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在心理健康調查中,班主任發現部分學生覺得自身毫無價值,也不知如何提升,在人際交往中不敢發聲,很少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找不到存在感。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決定在全班開展以“發現更好的自己”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活動目的:或敘寫親身經歷,或講述別人的故事,或闡述觀點,讓同學們讀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啟迪,能夠發現自己的價值。
征文要求: ① 能對生活做出有價值的思考,忌無病呻吟、空洞說教; ② 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 ③ 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襲,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現自己的真實姓名、校名等相關信息
寫作指導
一、立意與選材:挖掘真實故事,傳遞成長力量
征文主題“發現更好的自己”,核心聚焦于“發現”與“更好”。“發現”意味著挖掘自我價值,需要同學們深度回顧、反思生活。“更好”則暗示著成長與進步,是從迷茫、自我懷疑到清晰認知自我價值的轉變過程。同學們寫作時應緊緊圍繞這一核心,展現自己探尋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以下從三個角度為大家提供選材思路:
方向一:自我覺醒 突破束縛,遇見新我
自我覺醒常源于某個觸動心靈的瞬間,讓我們清晰地意識到自身的獨特價值。如一次演講比賽,你從退縮到勇敢嘗試,不僅戰勝了自己,還發現了隱藏在心底的勇氣與潛藏的表達能力。
方向二:他人鏡像一一借他人之眼,照亮自我
他人就像一面鏡子,通過他人的反饋和評價,我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發現那些被自己忽略的優點和長處。比如,在班級里一直默默無聞的你,通過堅持練字獲得他人認可。再比如,手工課上你做出的并不完美的陶罐被老師珍藏,老師稱贊你在創作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獨特創意和認真態度,讓你認識到自己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專注力。
方向三:生命對話 感悟生命,啟迪自我
生命是一個廣闊而深邃的領域,無論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還是與藝術作品的深度對話,都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和靈感,幫助我們發現更好的自己。如在欣賞一幅畫作或聆聽一首音樂時,你被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打動,進而反思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到與作品共鳴的點,明確自己的追求和方向。

二、結構設計:用細節搭建情感共鳴的橋梁
在圍繞“發現更好的自己”這一主題進行寫作時,我們可以采用“沖突一轉折一領悟’的結構框架,通過細節描寫,將內心的情感變化生動地展現出來,
文章開篇,可以著力刻畫“無價值感”的真實心理狀態,讓讀者感同身受。如描繪“我”在課堂上,心中已有答案,卻因害怕出錯而不敢舉手發言的場景;或描寫在集體活動中,“我”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看著其他同學說說笑笑,自己因為自卑而融不進去,感到非常孤獨與失落。通過這些具體的生活場景和細節描寫,將內心的掙扎與迷茫具象化。
經歷“無價值感”的痛苦掙扎后,文章需引入關鍵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可以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你發現自己的潛能,并展示在眾人面前,贏得了他人的贊賞;也可以是一次自我反思,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經歷轉折后,文章要展現“發現價值”后的改變與成長。比如,你開始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主動與同學們交流合作;或者你在學習上更加自信,勇于挑戰難題。通過具體的行動和內心的波動,讓讀者真切感受到你的轉變。
寫作過程中,要注重細節描寫與情感抒發,讓讀者通過文字感受到你內心的掙扎、轉折時的驚喜,以及領悟后的堅定,從而搭建起一座情感橋梁,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深刻理解“發現更好的自己”這一主題的內涵。
學生范文

暮色中的跑道泛著琥珀色光澤,晚霞在天空暈染出玫瑰色的鱗片。我輕撫胸前的獎牌,那個蜷縮在角落的影子,終于在時光的淬煉中挺直了脊梁
初人中學時,我像株含羞草般瑟縮在集體邊緣。直到初二學校運動會的那場4×100 米接力賽,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我本不想報名,只想逃避。“我參賽不過是浪費機會,不如讓給強者。”我想。然而好友偷偷替我報了名,我不得不懷著忐忑的心,踏上那條令我既期待又畏懼的跑道。
“砰!”槍響如驚雷,跑第一棒的我,剎那間被一股決絕的力量驅使。我不想再當班級的累贅,拼盡全力飛奔出去。每一步都踏得堅定,每一次擺臂都飽含力量。身旁風聲呼嘯,似在為我助威。隊友們也都傾盡,全力沖刺。雖然最終我們與領獎臺失之交臂,但成績相較初一時,有了大幅提升。那一刻,長久籠罩在我心頭的陰霾,悄然散去了一角,自信的曙光,第一次照進了我黯淡的內心世界。
為了在初三運動會上大放異彩,我開啟了艱苦的訓練。晨曦里追逐自己的影子,暮色中與晚風較勁,汗水在運動服上一次次留痕。當第三次學校運動會來臨時,我從容地蹲踞在起跑線后,如繃緊的弦,等待槍響時刻。槍響瞬間,疾風托起我的腳步,我奮力沖刺。將接力棒壓人隊友掌心的剎那,我忽然懂得:真正的價值不在于獎臺的高低,而在于傳遞力量。
然而,命運總愛捉弄人。決賽日,意外突如其來,大腿拉傷讓我不得不遺憾地成為場邊的守望者。但當我看著跑最后一棒的隊友如離弦之箭沖出去,與其他隊迅速拉開距離時,我終于讀懂了勝利之外的含義一—那些我們共同揮灑的汗水,早已將我們凝聚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當隊友們開心地將獎牌輕輕掛在我的頸間時,獎牌貼著皮膚傳來的溫熱,瞬間驅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遺憾
此刻,我坐在暮色四合的運動場上,獎牌在掌心散發出光芒。我終于明白:發現更好的自己,不是一定要成為完美的個體,而是在集體的星河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就像接力賽中的每一棒,既要有沖刺的鋒芒,也要有托舉他人的力量。成長這場馬拉松,重要的不是瞬間的超越,而是永不停息的腳步。
天邊最后一縷霞光沉入地平線,我起身走向燈火通明的教學樓。身后的跑道上,又一批少年正在奔跑,奔在屬于自己的蝶變之路上。而我,也將帶著這份珍貴的成長感悟,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追尋更好的自己。
湖南省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
點 評
從初入中學時的怯懦逃避,到初二學校運動會初嘗勝利的滋味,再到艱苦訓練后的從容參賽和意外受傷后對勝利的全新領悟,作者巧妙地將個人成長與接力賽緊密相連,生動詮釋了在集體中尋找自我價值、于蝶變里領悟成長真諦的主題。語言優美且富有感染力,細節描寫生動細膩,情感真摯動人,讀來令人深受觸動。

我是后衛,那又如何?
徐浩軒
籃球場上,聚光燈總追著小前鋒旋轉。他風馳電掣般的突破、騰空而起后的暴扣甚至呼吸都裹挾著耀眼的光芒。而我,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后衛,在戰術板上被虛線框著,永遠做那個遞出球權的人。
思緒飄回那年夏天,彼時正值籃球賽。一日下被雙人包夾來,零碎的得分與稀疏的掌聲把我內心的棱角幾乎磨平。或因對這個位置隱隱不滿,在賽場上,我常怯于組織,反倒一拿球就迅速傳給小前鋒,全體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而我默默地待在角落。
‘為什么要傳球?!你是后衛,那是屬于你的機會!”教練的怒吼震得我耳膜生疼。我沖進操場,夕陽把跑道染成血色,遠處凱旋的隊伍正歡呼著經過,他們球衣上的汗水在發光。“對不起,我只是后衛,做不到像小前鋒那樣…”我對著教練的背影哽咽。
“你是后衛,那又如何?”他的聲音混著晚風,“做你想做的。”
夜色漸濃,體育館的頂燈亮起,一場屬于我的救贖之戰即將開始。站在罰球線上,我仿佛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聲。哨聲響起,我接過隊友的傳球,小前鋒習慣性地伸手要球。掌心的籃球突然變得滾燙,教練的話在耳邊炸開。帶球過半場時,混亂的局面讓我心生怯意,差點兒又想把球交出去。
“不!”內心突然響起堅定的聲音,教練的囑咐、往日訓練的場景在腦海中一一閃過。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觀察場上局勢:小前鋒被雙人包夾,對手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內線的中鋒此刻竟無人防守!我佯裝傳球,拉開半個身位,在小前鋒伸手的瞬間,突然將球投向內線。

籃球脫手的剎那,時間仿佛凝固。橘色的球體劃過穹頂,像流星墜入銀河。“唰!”籃圈震顫的聲音引爆全場,潮水般的掌聲將我淹沒。汗水順著睫毛滑落,這一刻我終于明白:后衛的傳球軌跡,同樣能在賽場上畫出璀璨的弧線
曾經,我困在“不如他人”的桎梏里,把自己活成了模糊的影子。可當我不再執著于成為聚光燈下的小前鋒,而是真正成為掌控節奏的后衛,我才發現籃球場上每個位置都有獨特的價值。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不必做他人的復制品,要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湖南省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
點評 評
文章選材為籃球賽,貼近青少年生活。作者巧妙地將后衛的成長與“發現更好的自己”的主題相關聯,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從怯于持球、習慣性傳球,到教練點醒后果敢進攻的心路歷程,字里行間皆是成長的痕跡。行文張弛有度,心理描寫層層遞進,結尾自然道出“自我認同”的覺醒,且由賽場延伸至生活,點明“不必做他人的復制品,要做獨一無二的自己”的主題,立意深刻,余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