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教以人倫,施以文治

2025-07-31 00:00:00孫儒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25年7期
關鍵詞:人倫四庫全書圖書

Teaching Human Ethics and Implementing Cultural Governance: The Native Features and Special Mission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ly Compiled Books

Abstract Oficiallycompiled books represent asignificant intelectual legacyofancient China,distinguished by strong indigenouscharacteristicsin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content selection,and compilationpurposes.These characteristicsaremanifested in three keyaspects:the long-standingandautonomous traditionof compilation,the selectiveand directive nature of thecontent,and the emphasis on governance throughculture.Together,these traits underscore the specialmissonofsuch works inancientChinesesocietynamely,toinstructinhumanethicsandto govern through culture.Thecontent selection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of these books reflecttheirrole in promoting ethical values, while their underlying purpose reveals their function in advancing cultural governance.

Key words officially compiled books; native features; book value; ancient China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璀璨的官修圖書史。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種類繁多、成就斐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中國人“道器合一\"\"道由器顯”的本體性和價值性思維理路之下,官修圖書不僅是承載學術文化記憶的載體,更是天地萬物的終極根源一—“道”的承載之“器”。因此,中國古代官修圖書在歷史發展、內容選擇和修撰目的方面形成了顯著的中國特色。這些獨特的中國烙印,體現了官修圖書在古代社會人倫教化和國家治理方面的特殊價值。

1悠久自主: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歷史特征

1.1 歷史的悠久性

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發展歷史之悠久,世所罕見。若以夏朝簡策圖書為起源,中國古代官修圖書則有近四千年的發展歷史。悠久的圖書史、藏書史、史官史、編修機構史,是中國古代官修圖書歷史之悠久性的基本表現。

從官修圖書的起源來看,以簡策為載體的可以流通的圖書起源于夏朝。《尚書·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禮記正義·禮運》記載,孔子“欲觀夏道”,曾得到歷法之書《夏時》[2]。《左傳》《國語》等多次引用《夏書》,《夏書》春秋戰國時期還有流通,后世才亡佚。夏朝時,學在官府,私門無著述文字,圖書均可視作官修。春秋戰國之后,“學在官府\"轉為“學在四夷”,圖書編撰不再被官府壟斷,私家圖書編撰事業興起。但自春秋戰國至清代,無論私家圖書編撰事業如何發展,官方修書事業依然相沿不輟,且不斷發展,修書成就斐然。

從中國古代國家藏書史來看,《史記》記載老子為周代“守藏室之史”3]。可見周代時的國家藏書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有專人掌其藏用之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延續周朝官府藏書制度,秦統一之后收六國典籍集中管理。自漢代開始,歷代帝王均將圖書收藏視為治國要務,形成了設專門機構管理國家藏書的制度,如兩漢時期的石渠閣與天祿閣,魏晉時期的秘書監,隋唐時期的秘書省與集賢殿書院,宋元時期的三館秘閣與秘書監,明清時期的翰林院與《四庫全書》七閣等。歷代國家藏書延續發展,官修圖書是其主要來源之一。

從中國古代史官制度史來看,設置史官記錄王言和國事是古代社會的傳統。中國古代史官制度成熟,史官是中國古代國家編修圖書的主要人員。夏朝設有史官掌管文字記錄,他們就是官府的圖書編修者。之后,歷朝歷代選拔有才學之士擔任史職,負責圖書編撰成為定制。《呂氏春秋·先識覽》所載夏朝已設有太史令,終古曾擔任此職4;周代設有太史、內史、外史、御史等史官[5]613;《漢書·藝文志》言\"古之王者世有史官\"[6]1359。后世學者如夏曾佑曾言:“周制,學術、藝文、朝章、國故,凡寄于語言文字之物,無不掌之于史”7],柳詒徵亦言“古之五史,職業孔多,弊于一語,則曰‘掌官書以贊治'\"[8]。

從中國古代官修圖書機構發展史來看,官修圖書作為集體活動,設置正式的修書機構,提供固定修書場所是必要條件之一。朝廷為修書提供固定場所,可追溯到東漢時期的蘭臺和東觀。劉知幾云:“漢氏中興,明帝以班固為蘭臺令史,詔撰《光武本紀》及諸列傳、載記。又楊子山為郡上計吏,獻所作《哀牢傳》,為帝所異,征詣蘭臺。斯則蘭臺之職,蓋當時著述之所也。自章和已后,圖籍盛于東觀。凡撰《漢記》,相繼在乎其中,而都為著作,竟無它稱。”[9]514此后各朝、各代,國家設立修書機構進行圖書編撰的傳統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衰。

1.2 發展的自主性

縱觀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發展過程,一直都是在中華民族完全自主的意識下,根據中華民族在學術、文化、社會治理等國家發展各方面的實際需求而自主形成的。這種在“未受異域文化影響”的環境中自發生成和自主發展的歷程,就是古代官修圖書自主性的主要表現。

漢代時,中國逐漸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傳統,以中原文化為主的漢族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漢代統治者多次組織學者開展大規模的圖書征集、整理和編撰活動,如漢成帝命陳農求遺書于天下,詔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任宏校兵書,尹咸校數術,李柱國校方技。劉向全面主持了這次國家藏書整理工作,并將校書成果匯輯成《別錄》。劉向去世后,其子劉歆繼承父業,刪減《別錄》,種別分類而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綜合性國家藏書目錄《七略》。自劉向劉歆父子整理圖書、編撰目錄之后,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中國古代有多個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大不相同,然而當這些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后,紛紛意識到圖書編撰的重要性,學習漢族文化傳統,開展圖書收集和編撰活動。例如,以滿族入主中原的清朝,舉全國之力收集、編撰圖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乾隆時期組織編修《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下旨,開始了規模浩大的全國征書:“是以御極之初,即詔中外搜訪遺書,今內府藏書插架不為不富,然古今來著作之手,無慮數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時采集匯送京師,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其令直省督撫會同學政等,通飭所屬,加意購訪”91。中國古代這種各民族都重視官修圖書的傳統,也是古代官修圖書自主性的典型表現。

2教以人倫: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內容選擇與導向

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政治、倫理、教育“三位一體\"的社會。政治、倫理、教育是關乎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歷朝歷代統治者無不關注。作為代表國家意志的官修圖書,是統治者教育臣民的重要工具。中國古代官方修書在追求內容全面的同時,對所收錄的內容“一一辨厥妍媸,嚴為去取”10]卷首17,有關非圣謬法、里巷鄙語、辭義淺俗、無益于人倫教化的內容通常去而不取,并且掊擊必嚴,屏斥必力。中國古代官修圖書內容的選擇標準及其人倫教化導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帝王權威

在中國古代,皇帝是神權的代表,擁有絕對的權威。古代帝王的事跡是天下臣民的倫理綱常標準與表率,是當時社會文化價值觀的體現。因此,在官方編修圖書時,有損帝王形象的內容通常去而不書,以免對人倫教化不利。據《五代史闕文》載,梁均帝詔史臣編修《梁祖實錄》時,對世傳梁太祖“岐下系鞋之事,恥而不書”]。

2.2弘道設教

根據《隋書·經籍志》總序的記載,《隋書·經籍志》編制時,“其舊錄所取,文義淺俗、無益教理者,并刪去之。其舊錄所遺,辭義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遠覽馬史、班書,近觀王、阮志、錄,挹其風流體制,削其浮雜鄙俚,離其疏遠,合其近密,約文緒義,凡五十五篇,各列本條之下,以備《經籍志》。雖未能研幾探,窮極幽隱,庶乎弘道設教,可以無遺闕焉\"[5]616-617,充分表明了朝廷的人倫教化導向。清代官修《四庫全書》時,更是以政教人倫為標準。乾隆皇帝詔修《四庫全書》,十分重視對收入圖書內容的校閱和選擇。《四庫全書總目》凡例云:“今詔求古籍,特創新規,一一辨厥妍媸,嚴為去取,其上者悉登編錄,罔致遺珠。其次者亦長短兼臚,見瑕瑜之不掩。其有言非立訓,義或違經,則附載其名,兼匡厥謬。至于尋常著述,未越群流,雖咎譽之咸無,要流傳之已久,準諸家著錄之例,亦并存其目,以備考核,等差有辨、旌別兼施,自有典籍以來,無如斯之博且精矣。”10]卷首16-17對于《四庫全書》刻、抄、存目的選擇標準,乾隆皇帝明確規定:“擇其中罕見之書,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壽之梨棗,以廣流傳。余則選派譽錄,匯繕成編,陳之冊府。其中有俚淺訛謬者,止存書名”10]卷首2。這種以政教人倫為根本的內容選擇標準,在《四庫全書》的撰修過程中成為重要原則。如《四庫全書》對釋道二教中的“經懺章咒”,以及“詞曲末技”等與儒家人倫教化無益之內容,蓋所不收;宋人的道教科儀章文,“亦概從刪削”;與人倫教化無關的詞曲,“如石孝友之《金谷遺音》,張可久之《小山小令》”,并從屏斥[10]18即使著作本身文辭華美,但是由于作者品行有悖倫理教化,同樣不予收錄,僅存其目,并著屏斥之由,如姚廣孝之《逃虛子集》,嚴嵩之《鈐山堂詩》之流。又如,《四庫全書總目》“書類序”申明要檳斥異端,指出如王柏《書疑》蔡沈《皇極》之類,“非解經之正軌者,咸無取焉”10]89;“孝經類序\"云:“故今之所錄,惟取其詞達明理,有裨來學,不復以今文、古文區分門戶,徒釀水火之爭。蓋注經者明道之事,非分明角勝之事業”[10]263;“四書類案語\"亦曰:“今所采錄,惟取先儒發明經義之言,其為揣摩舉業而作者則概從刪汰”[10]307。再如,編修《四庫全書》時,乾隆皇帝要求對所征集的圖書中有關抵觸朝廷的違礙內容盡行銷毀,《東華續錄》乾隆八〇日:“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間毀譽任意,傳聞異辭,必有詆觸本朝之語。正當及此一番查辦,盡行銷毀,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風俗,斷不宜置之不辦”12]。這種導向,從乾隆皇帝對詩文別集的選擇標準中亦有體現,“纂輯《四庫全書》,部帙計盈數萬,所采詩文別集既多如宋《穆修集》,有《摻帳記》,語多稱頌,謬于是非大義,在所必刪。該總裁等務須詳慎決擇,使群言悉歸雅正,副聯鑒古斥邪之意”[13]。

2.3勸善誠惡

勸善戒惡是另一個重要標準和導向。據《玉海》卷五十四載,宋真宗詔修《冊府元龜》時,對取材有明確規定,“朕編此書,蓋取著歷代君臣德美之事”,“凡悖惡之事及不足為訓者,悉刪去之”[14]1063。《冊府元龜》“凡所錄以經籍為先”,對群書中如《西京雜記》《明皇雜錄》之類的異端小說“咸所不取”,“只采《六經》諸史、《國語》《國策》及《修文殿御覽》《藝文類聚》、《初學》等書”[15]。《冊府元龜》“取著歷代君臣德美之事”,目的是“為將來取法,至于開卷覽古,亦頗資于學者”[14]1063。宋真宗對臣子說:“所編《君臣事跡》,蓋欲垂為典法。異端小說,咸所不取。觀所著編序,援據經、史,頗盡體要,而誡勸之理,有所未盡也。”[14]1064足見他想借此書\"勸善誡惡\"的人倫教化導向。

3施以文治: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修撰目的

中國古代帝王對官修圖書在施行文治方面之重要功用的認識,是古代官修圖書得以自主且持續發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國歷朝帝王在奪取政權之后,大多注重“偃武修文”,實施“文治\"政策,以文教禮樂治民,興辦文化事業,一方面教化人心、統一思想、鞏固統治,另一方面儲備和培養治國人才。修撰圖書是古代官方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以文治”的目的彰明較著。在“文以載道\"的觀念下,圖書對施行文治具有重要功用,是文治天下所需的必要之器。正如毋炅《古今書錄》序中說:“夫經籍者,開物成務,垂教作程,圣哲之能事,帝王之達典。\"[16古代帝王清晰地認識到,“教化之本,治亂之源,茍無書籍,何以取法”17]。

中國古代官修圖書在文治方面的功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3.1以經為首,申明大道以正人倫

在中國古代,文治之道就是儒家竭力宣揚的“德政\"“禮治\"之道,即\"圣人之道”。歷代帝王文治天下,首先要學道、明道。而古代中國人認為,圣人之道載于六經之中,誠如清人崔述所言:“圣人之道,在六經而已矣。…文在是,即道在是,故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六經以外,別無所謂道也。”[18]因此,對于古代帝王來說,經書在明道、治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漢書·儒林傳》將經書的明道、治國作用說得十分清楚,其曰:“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6]2663。經書之所以可以“明天道,正人倫”,是因為經書中蘊含著豐富的“天道”和“人倫\"內涵。王陽明解經時云:“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19由于經書在文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古代帝王十分重視經書,在官修圖書時形成了“以經為首”的尊經思想傳統。中國古代官修書目的分類體系充分體現了古代帝王的尊經思想。自西漢《七略》至清乾隆《四庫全書總目》,官修書目分類體系中“以經為首\"的格局始終未變,官修圖書“以經為首”的原則,為世人制定了一條符合國家治理要求的人倫準繩。

3.2以史為要,通古知今以明治道

古代帝王尊經之外,還重史,這一思想來源于對“史”之功用的認知。如清康熙皇帝所言:“朕唯治天下之道莫詳于經,治天下之事莫詳于史,人主總攬萬機,考證得失,則經以明道,史以征事,二者相為表里,而后郵隆可期。”[20]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視編修史書,曾言:“朕睹前代史書,彰善瘴惡,足為將來之戒”,“將欲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鏡”21]。從魏徵建議修史的上疏內容中,也可以了解到唐太宗修史的目的,“臣愿當今之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鑒,則存亡治亂,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思其所以亂,則治矣;思其所以亡,則存矣”[22]。可見,中國古代帝王認為通過史書可以總結學習歷代善惡得失之經驗,做到通古知今,文治天下。

3.3褒善貶惡,教化人心以統思想

縱觀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修書手法和內容,“褒善貶惡\"的傳統延綿不絕[23]。編修者以儒家義理為善惡標準,對歷史人物或事件進行褒貶評判,或對編寫的內容進行分門別類及去取選擇。在中國古人看來,歷史中的善惡之事具有以古為范、教化引導的作用,如宋人歐陽修所言:“史者,國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善惡功過,與其百事之廢置,可以垂勸戒、示后世者,皆得直書而不隱”24]。古代帝王十分重視在官修圖書時利用“褒善貶惡\"的方式,以達到文治天下的目的。如唐太宗命魏徵編修的《諸王善惡錄》的序言中記載:“今錄自古諸王行事得失,分為善惡,各為一篇,名曰《諸王善惡錄》,欲使見善思齊,足以揚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太過,從善則有譽,改過則無咎。興亡是系,可不勉與?”25]宋代所編修的《新五代史》,列傳部分將歷仕數朝、為臣不忠的人列入《雜傳》,將王彥章、裴約、劉仁三位符合“其食人之祿者,必死人之事”標準的忠臣列入《死節傳》,將潔身自好、嫉世遠去者列入《一行傳》23]。清乾隆皇帝在編修《四庫全書》時,更是嚴厲批評“謬于是非大義”“俚淺訛謬”“抵觸本朝”“悖于義理\"等圖書,并對這些圖書或毀、或刪、或改。由此可見,官修圖書通過“褒善貶惡”的方式,制定義理標準,統一臣民的思想和行為,以維持國家治理的安定長久。

3.4廣納賢才,培養儲備以待顧問

中國古代帝王施行文治,需要大量的治國理政人才,建立修書機構開展修書活動是廣納天下賢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國自漢代開始就有明確的設機構修書制度的記載,這些機構通常兼事藏書和修書,稱之為“館閣”。朝廷招攬大量博學之士入館主持、參與修書工作,館閣成為歷朝歷代重要的人才儲備基地。至清代乾隆時期時,館閣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達到頂峰。對此,學者來新夏在《lt;四庫全書gt;對傳統文獻的貢獻》提出,參與撰修《四庫全書》的眾多學者,“都是俊才碩彥,其學術成果,歷歷可考,為清學昌盛發展之砥柱,稱一代人才之極盛。而在編纂過程中,通過工作實踐和學者們相互商榷切磋,這一龐大的學術群體,也都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是《四庫全書》培育人才之功,固不可沒”[26]

然而,中國古代帝王設修書機構,招納儲養人才不單是為了編修圖書,也是為了資治問政。如宋人范仲淹曾說:“國家開文館,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庭,覽群書,以待顧問,以養器業,為大用之備。\"[27];《金史·百官志二》載,益政院的館職人員“以學問該博、議論宏遠者數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備顧問,講《尚書》《通鑒》《貞觀政要》。名則經筵,實內相也”[28]。

4結語

梳理和歸納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的本土特征與價值,是中國古代圖書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任務和內容。本文在中國古人“文以載道”的思維理路下概述了中國古代官修圖書在歷史發展、內容選擇和修撰目的三方面的本土性特征,并揭示出官修圖書“教以人倫\"和“施以文治\"的特殊使命,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獨具民族特色的文獻價值觀念和思想智慧。這些價值觀念和思想智慧,是古代中國人對世界典籍文化所作出的卓著貢獻。保存和傳承中國古代官修圖書,發掘它們的特征與價值,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尚書[M].王世舜,王翠葉,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248.

[2]禮記[M].胡平生,張萌,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422.

[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0:1701.

[4」許維.呂氏春秋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9:395.

[5]魏徵.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6]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7]夏曾佑.中國古代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86.

[8]柳詒徵.國史要義[M].北京:中華書局,1948:33.

[9]劉知幾.史通[M」.白云,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

[10]永璿,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1]薛居正.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75.

[12]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M].長沙:岳麓書社,2010:20-21.

[1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74.

[14]王應麟.玉海[M].揚州:廣陵書社,2016.

[15]鄧之誠.骨董續記[M].欒保群,校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85.

[16]劉,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0:1338.

[17]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五[M].北京:中華書局,1995:571.

[18]張舜徽.文獻學論著輯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85.

[19]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54-255.

[20]王記錄.康乾時期的官方修史活動與漢宋之學[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131.

[21]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周勛初,等校訂.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6348.

[22]吳兢.貞觀政要[M].長沙:岳麓書社,2000:263.[23]孫儒,蔣永福.修書以供治世:中國古代官修圖書活動的思想旨趣[J].圖書館,2021(5):96-101.

[24]歐陽修.歐陽修集編年箋注(六)[M].李之亮,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309.

[25]傳世藏書工作委員會.傳世藏書(集庫)[M].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1020]

[26」甘肅圖書館,甘肅四庫全書研究會.四庫全書研究文集:2005年四庫全書研討會文選[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155.

[27]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2版.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所,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所,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3434-3435.[28]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0:849.

作者簡介:孫儒,博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圖書館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收稿日期:2024-12-20 修回日期:2025-04-18

編校:俞月麗鄭秀花(上接第11頁)

[23]范鳳書.中國私家藏書史(修訂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24]魯海.古今藏書家比較[M]//虞浩旭.天一閣論叢.寧波:寧波出版社,1996:382.

[25」程光,梅生.儒商常家[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4:227.

[26]柯善信,姚仲華.柯璜社會活動拾零(一)[J].滄桑,1998(5):9-13,16.

[27]【專題·書樓尋蹤】山西省晉中祁縣何氏“對蒙軒\"[EB/OL].(2017-06-19)[2024-04-17].htps://www.heshi8.cn/7403.html.

[28]河津市志編纂委員會.河津市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1157.

[29]宮留記.資本:社會實踐工具——布爾迪厄的資本理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144.

[30]馬梅珍.五世任教濟天下庚續百年救蒼生[J].山西教育(管理),2022(4):44-45.

[31]郭齊文.鐵筆松風趙鐵山[M].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22.

[32]渠明祜.先父渠晉山事略[M]/政協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山西文史資料:1997年第6輯 總第114輯.1997:55-61.

[33]趙世俊.憶母校對我的啟蒙教育[M]/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祁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祁縣文史資料.祁縣:祁縣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38.

[34]王安功.書歸何處近代以來藏書文化與社會[M].北京:新華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姚小燕,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古籍保護研究院博士后,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山西藏書史、圖書館史、古籍分類等。收稿日期:2024-12-04 修回日期:2025-04-17 編校:俞月麗李萍

猜你喜歡
人倫四庫全書圖書
開卷少兒類暢銷書排行榜(2025年6月)
出版人(2025年8期)2025-08-23 00:00:00
醫學高校圖書館專業中文圖書采訪質量及其策略優化分析
科技資訊(2025年13期)2025-08-18 00:00:00
文人畫的再發現:在人工智能語境下
新華月報(2025年14期)2025-08-14 00:00:00
人倫關系:中國傳統的一種洞察
尋根(2025年3期)2025-08-03 00:00:00
汲古融新,激活百年館藏“一池春水”
現代閱讀(2025年12期)2025-07-30 00:00:00
2010兩岸圖書出版交流合作大事回顧
書香兩岸(2011年1期)2011-01-01 00:00:00
半價郵購圖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三级网站|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婷婷激情五月网|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国产黑人在线|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国产精品一线天|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亚洲美女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亚洲免费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欧美区国产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伊人91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网址|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精选自拍|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色老头综合网|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色噜噜中文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午夜影院a级片|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欧美激情综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人与鲁专区|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伊人久综合|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97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