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绷暯娇倳浱岢龅男沦|生產力概念,順應當代中國發展實際,符合當代中國生產力發展現實需要。
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的迭代提升,強調通過創新推動生產力的質態躍升而不僅僅是規模擴大來促進經濟發展。相對于傳統生產力理論,新質生產力理論的原創性貢獻主要體現在它對傳統生產力理論所不能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比如如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質量等。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抓住創新這個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強調“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牢牢把握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規律,強調“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并指出融合的基礎是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途徑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牢牢把握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這一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同時,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強調“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求“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為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