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4X(2025)05-0054-05
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5.05.012
Development Advantag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li Industry in Xinpu New Area
Mu Feng',Wu Yu2 (1.Xinpu New District Chili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Agriculture,Forestry and Water Resources Service Center, Zunyi, Guizhou 563OoO; 2.Zunyi Publicityand Education Centerof Rural Revitalization,Zunyi, Guizhou 563000)
AbstractPepper is the traditionaladvantage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yof Xinpu New District,and it is also the leading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Xinpu New District.Inrecent years,Xinpu New District with \"one cityand three parks\" (China pepper city,pepper processing park, pepper logistics park, pepper smart industrial park)as the main position,around the Zunyi municipal commitee and government’s \"one heart and two wings\" overall deployment,continue tofocus onpepper planting,processng,distribution,brand,scientificresearch,exhibiion and other whole industry chain construction,by \"strengthening the chain\",\"complementing the chain\" and \"extending the chain\",continuouslyconsolida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the pepper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the pepper industry in the region is strong.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chili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npu New District a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 Xinpu New District; Pepper industry; Advantage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棘椒本是舶來物,一到遵義便扎根。遵義是中國種植和食用辣椒最早的地區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辣椒常年種植面積在13.33萬 hm2 以上,分別占貴州省、全國的 40%,10% 遵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辣椒產業發展,于2018年作出將遵義建設成為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重要戰略部署,提出集中打造“一心兩翼”(以中國辣椒城為中心,以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園、播州辣椒調味品加工園為兩翼)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新蒲新區作為“一心兩翼\"的主戰場(中國辣椒城、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園),持續聚焦辣椒全產業鏈建設。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把“好品質\"轉化為“好品牌”,不斷夯實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礎,全區辣椒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為推動新蒲新區辣椒產業持續發展,進一步深入挖掘辣椒產業“富礦”,激活產業高質量發展“引擎”,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梳理分析了新蒲新區辣椒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供行業發展參考。
1產業發展的現狀優勢
1.1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貴州不斷優化全省辣椒產業布局,圍繞辣椒產業重點縣(區),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基本形成了“兩帶五區\"格局(北部加工型辣椒產業帶、南部鮮食辣椒產業帶、黔北-黔東北加工型辣椒產區、黔西北加工型辣椒產區、黔南-黔東南鮮食辣椒產區、黔中鮮食辣椒產區和低熱河谷鮮食辣椒產區)[3]。遵義作為全省棘椒產業核心區,種植面積位居全省主產市(州)第一,常年保持在13.33萬 hm2 以上。新蒲新區位于遵義中心城區東部,種植辣椒歷史悠久,因而在發展辣椒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是遵義辣椒重要產銷區之一。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辣椒產業已成為全區農業主導產業,“小棘椒”衍變成了增收致富的\"大產業\"5]。目前,新蒲新區常年辣椒種植面積達0.667萬 hm2 ,標準化示范種植面積0.667萬 hm2 。打造了永樂鎮等全國種植“三品一標\"基地、山堡村全國“一村一品\"辣椒種植示范村等專業鎮村4個,累計培育職業椒農2300戶、家庭農場160家,組建成立了新蒲新區辣椒行業協會,擁有會員150余名。
1.2 生態優質的品種優勢
低溫度、高海拔、寡日照的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出的微量元素豐富、辣紅素含量適中的世界優質辣椒品種一遵義朝天椒,以其“香辣協調·品味溫醇”的獨特品質被譽為“世界上最好吃的辣椒”“辣椒中的茅臺”。先后獲得“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榮譽,遵義朝天椒8號更是于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名椒\"。2019年,新蒲新區在遵義市率先實施辣椒換種工程,將本地雜交選育的優良品種驕陽6號、朝天椒6號和朝天椒8號作為換種工程的主推品種,用科技“種\"激活農業“芯”,扶持和培育壯大辣椒品牌。進一步確保辣椒品種升級,推動地方特色優勢品種上規模,逐步形成區域單品規模和優勢8。2022年,全區完成“換種工程 2586.7hm2 ,遵義朝天椒系列品種占比 90% 以上。
1.3 企業林立的加工優勢
新蒲新區以“一城三園\"(中國辣椒城、辣椒加工園、辣椒物流園、辣椒智慧產業園)為主陣地,圍繞遵義市委、市政府“一心兩翼”總體部署,大力發展以辣椒為主的綠色食品工業,積極打造百億級辣椒加工產業集群,全力推進辣椒全產業鏈升級。從優質辣椒品種到豐富辣椒制品,從簡單的傳統加工到附加值更高的新技術應用,從剁辣椒到辣鹵食品,再到麻辣味冰激凌。目前,全區有初、深、精加工企業32家,培育了以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貴州辣得笑食品有限公司、貴州高原山鄉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辣椒食品加工企業,以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火鍋底料加工企業,以貴州天源堂生物醫藥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辣椒萃取精深加工企業,年加工制品產量達14.1萬t以上,年加工產值24億元;成功培育了“貴三紅”“遵辣”等貴州省著名商標,以及“辣三娘”\"眾員員\"\"辣得笑\"\"紅旗飄飄”\"辣山\"等多個產品品牌。通過近年來的持續推進,新蒲新區成功獲得“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榮譽稱號,辣椒加工貿易領跑全市,成為遵義“椒”傲的新蒲之“椒”。
1.4 前景廣闊的市場優勢
中國辣椒城作為全國唯一“省部共建”國家級遵義棘椒市場,坐落在新蒲新區,是全國最重要的干辣椒集散地、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中國辣椒城占地 30.5hm2 ,已建成建筑面積25萬 m2 ,現有辣椒經紀人3000余人,辣椒經營主體253個、專業合作社60余家。其中,干辣椒交易區4.3萬 m2 ,加工區3.1萬 m2 ,普通倉庫2.1萬 m2 ,冷鏈倉儲5.65萬 m2 ;低溫庫靜態儲存量2萬t(干辣椒),常溫庫靜態儲存1.3萬t(干辣椒),配套設施9.8萬 m2[10] 。每年可滿足75萬t辣椒進場交易,普通倉庫、冷鏈倉庫年周轉量可達56萬t,物流年吞吐量可達120萬t[-12]。2023年,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有32萬t辣椒流向全國各地、出口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年交易額達67億元;帶動二級市場交易量約16萬t,交易額為33.5億元[13]。辣椒銷往國內重慶、四川、上海、湖北、湖南、新疆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口尼泊爾、日本、印度、緬甸、韓國、美國、墨西哥、東南亞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在全國乃至世界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2018年,“遵義辣椒價格指數”發布運行;2020年新增發布印度椒、三櫻椒、“新一代”
三支辣椒價格指數。通過指數為遵義、貴州乃至全國、全球的辣椒產業提供發展“風向標”價格波動“晴雨表”風險防范“避雷針”,進一步提升遵義辣椒的定價權和話語權,“中國辣椒、遵義定價、買賣全球\"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14]
1.5技術雄厚的科研優勢
新蒲新區建有貴州省辣椒產業技術研究院、貴州省辣椒加工工程技術中心、貴州省辣椒發酵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辣椒種質資源庫等;與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貴州省農科院等知名院校合作,建立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遵義市辣椒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為省級辣椒加工人才基地。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圍繞辣椒種子研發、加工技術創新及新型產品開發,強化前沿核心領域的技術攻關。已培育“黔棘”“黔椒”\"遵辣\"\"遵椒\"等\"貴椒系列\"品種,“振興遵義辣椒種業聯盟\"和“遵義朝天椒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相繼掛牌成立。占地 46.9hm2 的辣椒智慧產業園已成功申報成為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該產業園涵蓋了辣椒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研學教育、辣椒科研、辣椒育苗、辣椒文化展示、辣椒品種展示、辣椒種植標準流程制定等功能,是歷屆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的品種展示觀摩基地,每年集中地展來自國內外辣椒品種近千個[15]
1.6享譽業界的會展優勢
新蒲新區已連續承辦8屆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依托市場化運作,采取“1+N\"模式,打造會展經濟平臺。通過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期間一系列本土特色創新活動,新蒲新區辣椒品牌效應持續放大。新蒲新區榮獲“全國辣椒產業十強縣”之首,蝦子鎮被授予“世界辣椒特色小鎮”稱號,蝦子鎮和永樂鎮榮獲“貴州省辣椒產業十強鎮”稱號,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榮獲“貴州十佳糟辣椒”品牌,遵義紅滿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滿天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榮獲“貴州省辣椒十大經銷商”,新蒲新區辣椒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不斷提升。通過歷屆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全面客觀展現了新蒲新區辣椒產業發展歷程,拓寬了其在全省、全國的“辣圈”,形成了廣交“辣友”共話“辣事”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機制,為全區辣椒產業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2 存在問題
2.1本地辣椒自產自銷占比不大
受四川、河南等外地辣椒品種對辣椒種子市場的沖擊,遵義本地辣椒優勢品種市場占有率受到擠壓,區域范圍內“遵義朝天椒”優質品種的種植面積占40% 左右。且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戶因受產量等因素影響,使用外省辣椒品種的現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辣椒產業的發展。朝天椒地域優勢、品種優勢逐步減弱,市級“換種工程”成果鞏固力度減弱,省級層面暫未出臺“換種工程”相關支持政策。
2.2 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競爭力不強
中國辣椒城冷鏈倉儲主體4棟已完成建設,已使用2棟,另2棟因資金缺口較大,制冷設施、設備還未安裝,導致現有冷庫滿容,不能及時滿足椒商、椒企和棘椒經紀人的倉儲需求。在搭建現代化物流信息管理平臺、電子交易大廳、國家級辣椒市場網站等過程中,缺乏相應人才和資金支撐。目前主要是為全國椒商、椒企、椒農提供基礎服務。世界、全國、全省、全市范圍內辣椒企業沒有入駐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設立分銷口,市場集散能力、科技支撐、人才支持、資金保障、冷鏈倉儲等都存在不足,僅干辣椒交易有一定基礎。
2.3 辣椒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城三園\"有辣椒加工企業32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僅5家,除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貴州高原山鄉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初具規模外,其他以小企業為主。辣椒產業鏈條主要集中在種植端和粗加工階段,缺少辣椒系列產品深加工、精加工集群,尚未真正形成完整閉合產業鏈條。企業只是局限在產業鏈的局部環節或零星產業上,缺少關聯性。企業上下游的研發、原材料供應、生產、營銷、物流、售后服務等都難以形成資源共享和規模化采購,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產業品牌難以形成,更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和產業集聚效應[17]。
2.4 外貿能力未形成
新蒲新區沒有專做辣椒外貿的企業,缺乏相應平臺與出口渠道,只能依托第三方貿易公司,導致出口數據不能納入新蒲新區統計。目前有外貿業務的主要是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公司及貴州高原山鄉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其中,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公司依托重慶德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出口,出口額約500萬元;貴州高原山鄉有機食品有限公司通過中山珠江橋貿易有限公司出口,出口額約1036萬元,占企業總體業務的 12.5% 。其他企業因缺乏開拓外貿市場的渠道、經驗和能力,自主出口意愿不強。
2.5 發展資金有困難
由于辣椒市場缺乏健全的金融服務機構支持和信用擔保機制,企業往往在缺少資金時無法獲得足夠的貸款支持[8。比如,由于辣椒季節性很強,采摘期一般集中在8一10月,期間企業采購原材料所需流動資金量大,且銷售回籠資金周期較長,購買辣椒所需資金難以保障,企業融資壓力很大。同時,因為流動資金短缺,導致企業在擴產擴能、壯大規模、技術裝備升級改造等方面缺乏動力、信心不足,嚴重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提質增效。
3 對策及建議
圍繞新蒲新區辣椒產業這一“富礦”,要堅持“富礦\"必須“精開”,充分認識新蒲新區辣椒產業發展的資源優勢、品質優勢和市場優勢,堅定發展信心,聚焦辣椒全產業鏈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深挖發展潛能,推動新蒲新區辣椒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3.1建設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
全面實施標準化種植,發揮好永樂鎮等全國種植“三品一標\"基地、山堡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示范帶動作用,打造以永樂、新舟為重點的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品牌化集中連片優質辣椒原材料生產基地。繼續建好蝦子辣椒智慧產業園,打造集集約化育苗、新品種試驗、新技術推廣和高標準種植于一體的核心示范基地,提升辣椒單產水平。全力組織推廣“換種工程”,培育、選育和推廣遵義朝天椒品種,全區辣椒種植面積持續穩定在0.667萬 hm2
3.2全力打造辣椒加工產業集群
圍繞“龍頭企業做強,中小企業做大,招引優強企業”的思路,堅持“外引與內培”并重,落實好企業倍增行動,做優存量、做好增量、做大總量,實現外引大企業“頂天立地”,內培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鼓勵和培育現有中小型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小福口、秀辣天下、翹嘴、小鋤頭、燁懋農業等優質潛力企業“規下轉規上”;持續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積極幫助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公司、遵義紅滿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遵義眾員員食品有限公司、貴州辣得笑食品有限公司等省級龍頭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構建起既有“巨無霸\"也有“螞蟻雄兵\"的企業生態格局。抓好質量品牌建設,繼續唱響遵義朝天椒\"區域公用品牌,做大蝦子辣椒特色品牌;支持企業品牌創建,推進品牌設計升級,提升企業品牌形象,造就一批市場知名度高、競爭能力強的辣椒企業品牌[]。積極開展“以會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圍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貴州高原山鄉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等鏈主企業的上下游關聯企業,精準鎖定招商目標企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積極開展對外招商洽談,推動更多知名椒企落戶新蒲新區。推廣應用“辣椒云”服務平臺,推動打造辣椒產業智慧農業,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制定、修訂、宣貫一批種植管理、采后處理與加工、市場流通等標準,逐步構建辣椒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加強與中國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省產業發展中心等科研院校合作,以遵義辣椒科技小院為引領,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聯合體,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發攻關,實施技術改造、擴能轉型、品質升級,開發符合消費群體和市場需求的“爆品\"“爆款\"“爆點”,提升產品附加值,逐步推動辣椒從食品加工向醫療級、化工級等領域突破[20]
3.3創建\"百億\"級辣椒貿易集散中心
擦亮“省部共建”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中國棘椒城金字招牌,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支持,進一步細化中國辣椒城項目建設清單,推動中國辣椒城二期項目建設,將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打造成為辣椒交易結算中心、辣椒價格形成中心、辣椒期貨西南交割中心、辣椒信息發布中心、辣椒會展中心五大中心。多層面整合中國辣椒城、新蒲新區辣椒加工園的旅游文化資源,以“椒”為媒,謀劃“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中國棘椒城\"A級景區項目,打造“貴三紅-高原山鄉-紅滿坡-遵義德莊-中國辣椒城展示展銷體驗\"精品椒旅路線;提升“買辣網\"運營水平,開展“短視頻 + 直播帶貨\"新型辣椒交易模式,孵化中國辣椒城-電商直播城、蝦子鎮-電商直播一條街,助推椒旅一體化融合發展。發揮好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促進供需對接、引領消費趨勢的作用,吸引全世界范圍內的辣椒企業入駐中國辣椒市場設立分銷窗口,推動國內外辣椒進入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交易。
3.4 開拓外貿能力
圍繞“一城三園\"出臺促進辣椒產業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辣椒外貿市場主體,鼓勵支持辣椒出口貿易,引導辣椒企業“走出去”。充分發揮遵義綜保區“橋頭堡\"作用,用好海關特殊監管政策,建立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聯合工作制度,加快建設和完善全市外貿服務體制機制,加快建設外貿綜合服務中心,構建完善的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建立物流、倉儲、財稅、信用保險、供應鏈、出口認證、檢驗檢測等外貿服務力量,打通辣椒走向世界的通道,實現外貿交易量達到一定規模。
3.5強化產業發展要素支撐
積極為企業與基金對接牽線搭橋,加強統籌指導,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爬山過坎”發展壯大。持續推進金融創新,疏通“貴椒貸\"等受阻環節,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動辣椒企業生物性資產抵押擔保、倉單質押、訂單抵押、保單抵押等融資模式。支持開展農業保險,鼓勵和支持種植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積極參保,重點推廣辣椒自然災害保險和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實現“有災保成本、無災保收益”。強化農技推廣,以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為載體,推動科技資源和人才下沉,健全完善“專家團隊 + 農技指導員 + 科技示范戶”的科技服務體系。建立科研人員校(院)企雙聘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到企業掛職或兼職,支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領創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支持轄區內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辣椒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相關專業,與園區共建實訓基地。積極引進國內外食品及農產品加工領域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加大辣椒職業經理人隊伍培育力度。
參考文獻:
[1]孟錦群.遵義辣椒一張又辣又紅的\"中國名片\"U].當代貴州,2019(33):72-73.
[2]胡建宗,羅燕,毛東.遵義朝天椒產業集群化建設現狀與思考Ⅲ]:長江蔬菜,2021(21):1-4.
[3]吳雪曹,慶樓.貴州辣椒\"兩帶五區”產業鏈布局調查分析J].農業展望,2024(5):68-74.
[4]孟錦群,蔣洪飛.辣椒“朋友圈\"越來越大[N].貴州日報,2021-09-23(8).
[5]李佳旭,錢誠.小辣椒撬動“一城三園\"U].當代貴州,2022(47):56-57.
[6]封興智.遵義市新蒲新區辣椒輕簡化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示范應用[].南方農業,2023(1):46-49.
[7]毛東,蔣華,童新紅,等.遵義朝天椒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考].中國蔬菜,2021(2):7-9.
[8]杜濤.貴州辣椒資源稟賦孕育生態辣椒品牌化賦能高質量發展[N].中國食品報,2023-08-18(4).
[9]梁圣.全國辣椒遵義定價[N].貴州日報,2023-11-10(1).
[10]梁圣.蝦子辣椒買賣全球[].當代貴州,2023(48):66-67.
[11]胡建宗,朱方宇,蔣華.遵義辣椒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農技服務,2024(1):100-103.
[12]史瓊,吳家琪,吳滔.遵義市辣椒產業集群發展現狀、路徑與經驗[J].北方園藝,2022(3):131-137.
[13]鄧鉞潔.奏響富民強企“椒”響曲[N].貴州日報,2024-02-08(4).
[14]李瑩瑩.遵義辣椒指數:全國辣椒價格的“晴雨表\"當代貴州,2019(30):14.
[15]邱寧宏,劉芬,江秋菊.遵義辣椒智慧產業園辣椒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長江蔬菜,2022(16):61-66.
[16]杜濤.貴州遵義打造“一心兩翼\"辣椒加工產業集群[N].中國食品報,2022-09-01(2).
[17]任杰.遵義市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南方農業,2023(10):199-201.
[18]施若,舒婷.貴州省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持探究[].廣州蠶業,2021(10):128-129.
[19]茍曉松,王天鴻,周丹.遵義市辣椒產業發展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8):34-36.
[20]付浩,張小明,田浩.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建議—基于貴州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分析研究].耕作與栽培,2024(2):146-150.
責任編輯: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