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觀察納米穴位貼敷(nano acupoint application, NAS)聯合呼吸功能訓練康復護理(respiratory function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RFTR)對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24年2月- 2025年2月在宿遷市洋河第一醫院被診斷為MPP的122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一般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人。對照組患者接受NAS療法;觀察組患者則在NAS療法的基礎上聯合RFTR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干預后肺功能、肺炎癥范圍、積液量、咳嗽與痰液持續時間、肺音消失時間和住院天數。結果" NAS聯合RFTR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右肺積液量、左肺積液量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而兩組患者的第1秒鐘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比例、右肺炎癥范圍、左肺炎癥范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咳嗽與痰液持續時間、肺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NAS與RFTR聯合運用于MPP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肺部積液量,并縮短咳嗽、咳痰持續時間、肺音消失時間及住院天數,促進患者康復進程。
【關鍵詞】" 肺炎;護理;支原體肺炎;呼吸功能訓練與康復;納米穴位貼敷
中圖分類號" R47;R725.6"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5--04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較長的病程[1]。MPP的臨床表現多樣,包括干咳、發熱、頭痛、肌痛和咽痛等,常伴有影像學異常和炎癥標志物升高[2]。傳統治療MPP的方法多依賴于抗生素和祛痰藥物,但部分患兒會出現不良反應,且治療效果有限。因此,尋找一種經濟、安全、無不良反應的輔助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穴位貼敷和呼吸功能訓練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逐漸受到關注。納米穴位貼敷(nano acupoint application, NAS)是一種結合現代納米技術的穴位貼敷方法,能夠更有效地將藥物傳遞到特定穴位,從而提高治療效果[3]。呼吸功能訓練康復護理(respiratory function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nursing,RFTR)是一種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的肺部康復訓練技術,對MPP患者實施適當的康復護理方法可能有助于加速疾病恢復并提高康復效果[4]。但既往研究多是二者單獨運用,二者聯合運用于MPP的研究報告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觀察,探討NAS聯合RFTR對MPP患者康復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4年2月- 2025年2月在宿遷市洋河第一醫院被診斷為MPP 122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組間均衡匹配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1人。對照組患者接受NAS療法,觀察組患者則接受RFTR與NAS療法的聯合干預。納入標準:①被診斷為MPP[診斷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確認][5];②具有正常的認知能力,能夠積極參與研究;③除外先天性心肺問題或先天性氣道狹窄。排除標準:①患有呼吸窘迫綜合征;②正在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③有嚴重基礎疾病,如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兩組患者的一般基線特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所有參與的患者家庭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康復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接受NAS療法,根據中醫診斷方法,將藥物貼片貼于肺部的肺俞和神闕穴,
1.2.2" 觀察組" NAS療法同對照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RFTR,具體措施如下:①由國家級專業康復護士擔任培訓導師,對責任護士進行系統培訓,培訓重點包括專業操作流程的講解與實踐、理論考核與實踐操作。在理論培訓方面,包括MPP的基礎知識及RFTR原理;實踐培訓環節,側重于RFTR技術操作,整個培訓周期為3周。每位患者初次開展RFTR,由康復護士與責任護士協同完成,依據患者具體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并根據患者康復進展及需求,適時進行方案調整。②在訓練過程中,除開展放松練習、膈肌呼吸和唇部呼吸外,使用呼吸訓練設備(稱為激勵肺活量計)開展訓練,該設備由3個小球組成,具有8個呼氣調節等級和9個吸氣調節等級。根據患者的個體需求,阻力水平逐漸增加,每天進行2次訓練,每次訓練持續15~20分鐘。兩組患者均干預3周。
1.3" 測量指標
(1)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患者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鐘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FEV1/FVC比值。
(2)肺部超聲檢測:主要觀察肺部炎癥范圍、積液量。
(3)咳嗽和痰液持續時間、肺音消失時間和住院天數。
1.4" 數據處理
數據使用SPSS 21.0進行分析處理。符合或近似正態分布的連續變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變量組間構成比或百分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lt;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及肺炎癥范圍、積液量指標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FEV1、FVC、FEV1與FVC的比值(FEV1/FVC)、右肺炎癥范圍、左肺炎癥范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觀察組患者的右肺積液量、左肺積液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咳嗽、咳痰的持續時間、肺音的消失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咳嗽、咳痰的持續時間、肺音消失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如表3所示。
3" 討論
MPP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常見。該病起病緩慢,癥狀主要包括咳嗽、咳痰、發熱、咽痛、頭痛以及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肺部體征,如肺部呼吸音減弱或消失[6-7]。若不及時治療,MPP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引發嚴重的并發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境污染的加劇,MPP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8-9]。因此,探索有效的康復護理方法,以促進MPP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納米穴位貼敷是一種中醫傳統療法,通過將藥物貼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利用藥物的滲透作用和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目的[10]。然而單一的納米穴位貼敷治療效果往往有限,難以滿足臨床對于MPP患者的康復需求。康復醫學領域的進步,催生了“重大康復”概念,這個概念逐漸獲得人們的關注,導致臨床治療疾病的思路發生了轉變,RFTR的應用現已擴展到兒童疾病中。RFTR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痰液的排出,保持氣道通暢,增強呼吸肌功能,并優化氣體交換效率。多項研究將RFTR作為治療兒童痙攣性腦癱的干預方法,且研究結果顯示RFTR干預可以改善該人群的粗大運動功能和綜合能力[11-12]。在患有脊柱畸形的兒童患者中,綜合使用RFTR已被證明可以改善肺功能,促進手術成功,并幫助患者術后恢復[13]。此外,還有關于RFTR在兒童急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這些研究表明,RFTR有助于提高氧氣壓力水平并改善肺功能[14-15]。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右肺積液量、左肺積液量均低于對照組。NAS通過藥物的直接滲透和穴位的刺激,能夠針對性地調節患者的呼吸系統功能,緩解咳嗽、咳痰等癥狀,減輕肺部炎癥和積液;RFTR作為一種物理療法,能夠增強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和氧氣吸入效率,從而加速肺部的康復進程,這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形成了優勢互補,共同促進了MPP患者的全面康復。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咳嗽、咳痰的持續時間、肺音消失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分析認為:NAS通過藥物的直接滲透和穴位的刺激,有效緩解了患者的咳嗽、咳痰癥狀,減少了肺部炎癥,而RFTR則通過增強呼吸肌力量和提高肺活量,加速了肺部的康復進程,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不僅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還提高了康復效率,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身體痛苦。
4" 結論
綜上所述,NAS與RFTR聯合運用于MPP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肺部積液量,并縮短咳嗽、咳痰持續時間、肺音消失時間及住院天數,促進患者康復進程。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較小,且該聯合治療方法的具體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深入探討。未來研究可考慮擴大樣本量,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設計,以更全面地評估NAS聯合RFTR在MPP患者康復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5" 參考文獻
[1] 袁龍扣,牟雪瑩,羅紅梅.穴位貼敷聯合機械振動排痰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24,43(12):1381-1385.
[2] 宋桂華,孫萌萌,張冰雪,等.兒童重癥肺炎肺康復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專家共識[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5,43(1):253-258.
[3] Wang X, Li M, Luo M, 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triggers pneumonia epidemic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Beijing: A multicentre,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between 2015 and 2020[J]. Emerg Microbes Infect,2022, (11):1508-1517.
[4] Fang C, Mao Y, Jiang M, et al. 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Front Surg,2022,9(45):897-899.
[5]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23,30(2):2-8.
[6] Hu J, Ye Y, Chen X, et al. Insight into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J].Curr Microbiol,2022,80(46):14-19.
[7] Yin M.Effect of Qingfei Huatan Huoxue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zithromycin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J].Pak J Pharm Sci,2021,34(77):2317-2323.
[8] 趙順英,陳志敏,劉瀚旻,等.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指南(2023年版)》重點解讀[J].臨床兒科雜志,2023,41(3):224-228.
[9] 劉春莉,武元,陳炯,等.綜合肺康復療法對肺炎后兒童肺功能及運動功能影響的前瞻性非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4,39(9):1316-1320.
[10] 張嶸,王艷紅,劉晶,等.基于eCASH理念的進階式肺康復護理在重癥肺炎機械通氣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3,37(13):2428-2431.
[11] 韓娟,楊志華,沈玉鵬,等.麻杏化瘀湯聯合穴位貼敷對支氣管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成藥,2024,46(8): 2605-2609.
[12] 劉蓉蓉,尚莉麗,王曉燕.穴位貼敷配合中藥治療支氣管肺炎風熱證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23,42(3): 227-231.
[13] Sanchez JN, Munk BA, Colby J, et al.Pathogen surveillance and epidemiology in endangered peninsular bighorn sheep (ovis canadensis nelsoni)[J]. Conserv Sci Pract, 2022,4(26):128-131.
[14] Cao YW, Nan N, Jiang CP, 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high-power pharyngeal swab microscope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ycoplasma infection[J].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2023,39(78):839-842.
[15] Li Y, Zhang L, Li Y, et al.Limonin exerts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hrough the ERK/MEK signaling pathway in colorectal cancer[J].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2022,36(4):973-984.
[2025-06-17收稿]
作者單位:223800" 江蘇省宿遷市洋河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