demandforchildcareservicesandvarious dimensions varysignificantlybyvariablessuchaseducationlevel,location, number ofchildren,and family structure.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the study proposes the folowing suggestions: improvethequalityofchildcareservicesandsupervisetheservicemechanismsbeter,developadiversifedchildcareservice systemandexpandservicecoverage,reducethecostofchildcareservices forparents,andstrengthenparentalchildcare recognition.
Keywords:Childcare Services; Parental Demands;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