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經世致用強調所作學問必須有益國事,關注社會現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達到匡時濟世的目的。它蘊含著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奮斗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等思想內核。在高等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求真務實,善于發現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傾聽學生心聲,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守正創新,培養有思想、有技能、有內驅力、守正氣的合格工科人才。
二、課程基本情況分析
公路工程概預算課程為工程造價專業選修課,開設在專升本教學的第二學期;先修課程主要有土木工程概論、土建工程計量與計價、土木工程材料,后續課程為畢業設計。工程造價專業側重建筑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本課程雖有先修課程,但其對本課程的知識體系支撐作用微薄,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因此,本課程承擔將學生引進公路工程專業知識“大門”的作用,授課內容就必須廣而淺,兼具通識課性質。
三、經世致用思想擬解決的現實問題
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的調查與觀察,發現學生的學習現狀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面對當下土木工程行業低迷的現狀,學生學習目標缺失;第二,對原本就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學習動力的學生而言,人工智能技術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第三,學生所學知識碎片化,無法自主構建專業知識框架和體系,更缺乏對知識深加工的意識和能力,無法自主習得求取真知和獲得技能的方法。
四、經世致用思想在達成學習目標和改革學習方式中的顯性表達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決定了本課程更具通識性和普及性,這就決定了相較其他專業課程,本課程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更為緊密,抓牢這一特點,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渴求解惑的有關公路工程的問題作為每一次課的導入案例,使學生帶著疑惑走進課堂、帶著答案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印證答案并提出更深層次和更廣泛的問題、再一次帶著疑惑走進課堂以此往復,不斷積累,逐步達成課程目標。
(一)建設課程導入資料庫
通過對課堂教學中、課程設計中、畢業設計中、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教師借助優慕課混合式教學平臺,建立導入資料庫專欄,在課前預習中,根據授課內容、時事與學情,不斷調整、完善資料庫。
1.第一、二章課程導入案例庫
第一、二章的導人案例以日常生活、出行中存在的疑惑為主,從專業的角度解答疑惑,不斷滲透專業知識,內化規范意識,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直觀的認知,學習目標被重塑,學習熱情被喚醒,教學效果將得到提升。其中,第一章課程導入案例庫(部分)如表1所示。

2.第三章課程導入案例庫
先修課程土建工程計量與計價中已用到建筑專業的定額,學生對定額有初步認識,導人案例不僅能使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公路工程定額,還能喚醒學生對定額的知識儲備,進而對兩個專業的定額進行對比分析,更深人地了解定額的單價屬性、定額對工程造價的作用,觸類旁通,掌握各類定額的使用方法,消除對其他專業定額的認知壁壘,為學生就業拓寬渠道,增強專業自信。第三章課程導入案例如表2所示。

3.第四章課程導入案例庫
本章內容既能答生活之疑,又能解專業之惑,使學生能從專業、可靠、有據可查的角度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有的放矢,培養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使其具備科學思維,教學自標的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章課程導人案例庫(部分)如表3所示。
4.第五章課程導入案例庫
本章內容是對前述章節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升華,導入案例,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探索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感知專業理論知識對現實問題的指導意義,切身體會經世致用思想;鼓勵學生采用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從更大視野、更高格局主動發現問題,積極查閱資料,運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嘗試解決問題,在該過程中,學生不斷得以訓練,在訓練中找到自主思考的獲得感,進而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并將這一意識擴展到其他課程或領域。

第五章課程導入案例有:生活中常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都有哪些規格;工期安排對工程造價有什么影響;路基挖方土的去處有哪些,分別該計算哪些費用;路基填方土從哪兒來,分別該計算哪些費用;一些項目中,為什么同時有借方和棄方,為什么不能利用棄方進行填筑,反而要借土填筑。
(二)改革課下學習方式
傳統的課下學習方式以課前預習教材內容、課后完成作業為主。基于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本課程的課下學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自主提問并探索答案,二是收集公路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包括公路工程相關規范)并解讀。
1.自主提問并探索答案
課程導入案例的應用使學生意識到本課程與日常生活關系緊密,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多觀察、多思考,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以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人工智能、查閱文獻等方式探索問題答案為主要方式,這一方式能有效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并以“平時成績”為約束,給予自由,加以束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培養科學思維、發散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學生應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能力得以開發和提高,使其能辯證地使用和駕馭信息技術工具。
2.收集并解讀計價依據
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多,且實時更新,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對計價依據的敏感性,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做有心人,不斷積累計價依據。學生解讀計價依據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使用計價依據,因此,課后作業的方式之一是要求學生收集規定的計價依據,并錄制解讀視頻。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能重視計價依據,正視工程造價的嚴謹性,培養其解讀計價依據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本課程已嘗試布置解讀公路工程相關規范的作業,后續教學中還將延續這一作業模式,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嚴謹作風和科學思維。
五、經世致用思想在構建知識體系中的顯性表達
學生的迷茫和無力是表象,癥結之一在于未能構建各課程及本專業的知識體系。通過在本課程教學中不斷深化課程知識體系,能有效緩解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消極態度,幫助學生嘗試找回學習的快樂。本課程知識體系連貫且完整,每一章節都逐層遞進地回答了“如何編制公路工程概預算”的問題,如表4所示。

同時,在不斷構建本課程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學生能領悟同類專業課的知識體系,如土建工程計量與計價、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并感悟這些課程在工程造價專業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逐步構建整個專業知識體系。
六、結語
經世致用思想使公路工程概預算課程教學目標更為清晰,也為課程建設提供新路徑。挖掘生活案例,構建導入案例庫,能有效解決學生學習目標缺失、缺乏精氣神兒等問題,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帶著疑惑探索知識,重塑學習熱情。經世致用思想不僅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育新時代工科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王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徑研究:以潭州書院湖湘文化教育為例[J].漢字文化,2024(6).
[2]肖貴清,龍正午.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4(5).
[3]李華,朱曉艾,趙貝貝,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專業選修課課程建設:以食品添加劑課程為例[J].食品界,2025(2).
[4]賈紹華,呂佳,段瑩,等.中藥學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黑龍江醫藥,2025(1).
[5]楊慶,孔綱強,孔憲京,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高等工程教育新生態的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25(1).
[6]徐梅芳,朱英.走向深度學習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新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
[7]韓芩.基于數智創新的傳統工科課程改革研究:以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為例[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5(1).
基金項目:鄭州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公路工程概預算’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5KCSZ047。
(作者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