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年高增長基數之上,礦業巨頭2025年上半年業績繼續高歌猛進。
7月14日,紫金礦業(601899.SH)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約232億元,與上年同期151億元相比,將增加約81億元,同比增加約54%。其中,二季度預計凈利潤約130億元,與一季度102億元相比,將增加約28億元,環比增加約27%。此外,預計上半年扣非凈利潤約215億元,與上年同期154億元相比,將增加約61億元,同比增加約40%。
次日,洛陽鉬業(603993.SH)緊接著也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82億元到91億元,同比增加51.37%到67.98%,扣非凈利潤為83億元到92億元,同比增長47.55%到63.55%。
此前的2024年,紫金礦業和洛陽鉬業凈利潤分別增長51.76%、64.03%,扣非凈利潤分別增長46.61%、110.48%。
2025年初至今,紫金礦業和洛陽鉬業A股股價漲幅分別為32%、31%。截至7月18日收盤,兩家公司股價分別為19.47元、8.21元,總市值分別為5179億元、1757億元。
通過不斷并購,紫金礦業已成為一家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兩地上市,在中國17個?。▍^)和境外15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
紫金礦業位列202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第267位,及其中的上榜的全球金屬礦業企業第5位、全球黃金企業第1位;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64位、《財富》中國500強第91位。
2025年上半年,紫金礦業五大主要礦產品中,除了礦產鋅(鉛)產量有所下降以外,其余產品產量均實現增長。其中,礦產銅產量增加10%至57萬噸,礦產金產量增加17%至41萬噸,礦產銀產量增加6%至223噸,當量碳酸鋰產量增加29.61倍至7315噸。
洛陽鉬業于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于上交所IPO。目前公司主要業務分布于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歐洲,是全球領先的銅、鈷、鉬、鎢、鈮生產商,亦是巴西領先的磷肥生產商,同時公司金屬貿易業務位居全球前列。公司位居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第145位,《福布斯》2024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621位,《普華永道》全球40強礦業上市公司(市值)第24位。
洛陽鉬業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稱,公司主要銅鈷礦產品產量實現增長,綜合規模效益逐漸顯現:銅金屬產量353570噸,同比增長約12.68%;鈷金屬產量61073噸,同比增長約13.05%。
可以看出,紫金礦業和洛陽鉬業主要產品產量保持穩健增長。同時,這些礦產價格也有所上漲。
根據國盛證券統計,2025年上半年,LME銅均價9445美元/噸,同比增加2.5%;COMEX黃金均價3076美元/盎司,同比增加39.5%;SHFE鋅均價23142元/噸,同比增加4.1%;COMEX白銀均價33美元/盎司,同比增加26.2%。鈷價格方面,據國聯民生統計,2025年上半年均價同比上漲4.81%,二季度均價同比上漲21.60%,環比上漲30.86%。
產品價格是兩大礦業巨頭高增長的核心因素。
黃金作為漲幅最大的品種,背后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地緣風險、央行購金、降息預期等。
上半年,特朗普政府的所謂關稅政策(如對加拿大、歐盟加征關稅)及中東沖突(加沙導彈事件)推升避險需求,期間內金價四次跳漲均與政策擾動直接相關。同時,去美元化趨勢強化黃金的信用替代屬性,全球央行購金持續發力。2025年上半年全球黃金ETF增持397噸(約380億美元),資金流入創紀錄。
銅鈷價格上漲的邏輯主要是供應端約束。
銅方面,全球銅礦資源面臨老化問題,前十大銅礦平均可開采年限降至37年,新礦開發受環保審批限制,周期延長至8-10年,導致供給彈性下降。2025年全球銅精礦產量增速預計僅1.8%,而新能源、全球電網投資加速等推動需求持續攀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高價格。
鈷方面,剛果金作為全球最大鈷生產國,其出口禁令直接導致2025年全球鈷市場預計出現3萬-4萬噸供給短缺(2024年為過剩6萬噸)?。這一政策沖擊改變了市場供需格局。目前,全球鈷庫存處于8萬-9萬噸水平,在供給受限背景下加速去庫存?。
下半年相關產品價格會如何走呢?
對于黃金,多家機構仍然看好后續走勢。
中航期貨研報指出,展望下半年,在美國關稅威脅、赤字擴張削弱美元資產吸引力,海外降息周期和全球央行延續購金的背景下,黃金價格中樞上移,下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黃金有望延續利率邏輯再度沖高。
對于銅價,廣發證券研報指出, 2025年下半年,供給端,銅精礦緊張加劇。需求端,海外庫存套利空間減小,美國加征關稅對全球銅實際需求的拖累將滯后體現,美聯儲降息預期已較低,關稅沖擊帶來的就業等壓力或提升年內美聯儲降息概率。預計銅礦供需維持緊平衡,行業供需對9000美元的銅價形成強支撐,美國關稅政策提升補庫需求,加之國內穩內需政策持續發力和美聯儲降息推動,銅價中樞仍將上行。
金和銅是紫金礦業的兩大支柱產品。
紫金礦業的礦產金產量增加,主要受益于國內海外齊發力。
海外方面,4月,紫金礦業完成對在產礦山加納阿基姆金礦項目100%權益的交割,年均產金5.8噸;6月,并購在產的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大型金礦,年均產金5.5噸。同時,其旗下的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2024年產金7.5噸,2025年計劃提升至10噸/年,較原產能增33%;波格拉金礦2025年復產,預計貢獻權益產量5噸/年;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等提升采選能力,確保年度產量目標。
國內方面,紫金礦業參股的山東海域金礦已于6月底實現選礦廠帶水試車。該項目設計采選規模為12000噸/日,服務年限23年,建成投產后年平均產黃金15-20噸,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礦山。目前,紫金礦業持有山東海域金礦30%股權,且持有招金礦業20%股權,合計持有權益約44%。
紫金礦業2025年計劃生產礦產金85噸,同比增長16.4%;2028年的目標是100-110噸,年復合增長率約10%。
銅板塊方面,增量主要來自紫金礦業旗下三大銅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2024年產銅43.7萬噸,2025年三期選廠達產,產能提升至60萬噸/年,遠期目標是通過技改擴至80萬噸/年。巨龍銅礦目前已建成16萬噸產能,二期20萬噸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產,屆時產能將達到35萬噸/年,到2030年實現年產銅60萬噸。塞爾維亞博爾銅礦2024年合計產銅29.29萬噸,技改完成后產能提升至45萬噸/年。
此外,西藏朱諾銅礦規劃產能9.9萬噸/年,2026年投產;秘魯La Arena二期規劃產能銅?10萬噸/年、金3.8噸/年,2028年投產。
紫金礦業2025年計劃生產礦產銅115萬噸,同比增長7.5%;2028年計劃達到150萬-16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超10%。
洛陽鉬業核心聚焦銅、鈷品種。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銅、鈷兩大品種短期2025年產量預計中值為63萬噸、11萬噸,與2024年基本持平,長期來看預計2028年產量分別為100萬噸、10萬噸,2024-2028年銅CAGR為11%,其中銅主要來源核心項目TFM/KFM增產。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TFM西區和KFM二期開發,逐步落實五年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