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位家長,提出想要為孩子檢查負相對調節,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假性近視。負相對調節是什么?應該如何檢查?本文將作出探討。
負相對調節(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簡稱NRA)是指在集合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眼睛能夠放松的調節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在眼睛聚焦于近距離物體時,能夠減少調節的程度。一般來說,當負相對調節>+2.50D時,驗光結果有可能是近視過矯(或遠視欠矯),需要重新復核驗光結果;當負相對調節<+2.00D時,有可能是調節功能無法完全放松,需排除調節性近視。但這個評估方法是否正確需結合檢查步驟做進一步探討。
負相對調節檢查步驟如下:
a.被檢者保持自然放松狀態,坐于綜合驗光儀后,置入其遠用屈光不正矯正度數,近瞳距,正常照明。
b.引導被檢者注視40cm近用視力表最佳視力的上一行單個視標。
c.在雙眼前同時增加正球鏡(將兩側球鏡微調輪盤同時向下撥),直到被檢者反應視標持續模糊,記錄最后清晰時所下撥的正球鏡量為負相對調節(NRA)[1]。
根據檢查步驟不難發現,NRA的檢查過程中,雙眼視窗是同時打開的,這種情況下人眼視物會受調節和集合的相互作用影響;此外,檢查過程中會增加正球鏡量用以放松調節功能,意味著眼位也會向外方向偏移,因此,在調節完全放松前,就需要雙眼的正融像性聚散能力維持住雙眼單視。
如果該患者近距離外隱斜量超出正常值較多,會出現外隱斜量隨著檢查時長持續增加的情況。當雙眼的正融像性聚散能力無法控制隱斜視的眼位,就會出現融像不穩定(時復視時不復視或持續輕微復視)的情況。被檢者可能會將這種感覺理解為模糊,并反饋給視光師,進而導致NRA的檢查結果表現為假性偏低;如果該患者近距離內隱斜量較高,檢查過程中調節功能完全放松后,聚散性調節會繼續維持雙眼視物的清晰,進而導致NRA的檢查結果表現為假性偏高。
綜上所述,只根據負相對調節的數據來判斷驗光結果有失偏頗。因此,如果發現負相對調節的檢查結果存在異常,應對患者進行雙眼視功能檢查,判斷是否由患者存在雙眼視功能異常所導致。若發現患者有較高的近距離外隱斜且NRA數值明顯低于正常值,則需進一步排除是否存在集合不足或基本型外隱斜等雙眼視功能異常的可能性。若相關檢查指標證實該患者雙眼視功能異常對NRA檢查產生了影響,則需要同時結合客觀結果(眼軸、角膜曲率、眼軸的變化量等)確定被檢者是否存在調節性異常。此外,若評估該患者可能存在較多的調節性近視,還需根據睫狀肌麻痹驗光結果或視覺訓練后的反饋來最終確認。
參考文獻:
[1] 李麗華,丁冬冬,鄧振媛.調節功能的檢查及應用[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13,(07):127-130.
作者單位:昆山小愛眼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