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每每聽到夢想這個詞,就會熱血沸騰,它像一個放在不遠處金光閃閃的盒子,只要你付出足夠氣力,就能奔向它,擁有它。人到中年,才知道,夢想不是用來實現的。
初中時,我迷上了文學,一有空就寫寫畫畫,夢想以后當一名詩人或作家,我將當時流行的《汪國真詩選》讀了一遍又一遍,那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時常讓我心潮澎湃,還有金庸武俠,瓊瑤言情,都是我課后的好伙伴,讀到精妙處,常常摘抄下來,細細咂摸,有時也練習模仿,但在當時,看這些書對一個學生來說就是不務正業,學校更是明令禁止,雖然我整天躲躲藏藏,還是被媽媽發現了,這些書最終成了灶膛里最刺眼的火苗,招架不住她的聲淚俱下,我與那些書絕緣了。
上大學時,學校圖書館成了我的第二教室,以前不能看的書現在盡情閱覽,興之所至,寫上一兩篇,時間一長,竟成厚厚的一本。畢業時,當地報社招聘,我想成為一名編輯,也算將愛好變成事業,豈不皆大歡喜,于是帶著我的本子去應聘。面試的人問我:“你發表過作品嗎?”我搖搖頭,她說:“你不能只顧著埋頭苦寫,還要試著去發表,才能證明自己?!闭f著將本子還給我,眼中有鼓勵還有安慰,我的應聘失敗了。
從此以后,發表成了我的白月光,我寫啊寫,也不知道投到哪里,我唯一看過的報紙是《揚子晚報》,找到了它的副刊郵箱,隔幾天投一篇,堅持了幾個月,沒有一點回音。我回到了故鄉的小學校,成了一名語文老師,工作生活,忙忙碌碌,空閑時也寫寫散文,偶爾投稿。
38歲終于等來了我的第一次正式發表,在一家市級報紙的副刊,此后又陸續發表了幾十篇散文。
正當我躊躇滿志,準備下一步寫作計劃時,一位文友對我說:“你入行太遲了,紙媒現在越來越少,發表更是難上加難,專業寫作的牛人更是數不勝數,像我們這樣的小作者想要出頭簡直是難于上青天?!北粷娏死渌奈液苁请y過,好像一下子被人拿走了氣力,后來又陸陸續續聽了其他文友的談論,都是一副無奈加無望的表情。
也有人鼓勵我繼續寫:“那不是出頭不出頭的事,人的一輩子,一定要愛著點什么,才能活得生動一些?!边@句話一下子說到了我的心里,發表和成名固然重要,但寫作帶給我的遠不止這些,在我迷茫無助時,文學收留了我,疏通了我時常而至的精神擁堵,為我開辟了更廣闊的心靈空間,使那一年一月一天,能夠生氣勃勃地度下去。
成為一名作家,也許這輩子都不會實現,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但前方有美好的愿景,即使是虛幻的,它的光芒也能照亮你的去路。夢想是興奮劑,是發動機,帶著它,開動人生的小馬達,櫛風沐雨,一路向前。
(編輯 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