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業冷庫;冷鏈物流;鄉村振興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5)13-0260-04doi:10.3969/j. issn.0517-6611.2025.13.051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Cold Storag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YAN Qian-zhe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q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angqiu,Henan 476000
AbstractAgriculturalcoldstorageisaniporantpartofruralcoldchainlgistics,hichanextendthsalescyleofgiculturalproducts andenaneaglualompeitiessouhldivesigaificulualcoldgonsiealiaturealg thecuentsiatioofagicluralcodstoagemaageent,findouteficiencisofalturalcoldstoragemaageentndiing therelevantknowedgeofagiculturalcoldstoagemanagement,putfoardeasurestoiprovetemanagementofgriculturalcoldtoage. Theaimistoimprovetheanagementehansmofagriculturalcoldsoagemprovethperatiofccyofteidustrydpro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villages.
Key wordsAgricultural cold storage;Cold chain logistics;Rural revitalization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冷鏈配送和即時零售向鄉鎮延伸。為農業冷庫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農業冷庫發展政策吸引了更多建設資金,推動冷庫公司數量增加,冷庫容量隨之劇增。隨著冷鏈物流體系的延伸,各個物流公司冷鏈業務正向農村拓展,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人才,農業冷庫管理水平提升。我國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持續升級,對于農產品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水果蔬菜的保鮮和四季供應問題日益凸顯。對農業冷庫管理進行研究,明確提升管理效率的關鍵因素,完善管理體系,可促進農業冷庫行業的發展。
現有農業冷庫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農業冷庫儲藏種類、特性、分布區域,冷庫設施結構布局,信息化管理水平,人才管理,農產品保險等維度,已有研究成果為后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借鑒。該研究基于現有學術成果,進一步分析農業冷庫管理現狀及現存問題,以期為完善農業冷庫管理體系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導,推動農業冷庫管理知識體系的豐富與更新。
1相關文獻述評
1.1農業冷庫分布、儲藏種類、質量安全方面馮建華等[1]總結了我國冷藏果蔬的主要品類,蘋果、大蒜、蒜臺等農業產品,果蔬冷庫集中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遼寧等瓜果蔬菜產區。果蔬冷庫應提升冷庫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行業協會監督管理。積極推進冷庫原產地化、現代化、規模化、品牌化,促進冷庫產業規范發展。霍尼韋爾通過運用移動終端,借助信息化技術對冷庫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儲藏產品入庫、儲藏出庫的全過程管理,確保冷藏食品質量,提升冷鏈物流效率[2]。石景松等[3]指出借助農業冷庫,可以延長農產品保鮮期,減少水果蔬菜變質風險,延長農產品銷售周期,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生產收益,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秦世杰等4研究表明,隨著水果、蔬菜產業消費升級和冷鏈物流進一步發展,農業冷庫的應用范圍會進一步擴大和推廣,要結合不同的儲藏產品,設計相應的儲藏方案,以保證儲藏產品質量。楊媛等5通過對第三方冷庫食品安全狀況的研究指出,冷庫食品由于信息管理系統缺失,難以實現全程監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完善冷庫相關食品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可以提升冷庫經營管理水平,保障冷庫食品質量安全。
1.2農業冷庫信息技術管理方面顧海燕[研究了果蔬冷庫管理信息化軟件,通過建立統一的果蔬大數據庫,可以收集各個冷庫果蔬信息,進而進行數據挖掘分析,預測未來經濟形勢,為當地政府農業部門、行業協會、儲藏農戶、金融機構提供決策支撐。徐煒琳等研究表明,傳統的冷庫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儲藏成本高,難以保障儲藏品質量,客戶使用滿意度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可以促進冷庫管理更新,提升冷庫經營管理水平,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價值。龍艷萍[8研究表明,冷庫管理中運用信息技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包括冷庫管理自動化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這些技術不但能夠提升冷庫的管理效率和食品安全,還能對果蔬儲藏品進行經濟預測,保障供應鏈的穩定。董紅艷構建農業冷鏈信息系統,建立統一信息平臺,可以對冷鏈物流進行實時監控,根據市場需求調節供給,預測未來消費趨勢,為農業冷庫產品儲藏提供參考信息。郭蛟等[研究表明,農業冷鏈是預制菜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農業冷庫建設,方便預制菜的生產、儲藏、銷售。農業冷鏈可以牽手預制菜企業,相互配合,共建高效的農業冷鏈物流體系。白霞祖\"研究表明,建設信息化農業冷鏈服務平臺,實現對農業冷鏈資源整合,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管理體系,推動農業產品冷庫儲藏、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數字轉型,可為農業鄉村振興和農業數智化發展等提供有力保障。
1.3農業冷庫人才管理方面蔣小平[12]進行漢中果蔬冷庫產業研究發現,冷庫建設存在一哄而上、結構失衡、經濟收益低,冷庫管理缺少技術及管理人員,冷庫需要科學管理等問題。提出要扭轉果蔬儲藏舊有觀點,引導行業規范布局,加強果蔬冷庫管理,為當地果蔬發展保駕護航。粟慧等[13]指出,農業冷鏈管理中缺少人才和技術支持,制約了農業冷鏈發展。可以加強行業內部培訓與外部合作,培養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農業冷鏈管理,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激發人才工作激情,促使人才長期服務農業冷鏈物流。何朝聰等[14]通過對廣西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建設的研究指出,優化農業冷庫布局需從“圍繞市場”向“圍繞產地\"轉變,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冷鏈物流的時效性,降低農產品損耗。同時,應加強新農人培養建設,為農業冷鏈物流體系輸送營銷、技術人才。齊春微15指出,農業冷鏈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需加大農業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如推進農業冷庫建設、完善加工、營銷等配套環節;同時應提升農業冷鏈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推動農業冷鏈物流發展。高琳珍[16]指出,農業產地冷鏈物流對鄉村振興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拓寬了鄉村振興途徑,實現了農業產業升級。推進農業冷鏈管理,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完善農業冷庫設施,加強信息化建設,培養冷鏈復合型人才,多方位助力農業發展。
1.4農產品保險方面鄭興燕[17]研究了廣西農業產品“保險 + 期貨”模式,發現農村地區對于“保險 + 期貨”模式認識存在一定的不足,產品業務種類少,服務環節缺失。政府需要發揮主導作用,推動“保險 + 期貨”模式的發展;金融機構應創新產品業務種類,拓展應用農產品的范圍;同時加大“保險 + 期貨\"模式的宣傳推廣,轉變農民參保意識。王凡[18]指出,“保險 + 期貨\"模式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可以幫助農民降低農產品價格下降帶來的損失,提升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保險 + 期貨\"模式應優化保險定價策略,開發新的“保險 + 期貨\"產品投入市場,規范“保險 + 期貨”金融市場交易秩序,讓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切實助力鄉村經濟建設。孫悅[研究河南農產品“保險 + 期貨”運行模式發現,“保險 + 期貨\"模式成本費用高,適用范圍小,農民參保意識低。需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保險 + 期貨”模式,促進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
2農業冷庫管理現狀及SWOT分析
2.1農業冷庫現狀分析農業冷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家已支持3.8萬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7.8萬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縣級覆蓋率超過 70% 。其中果蔬占設施貯藏品種的 89% ,貯藏期延長 69~ 106d,實現錯峰銷售。在完善產地冷鏈物流節點布局方面,已推動建設培育100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重點市),培育了 1 000 個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產地銷地銜接的產地綜合服務平臺[20] O
全國產地倉儲保鮮設施規模30742.7萬 m3 ,倉儲保鮮能力6694.5萬t,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分別為 29.6% 19.5%.42.7% 和 8.2% 。農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能夠衡量冷鏈建設和運營水平,據測算,2023年我國農產品產地綜合低溫處理率為 32.0% ,比2020年提高了11百分點,果蔬、肉類和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為 24.0%.80.0% 和 83.0% ,這一系列數據充分彰顯產地冷鏈物流的良好發展態勢[21]。
全國各省(區、市)具體的農業冷庫分布如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有71個縣(市、區)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農產品產地保鮮倉(地頭冷庫)4470個,總庫容量259.85萬 m3 ,總儲藏能力達220萬 t[22] ;天津重點建設水果、蔬菜、食用菌相關冷庫設施,已完成150個農產品相關的農業冷庫設施;湖北省已建成縣級農產品產地冷庫1200多座,新增農產品冷存能力約20萬t;江蘇省已建成農業冷庫總容量61.00萬 m3 ,每年可以冷藏保鮮約90萬t農產品;甘肅省農業冷庫相關設施5483座,農產品冷存容量達到593萬t,有力支撐農業發展;山東省建成農業相關冷藏保鮮冷庫4500個,增加冷藏面積609.00萬 m3 ;河南省選擇冷存保鮮需求量大的地市作為重點建設對象,建成各類農業冷庫設施1500余個。各地政府積極推動農業冷庫建設工作,全國農業冷庫建設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農業冷庫發展由量變邁向質變。
2.2 農業冷庫SWOT分析
2.2.1優勢(S)分析。隨著國家對農業冷鏈物流的政策支持,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支持農業冷鏈配套設施的建設,農業冷庫作為冷鏈物流的前端,是農業冷鏈物流成功的重要前提。國內物流行業發展成熟,物流業務逐漸從城鎮轉向鄉村,為農業冷鏈物流帶來大量資金、技術、人才,一些企業正在建設農業冷庫。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發展,農產品產量劇增。近年來,國內增加了較多水果種植園,水果時令性強,難以儲藏,需要專業的冷藏設備,對農業冷庫的使用需求增加。蔬菜類經濟作物是農業冷庫儲藏的主要對象,蔬菜規模化種植,反季節銷售已經形成很好的經濟價值,冷庫儲藏意識得到進一步普及。
2.2.2劣勢(W)分析。農業冷庫面臨的劣勢包括冷庫儲藏農產品在很多農業地區接受度低,受儲藏品的生產周期影響,農業冷庫使用存在明顯的淡季和旺季。農業冷庫從業人員普遍學歷低,年齡結構失衡,短期經營還可以維持,長期來看缺少復合型管理人才,后期發展缺乏人才保障。目前農業冷庫定位不清晰,冷庫功能沒有特色。部分農業冷庫建設早,冷藏技術落后,冷藏效益低。農業冷庫獨立運營,缺少統一行業組織指導,信息化水平低,造成農村冷庫過度競爭。
2.2.3機會(0)分析。農業冷庫能夠延長水果蔬菜銷售周期,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銷售節點,增加經營收益,這些觀點被越來越多的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個人和組織接受,農業冷庫使用需求逐年增加。預制菜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業冷庫的市場需求的增長,預制菜的原材料、成品儲藏離不開冷庫,在后期的銷售活動中,冷庫也可以作為銷售倉庫,預制菜企業成為農業冷庫的潛在大客戶。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深加工規模擴大,生產的成品適合在冷庫儲藏,也增加了農業冷庫的使用需求。
2.2.4威脅(T)分析。農業冷庫數量逐年無序增加,冷庫容量供給過剩,行業競爭激烈,企業利潤下降,影響了行業發展。農業冷庫也要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減少消費者對購買冷藏食品的精神焦慮,樹立冷藏食品安全可靠的形象。
根據農業冷庫的SWOT分析,農業冷庫現有優勢明顯,面臨的發展機會多,應該采用增長型(SO)戰略,通過行業優勢來把握外部的發展機會,推動農業冷庫行業的發展,促進鄉村經濟的振興。
3農業冷庫管理存在的不足
3.1農業冷庫使用意識有待提升,難以滿足多樣化需求當前,農業冷庫在我國尚未大規模普及,多數地區仍處于初期認知階段,受傳統經營理念、有限種植規模及單一產品結構等因素制約,農業冷庫的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開發。一方面,許多農業產區接觸農產品冷庫保鮮業務的時間短,對冷庫操作流程、儲藏費用、最終效益缺乏了解,致使農戶在使用時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種植戶因擔心自身難以掌握冷庫操作技術,可能增加種植風險,進一步限制了農業冷庫的推廣應用。此外,農業冷庫使用需求呈現多樣化特征,例如早熟瓜果、大棚蔬菜,以及近些年開發的櫻桃種植園、葡萄種植園、草莓種植園、弼猴桃種植園等果園,儲藏種類多樣且對儲藏條件需求較高,普通的農業冷庫難以滿足使用要求。部分農業地區種植面積分散,單產低,單個農業家庭難以達到冷庫使用的規模門檻。總體來看,當前農業冷庫雖存在使用需求,但是難以滿足多樣化、規模化的實際需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業冷庫發展。
3.2農業冷庫競爭加劇,行業收益降低受到國家冷庫建設補貼和產業效益的吸引,農業冷庫建設項目密集出現,許多農業冷庫的建設者,在看到農業冷庫的收益后,不考慮自身的冷庫管理能力,就開始投資建設冷庫,建成后缺少冷庫經營管理的能力,導致冷庫陷入困境。盲自投資建設農業冷庫,過量增加冷庫市場存量,各冷庫企業開始低價低質競爭,加劇農業冷庫行業競爭。
農業冷庫缺少和周邊商業活動的互動,未能充分挖掘潛在消費市場。農業冷庫周邊有較大消費潛力,附近村莊、集市、商超均有較多使用需求,需要冷庫管理者積極開發。農業冷庫缺少和第三方的聯合經營,由于農業產品儲藏的多變性,溫度調控不當、通風不及時、農業地區斷水斷電時有發生,諸多不確定因素給農業產品儲藏帶來了較大風險。農業產品儲藏存在的風險因素,容易造成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儲藏的農業產品低價銷售,甚至不能銷售,損害儲藏戶的收益。此外,農業冷庫增收途徑單一,加之行業競爭大,導致收益逐漸降低。
3.3農業冷庫信息管理系統不完善,缺少統一組織領導農業冷庫缺少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各冷庫之間缺少必要的信息關聯,不利于冷庫資源的充分利用。信息不對稱造成用戶經濟損失的情況頻繁出現,如農戶急需使用冷庫的時候,卻沒有空余使用面積,農業產品無法儲藏,只能低價銷售。因為農業冷庫所在的區域位置不同,儲藏情況也不一樣,缺少統一的信息系統,信息無法及時溝通,導致冷庫的使用效率降低。農業冷庫管理沒有建立預定機制,農業冷庫使用面積在短期內是固定的,但是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變化。冷庫使用面積充足的情況下,對于農業經濟影響有限,如果冷庫面積不夠使用,農產品無法儲藏,就會造成用戶的損失。
農業冷庫管理缺少專業組織領導,以自主建設管理為主。缺少專業化的管理,導致冷庫技術升級改造、人才培訓等工作滯后。農業冷庫管理不僅涉及建設,還涉及運行管理。一個典型問題是,建設方僅注重資金投入,卻缺乏日常管理經驗,導致冷庫建成之后因管理不善而效益不佳。市場以經濟效益為先,農業冷庫管理需主動開拓市場,這就需要懂市場的專業人才。由于缺少行業協會,單個企業難以獨立開展人才培訓,導致人才短缺的情況普遍存在,進而降低了農業冷庫的管理效率。
4農業冷庫管理改進建議
4.1做好農業冷庫宣傳推廣,滿足冷庫多樣化使用需
求農業冷庫管理要轉變經營理念,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尋找潛在客戶,主動宣傳推廣農業冷庫使用信息,讓種植戶了解冷庫儲藏的作用、費用、效用。種植戶接觸冷庫的機會較少,對于新事物,往往最先關注成本,而成本顧慮又抑制其進一步了解冷庫的熱情。因此,需詳細講解使用費用,說明使用技術和操作難度。種植戶資金實力薄弱,對投資具有很高的謹慎性,這是農業冷庫宣傳推廣過程中要重視的地方。農業冷庫應該做好相關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潛在用戶知道,適度延長銷售期,對于農業增收效果顯著。通過介紹短期反季儲藏銷售“風險小,收益高”的特點,可提升種植戶的冷庫使用意愿。冷庫管理者可搜集冷庫使用成功案例,做成宣傳冊、視頻,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冷庫使用意識,減少種植戶心理顧慮。
針對農業生產分散、單個農戶產量有限、單獨使用成本高的情況,可以聯合當地其他種植戶,增加儲藏產品,共同使用冷庫以降低冷庫儲藏成本。對于不同品種的瓜果蔬菜儲藏,可以通過冷庫技術升級,完善農業冷庫儲藏功能,滿足不同瓜果蔬菜的冷藏要求。加強農業冷庫服務管理,農業冷庫面對的使用客戶分散,使用需求多樣。不同季節不同時間都有使用需求,加大了農業冷庫的管理難度。農業冷庫管理要以客戶為中心,開展便捷服務。不管什么時間節點,只要有使用需求,都應提供冷藏服務,特別是對于種植戶更要有耐心和服務精神。服務好儲藏客戶,提升客戶滿意度,保持客戶忠誠度,促進客戶持續使用,還能帶來增量需求和推薦使用,形成良好口碑。
4.2轉變農業冷庫競爭方式,多措施增加行業收益農業冷庫應轉變低質低價的競爭方式,采取靈活的定價策略,轉變行業競爭方式。農產品儲藏淡季采取低定價策略,保本運營;旺季采取浮動定價策略,價格在合理的區間浮動。冷庫儲藏淡季也可以和就近超市合作,作為其后備冷庫,拓寬收益渠道。農業冷庫企業可以聯合種植戶生產和經營,根據冷庫儲藏產品信息對市場行情進行預測,及時反饋給用戶,輔助其調整種植的產品結構和儲藏產品種類。農業冷庫企業和用戶利益緊密相關,收益高則用戶儲藏意愿增強,收益低則用戶使用意愿降低。此外,農業冷庫企業還應利用好客戶管理系統,根據儲藏數量、時間等市場信息對用戶進行分級管理;通過業務人員和現代通信軟件與客戶對接,精準了解客戶需求,做好個性化服務,提升客戶使用體驗,以此提升企業競爭力。
農業冷庫管理可以按照農產品儲藏周期,做好反季銷售。在農產品集中大量上市時,市場供給充足,產品缺少價格優勢,可以把農產品放人冷庫,延長銷售時間,等待好的銷售時機。當農產品供給進入減少期,市場需求和價格開始上漲,這個時期銷售儲藏的農產品,增加行業收益。以農業冷庫為中心建立消費市場和配送中心,農業冷庫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區域,既方便農業產品儲藏,也方便和周邊村鎮聯系,利用這一優勢,構建小型農貿市場。農業冷庫作為冷鏈物流的重要環節,可以為鄉鎮超市,甚至是城市提供農產品配送,發達國家的大型超市郊區化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農業冷庫企業可以和保險機構展開合作,積極引進保險業務,增加冷庫企業抗風險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突然事件造成的損失。通過購買農產品儲藏保險,降低儲藏風險,吸引更多的儲藏客戶,帶動行業整體收益提升。
4.3完善農業冷庫信息管理系統,加強行業組織領導農業冷庫管理需要重視數據信息系統建設。數據信息具有重要價值,數據信息匯聚冷庫市場需求,通過數據信息分析,可以掌握冷庫市場消費趨勢和偏好,有利于冷庫企業管理決策。冷庫數據信息系統可連接冷庫企業與使用客戶,方便雙方信息交流。企業可以把冷庫信息發布到數據信息系統,提高廣告傳播效率,客戶也可以在系統中找到適配的冷庫資源。因系統建設投入資金高、技術性強,單個企業難以承擔,農業冷庫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眾多冷庫企業共同參與。農業冷庫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共同建設,共同使用,既方便冷庫企業和客戶,又能夠極大提升使用效率。此外,冷庫管理部門應該建立冷庫資源使用報表,及時將冷庫使用信息傳遞給用戶,方便其根據冷庫可使用庫容量調整業務安排。
農業冷庫行業可以成立冷庫行業管理協會,對農業冷庫發展進行指導,避免市場盲自發展。國家對農業冷庫建設的政策支持,吸引了資金投人冷庫建設,為了避免農業冷庫供給過量,需要行業給予專業指導,促進農業冷庫良性發展。農業冷庫行業協會可以組織冷庫企業培訓學習,提升冷庫企業管理水平。農業冷庫行業協會作為獨立第三方,可以規范行業行為,運行良好的冷庫企業,經過農業冷庫行業協會宣傳,形成行業口碑,推動冷庫企業品牌化建設。運行差的冷庫企業,經過農業冷庫行業協會警示,提醒冷庫使用客戶,降低冷庫使用風險。農業冷庫行業協會要有市場預警機制,當區域內農業冷庫達到一定數量后,要有預警提示,避免過度建設,加劇行業競爭。
5結語
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發展,農業發展需要增加農產品收益,農業冷庫能夠調整農產品銷售周期,降低市場風險,提升農產品收益。農業冷庫管理需要提升冷庫使用意識,滿足多樣化需求;轉變競爭方式,增加行業收益;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加強行業協會指導。推進農業冷庫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在儲藏和銷售兩端發揮更大作用,配合農業冷鏈物流,推動鄉村經濟振興。
參考文獻
[1]馮建華,姜桂傳.國內外果蔬冷庫與保鮮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中國果菜,2010,30(9) :49-50.
[2]霍尼韋爾移動終端助推浙江五豐冷庫管理信息化建設[J].信息與電腦,2012(21) :69-71.
[3]石景松,楊昌新.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鞏固發展特色經濟:羅甸縣冷庫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基層農技推廣,2015,3(1):77-81.
[4]秦世杰,楊慧敏,陳春蕾,等.以藍莓貯藏為例果蔬冷庫規劃設計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6):72-75.
[5]楊媛,袁筱怡,吳蕊彤,等.廣東省某市第三方冷庫食品安全狀況研究[J].現代食品,2023,29(19):106-108.
[6]顧海燕.果蔬冷庫管理信息化創新案列—“庫管佳\"[J].煙臺果樹,2019(3) :55.
[7]徐煒琳,陳爍維.冷庫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儲運,2023(1) :178-179.
[8]龍艷萍.信息技術在果蔬冷庫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果菜,2024,44(9) :7-11.
[9]董紅艷.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冷鏈智慧物流信息系統設計[J].電子技術,2024,53(10) :274-275.
[10]郭蛟,黃雪瑩.基于預制菜市場的廣西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研究[J].冷藏技術,2024,47(4) :8-11.
[11]白霞祖.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數字化轉型:工業4.0技術賦能與應用[J].物流科技,2024,47(22):143-145.
[12]蔣小平.漢中果蔬冷藏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陜西農業科學,2017,63(6) :76-79.
[13]粟慧,楊士涓.大數據技術在廣西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應用與實施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4(19):12-15.
[14]何朝聰,唐鳳范.基于補短板、強弱項的廣西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構建關鍵要素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23):136-139.
[15]齊春微.吉林省農村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24( 12) :63-65.
[16]高琳珍.鄉村振興背景下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研究[J].中國食品工業,2024(9) :47-49.
[17]鄭興燕.“保險+期貨\"服務地方農產品風險管理研究:以廣西地區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4,35(3):193-196.
[18]王凡.農產品“保險+期貨”模式對農民收入影響的機理分析[J].山西農經,2024(2):205-208.
[19]孫悅.河南省農產品“保險 + 期貨\"模式探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5(3) :68-70.
[20]宋菀,林杉.農業農村部:7.8萬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成縣級覆蓋率70% 以上[EB/OL]. (2024-12-03)[2024-07-15]. https://news.cnr.cn/native/gd/kx/20241203/t20241203_526997350.shtml.
[21]《中國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J].冷藏技術,2024,47(4) :81.
[22]王艷群.農業農村部:廣西71個縣市區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能力達220 萬噸[N/OL].廣西日報,2024-01-03[2024-07-17]. htp://www.scs. moa. gov.cn/ccll/mtbd/202401/t20240103_644394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