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藥股,無論是大陸A股市場,抑或是香港股市,上季度表現亮麗多彩。以港股創新藥ETF(513120)為例,4月9日因特朗普關稅戰,最低點見0.724元人民幣,到本周最高1.392元,最大升幅達到92%,一改過去幾年之“熊味”。
反映創新藥整體表現最佳指數是香港生物科技指數(CES Hong Kong Biotechnology Index,簡稱CESHKB,或HKBI),由中證指數公司于2018年10月推出。該指數主要反映于港交所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之市場表現。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香港憑借其全球次席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地位,成為眾多創新藥企上市首選市場。HKBI為投資者提供追蹤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絕佳工具。HKBI涵蓋港交所主板上市生物科技公司,行業分生物技術、制藥及醫療器械三大類別,包括根據《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第18A章上市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該指數初時成份股為30只,根據定期調整動態變化,目前百濟神州、君實、康方、信達等知名創新藥龍頭企業均為成份股。
觀察香港生物科技指數走勢圖,自2019年初低見4181點之后持續上升,一浪高于一浪。2021年6月29日創出歷史記錄,16904點。HKBI見頂后進入迅猛熊市,8個月之后“熊一”跌至低點5274點,跌幅已達69%。其后雖然震蕩反彈,但2023年1月高點8935點結束“熊二”反彈,再次展開跌勢。HKBI“熊三”一直跌至2024年4月低點3365點。計算熊市跌幅,歷史最高點16904點,熊市最低點3365點,跌幅剛好八成。
HKBI由2019年初低點升至2021年6月歷史高位,很明顯,是一個楔形第[5]浪,因此,其后熊市殘酷性可以預見。2021年8月19日,筆者在股票社交媒體發文,指“中生制藥業績出眾,頭肩頂壓死駱駝”。當時中國生物制藥公布業績,非常亮麗,但股價卻高開低走,因為一個大型頭肩頂正在形成,并且其上市以來走勢,一組大型5浪推動或許已經結束,中期后市將回到第[4]浪低點附近,約“3蚊港紙”。HKBI第[5]為楔形結構,中生制藥見頂后形成頭肩頂反轉,這些技術面信號,正為后來迅猛熊市提供前瞻性指導。
HKBI“熊一”由16904點跌至5274點,為[a]浪,呈現5浪結構。這表明,熊市將非常殘酷,因為鋸齒型調整浪通常比平臺型調整浪跌幅更大,而熊市中反彈亦較弱。果然,“熊二”以擴散三角形型態出現,為浪[b],于2023年1月8935點結束,其后浪[c]一直殺至2024年4月低點3365點。
2023年涉及中國生物制藥公司創新藥許可協議總價值達到166億美金,但HKBI依然進入“熊三”浪[c]下跌。2024年創新藥許可協議總價值大幅增長至415億美金,市場才在4月3365點找到熊市最低點。
HKBI結束熊市,進入新一輪牛市。市場走勢是對未來有所期盼,而非對當下業績之反映。投資者不斷調整預期,才會形成波浪式起伏。HKBI于2024年4月結束熊市,一是因為跌幅足夠大,二是市場發現中國創新藥公司原來已經被美國藥廠看得起了,過去完全未曾有此情形,正所謂“史無前例”。
HKBI自2024年4月低點以來牛市走勢,有兩種較大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HKBI由2024年4月19日低點3365點升至今年4月1日高點6420點為第(1)浪,其后急跌至4月9日低點4468點為第(2)浪,第(3)浪自4468點展開,至今未結束。浪(1)為傾斜三角形——與第(4)浪或B浪水平三角形有區別——內部小浪出現重疊走勢,符合波浪理論規則:只有第3浪不能出現重疊。浪(2)急跌,因特朗普宣布對多國商品征收高關稅。之后市場回暖,HKBI進入第(3)浪上升。在浪(3)之中,4月9日4468點升至5月6日6177點為(3)浪1,跌至5月12日5506點為(3)浪2,接著(3)浪3升至6月13日7982點,(3)浪4則回落至6月23日6963點,6963點至今進入(3)浪5上升。看上去,浪(1)規模較大,而浪(3)規模頗小——除非(3)浪5出現異常升幅——因此可以預期浪(4)調整之后浪(5)規模更小。基于交替原則,由于浪(2)為急跌、簡單,則可以預計浪(4)震蕩、復雜。
第二種可能性,熊市終點為2024年7月次低點3400點。HKBI升至2024年10月7日高點5743點為第(1)浪,接著跌至2025年1月低點4113點為第(2)浪,此后進入第(3)浪上升。浪(3)之中,(3)浪1由4113點升至4月1日高點6420點,緊接著(3)浪2急跌至4月9日低點4468點,此后進入(3)浪3上升。第二種可能性基于通常第(3)為延伸浪,寬廣且規模更大。
2024年全球大型藥企自中國生物制藥公司許可創新藥物候選比例達31%,2025年首季中國創新藥企海外授權交易總金額高達369億美金(亦有報道指為362億美金),而根據安永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藥企與海外醫藥巨頭達成藥物許可交易(License-out)總額已超過400億美金。據金融服務公司Stifel Financial統計,上半年中國藥企藥物授權項目約占全球總量三分之一。2019年或以前,中國市場份額幾乎被忽略不計,但五六年間,中國藥企已經成為全球新藥研發重要貢獻者。行業指數波浪走勢,正反映出市場預期。由于目前HKBI已經回升至前期浪[b]反彈高點附近,預計短期走勢會有震蕩,而一組5浪上升終點,可能出現于第四季度。
再講大市走勢。本周一,國證A股指數(399317)升破去年10月8日高點,正式宣告一組5浪推動上升局面成立,值得慶賀。自去年2月初見底以來,A股市場走勢一波三折。去年初一個反彈浪回升,曾經被寄予厚望,但此后很快進入下跌綿綿無盡期,到去年9月18日,幾乎吃掉所有升幅。而去年“9·24重要政策”發布,令筆者一度認為1994年夏超級反彈來臨,然而行情國慶長假回來戛然而止,急跌,令人大失所望。隨后指數幾度震蕩,今年4月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使得市場非常緊張。幸好大市受到250日及500日均線雙重支撐,隨后大市展開回補缺口行情,情形正如2020年大流行初期。
目前國證A指首選數浪方式是,2024年2月低點3919點升至3月4888點為第(1)浪,第(2)浪以擴張平臺型態出現,跌至去年9月18日低點4097點,4097點升至10月8日高點5913點為第(3)浪,第(4)浪則由5913點震蕩下跌至今年4月9日低點4820點,此后展開第(5)浪上升。目前仍處于(5)浪3走勢之中,可能會延續一段時間。整個第(5)浪將于今年第四季結束。有機會再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