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討耳尖刺血療法在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9月- 2023年9月醫院收治的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組間匹配的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耳尖刺血療法。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及膿腫直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和膿腫直徑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膿腫直徑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體征積分、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上述積分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等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上述炎癥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8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耳尖刺血療法在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疏通內臟積熱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炎性因子的過度表達,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關鍵詞】" 耳尖刺血;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C反應蛋白;中醫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66"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15--04
肛周膿腫是肛漏的早期階段,在中國醫學上被稱為“瘡瘍”。它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其病變部位是肛門、肛管、直腸周圍。在肛腸病中,發生率為8.0%~25.0%,其中男性比婦女高3~4倍,在肛腸病中所占比例為8.0%~25.0%,嚴重者可導致膿毒性休克,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1]?!鹅`樞·癰疽》一書為“癰疽”之首,其官方名稱始于《醫門補要》(清代趙濂)。陽虛患者多見于外在因素,比如:六淫,飲食不節等;陰虛多見于內在因素,比如:脾、肺、腎三陰不足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行業標準·中醫肛腸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將肛周膿腫分為“火毒蘊結型”“熱毒熾盛型”及“陰虛毒戀型”3個階段[2-3]。針對前期火毒蘊結型的肛周膿腫患者,中醫藥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耳針刺血法主要是通過點刺患者耳尖穴,激活機體調控功能,改善局部血循環,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觀察,進一步探討耳尖刺血療法在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9月- 2023年9月醫院收治的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組間匹配的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18~75歲,平均44.52±7.25歲;病程為1~7d,平均4.51±1.23d。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19~74歲,平均43.52±7.24歲;病程為1~7d,平均4.41±1.13d。兩組患者上述一般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診斷標準:根據《外科學(第9版)》及《中醫外科學(第2版)》關于肛周膿腫及肛癰的相關規定,選擇并制定了西醫及中醫診斷標準。
(2)納入標準:根據現代醫學的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肛癰的中醫辨證符合“火毒蘊結證”的辯證原則;近2~4周內未服用過抗炎的藥物。
(3)排除標準:患有潰瘍性結直腸炎、高位膿腫、膿毒血癥、惡性膿腫、糖尿病、高血壓等;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或患有精神疾病或焦慮抑郁癥狀者;近6個月曾參與其他用藥的患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常規藥物護理和指導,飲食護理,體位護理等,整個過程都要按照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不喝酒,不抽煙,要有規律的飲食,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盡量不吃辛辣、過甜、高蛋白的食物,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注意休息,避免對臀部進行擠壓,搔抓病變區域及患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耳尖刺血療法。耳尖刺血的方法是:由醫務人員用耳輪對折(耳輪正中線)確定患者兩側的耳尖穴,然后快速點刺。刺針選用華鴻牌的輸液器針,點刺深度為1~3mm,刺后用棉球擦拭,再用2%安爾碘(上海利康高技術有限公司,產品:滬衛消證字(2003)第0001號)進行消毒,取棉球按壓止住流血。1日1次,以雙耳、耳尖為對照,7次為1個療程。如果在以上的治療過程中效果不佳,可以選擇適當的針灸或者是艾灸,比如人中、內關、百會等。
1.3" 觀察指標
(1)肛門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方法 (visual simulator scale, VAS)對患者的肛門疼痛程度進行評價,0為無痛,10為最痛,分數越高就越痛。
(2)膿腫直徑:用軟尺測量患者膿腫最大直徑。
(3)炎癥因子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方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的表達,采用ELISA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的表達。
(4)體征積分及中醫癥候積分:①體征積分:主要包括體溫、皮溫、IL-6和 CRP水平等4項身體指標,0為正常,1為增高,總分為4,分數越高,癥狀越重。②中醫癥候積分:采用中醫癥候積分量表對患者的癥狀進行評價,主要包括肛門疼痛、全身癥狀、腫塊大小及腫塊質地等癥狀。肛門疼痛分值范圍為0~10分;全身癥狀、腫塊大小及腫塊質地等癥狀分值范圍均為0~8分,總分3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
(5)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規定,將臨床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等4個方面,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觀察例數×100%。
1.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正態或近似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VAS評分及膿腫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VAS評分及膿腫直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和膿腫直徑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膿腫直徑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體征積分、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體征積分、中醫證候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上述積分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CRP、IL-6等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CRP、IL-6等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上述炎癥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84.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肛周膿腫是肛門內常見病癥,與肛瘺和痔瘡并稱為肛腸疾病中的三大病癥。“火毒蘊結”初期的低位肛周膿腫主要癥狀為體表發熱,伴有惡寒、便秘等癥狀,肛門周圍會有突然的疼痛和腫脹,并且在肛周能摸到硬結[4]。根據本病的癥狀和特點,中醫藥治療多采用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散結的方法。然而,單一的內外療法往往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另外,手術后容易發生肛瘺,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治療費用,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中醫認為,肛門周圍膿腫是由內而外的“火毒”所致,由內而外的“火毒”侵入體內,形成了“內火”“內傷”。按發病的先后順序可分為早期、成膿期和潰破期,而早期的肛周皮膚膿腫多屬于“火毒蘊結”范疇[5]。中醫認為,肛癰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與患者飲食不當、飲食不節、吸煙飲酒等因素有關。此外,肛周皮膚易受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炎菌的侵襲和感染,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局部疼痛、發熱、腫脹,最后發展為“火毒”的初期即低位肛周膿腫[6]。本病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如無有效處理,則易發展為壞死性筋膜炎或膿毒血癥等重癥。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膿腫直徑、體征積分、中醫證候總積分、CRP、IL-6表達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耳尖針”治療可提高肛周膿腫前期“火毒”證的治療效果。針刺治療的實質是通過調節內臟機能,通腑泄濁,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7]?,F代醫學研究表明[8],針灸治療可以刺激經脈中的氣血,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由于“耳尖針”的緣故,體內的“火毒”受到了壓制,而“體內”的“實邪”也被堵住了,“郁積”就會順著“經絡”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病灶”慢慢地消失。此外,針刺能顯著提高局部血流動力學[9],減少炎癥反應和播散。耳尖穴位于耳輪頂端,是耳顳、迷走、舌咽等神經組織的匯集之地,當對耳尖穴進行點刺時,會對神經和血管產生一定的刺激,使身體的調控功能受到激活,從而將其反饋給肛門及其周邊的病灶。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改善前期火毒蘊結狀態下的肛周膿腫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實現了對激素的調控作用,活化了炎性細胞,從而達到了治療疾病的目的[10-11]。
綜上所述,耳尖刺血療法在火毒蘊結型早期低位肛周膿腫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疏通內臟積熱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炎性因子的過度表達,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4" 參考文獻
[1] 李育楠,李崢.人文關愛聯合舒適護理模式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陽性合并肛周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3,52(18):1424-1429.
[2] 付煥旭,曹英,蔡師音,等.基于“洗熏敷”的集束化護理策略對肛周膿腫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23,24(4):80-83.
[3] 解慧,徐紅梅.精細化護理理念下的全過程護理在糖尿病肛周膿腫并發瘺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2,46(8):1323-1324.
[4] 張嘉諝,陳瑾,張林,等.中醫疼痛護理對行肛周膿腫術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及創面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8):50-53.
[5] 季煒鵬,高潔,陳斌.耳穴貼壓對肛周膿腫患者術后疼痛、尿潴留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22,28(3):72-76.
[6] 李亞萌,康雯,李偉偉.基于循證問題的干預模式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康復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1,34(12):1887-1888.
[7] 孫銀梅,紀艷,周芳,等.中西醫結合全程護理對行一次性根治術肛周膿腫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7):61-64.
[8] 徐晶,白毅,王曉一,等.快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小兒肛周膿腫的效果和心理康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13):197-199.
[9] 葛春艷,孫敬輝.珍龍生肌散聯合圍術期護理對高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肛門功能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1,5(7):125-127.
[10] 王鳳,余嶸,林麗虹,等.基于循證問題的護理模式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康復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31):96-100.
[11] 何月勤,張祎,楊莉.分階段健康教育對肛周膿腫圍術期患者創面愈合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5):174-176.
[2025-02-20收稿]
作者單位:710021" 陜西省西安市中醫醫院肛腸科二病區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