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84(2025)07-0003-01引用格式:.關注“教—學—評”一致性,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扎根[J].中國數學教育(初中版),2025(7):3.
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陷入這樣的困惑:精心設計的教學目標為何總在課堂實踐中偏離方向?這種現象折射出當前數學教學中一個普遍性矛盾—教學設計、實施過程與評價體系之間存在著結構性斷裂.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施,素養導向、“教一學一評”一致性成為熱點問題.“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提出恰似一把鑰匙,為破解數學教育中的深層矛盾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解構與重構:“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教育愿景
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學目標往往被簡化為知識點的羅列,教學過程異化為解題技巧的機械訓練,而教學評價則退化為標準化測試的分數比拼.這種割裂導致學生習得的只是碎片化解題程序,難以形成系統的數學思維.某些地方的數學期末考試成為人們爭議的熱點問題,這正是教、學、評脫節的直接反映
“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要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制定教學目標,用深度學習理念重構教學過程,通過表現性評價檢驗素養達成.例如,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問題解決中發展抽象能力、運算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等素養,并通過建模報告、方案答辯等多元評價方式觀察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軌跡.
二、知行合一:課堂實踐中的動態平衡
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需要突破線性思維定式,構建螺旋上升的教學閉環.例如,在“抽樣與數據分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數據分析等素養目標,組織學生對關心的問題進行調查,通過觀察、記錄師生對話,診斷學習狀態,最終以數據可視化作品展評取代傳統的試卷測試.這種動態調整機制使教學目標始終錨定核心素養,教學過程自然成為素養培育的沃土.
課堂即時評價是維持“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關鍵樞紐.當學生對知識出現認知偏差時,教師設計“定向爆破”任務,既能診斷學生的思維誤區,又自然導向教學策略調整,這種嵌人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就像為課堂安裝了導航系統,確保教學活動始終朝著核心素養邁進.
三、破局之道:系統性變革的必由之路
構建“教一學一評”一致性體系需要制度創新的支撐.推行素養導向的課堂觀察量表,將教學目標分解為可觀測的行為指標,從師生對話質量、思維活動深度等維度進行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改革倒逼教學設計轉型,使教、學、評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教師專業發展范式的轉變勢在必行.傳統的“教材分析一教學設計一作業批改”工作流程,需要升級為‘素養解析一活動設計—證據收集”的專業實踐.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師繪制核心素養發展圖譜,設計階梯式探究任務,開發多維評價工具等.當教學目標真正指向核心素養,當教學過程成為思維生長的沃土,當‘教一學一評”化作促進發展的階梯,數學教育就能實現從知識傳遞到素養培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