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業財融合理念融入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是企業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選擇。在項目的啟動階段,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共同參與項目可行性研究,依據市場需求、技術可行性以及財務可行性等多維度因素編制項目預算,為項目的順利啟動奠定堅實基礎。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憑借專業知識,對業務活動中的成本支出、資金流動進行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并預警潛在的財務風險;業務部門則依據財務反饋優化業務流程、合理調整資源配置,以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
業財融合視角下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全員參與程度不足首先,部分企業的員工認為預算管理工作屬于財務部門,因此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配合度較差,所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管理價值較低,無法更好地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率。其次,企業各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僅依據自身業務內容和需求進行預算編制,即主要依賴于歷史數據,缺乏對未來業務、趨勢和內在需求的判斷,缺乏全局性和戰略性,導致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逐步暴露出明顯的預算偏差,需要進行預算調整,同樣未起到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率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工作量,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與經營等方面的需求。
全面預算管理數字化系統開發建設不足首先,部分企業主要依托財務共享系統及SAPERP系統等系統,僅與個別業務系統集成,如合同管理系統等,且集成程度不深,系統中的數據存在信息孤島、信息流存在斷層現象,導致業財數據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其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仍依靠原始的EXCEL表格或人工匯總方式,不僅工作效率低下,同時也存在錯誤隱患,從而影響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同時,預算執行數據分散在合同、報銷、核算等各系統、各流程,導致數據無法實時自動更新。
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建立業務驅動財務模式強化項目經濟運行分析機制。項目經濟運行分析有助于及時發現項目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風險,并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對風險的評估和預測,切實提高項目經費管理效率和質量,以確保項目的穩健運行和持續發展。因此,在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運行分析過程中,業務人員應逐步建立“無項目全周期預算無年度預算,無項目全周期預算不列支”的意識。
推行業財交叉輪崗或培訓機制。業財交叉輪崗或培訓有利于提升員工綜合素質,使業務、財務人員有機會接觸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切實提升業務、財務人員的知識儲備并激發其創新思維,為項目全周期預算管理帶來新思路。首先,應選派業務骨干到財務部門輪崗,使其系統性學習財務知識,包括成本核算、預算編制、財務報表分析等。這些業務人員回到原崗位后,在項目策劃階段便能主動結合財務思維優化業務方案、精準預估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其次,安排財務人員深入業務一線,全面參與項目管理全過程。如此一來,財務人員可在實踐中熟悉業務流程、技術要點,從而在預算編制與經費管控時更貼合實際。
強化信息系統頂層設計改變信息孤島狀況,實現業財數據同源。當前,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必須借助信息化工具。首先,應基于ERP的數據結構和管理流程,打造以核算系統為核心,合同系統、主數據系統、財務共享平臺及各項具體業務系統為基礎,全面預算系統為骨干的信息化系統。其次,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完善主數據平臺,貫標包括項目、課題、全周期預算、客戶、組織機構、人員、物料在內的數據資源至其他系統,杜絕信息孤島,從而實現數據同源。
開發審批關鍵環節輔助決策按鈕,定量支撐經營決策。在合同審批、付款等關鍵業務環節通過信息化手段嵌入輔助決策功能。以合同審批為例,在審批流程界面增設專門的輔助決策按鈕,點擊后系統依據預設規則,精準提供與該合同緊密相關的多維度決策信息。打造全周期閉環管理機制全面清查項目數據,確保全流程管控源頭唯一。首先,組織專業團隊,對每個項目各年度的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細致梳理,詳細核實每一筆支出的用途、時間、對應的業務環節等信息。之后,通過與項目周期的緊密匹配,結合項目的任務分解、技術難度、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重新審視經費決策的合理性。其次,發布全新的項目全周期預算,將其作為唯一的主數據源,向項目管理的全流程進行數據發放。
把握預算管控源頭,實現業財數據無縫對接。首先,通過優化數據傳輸協議、建立實時數據同步機制,確保各系統之間能夠無縫銜接,并以小時為單位對數據進行快速同步更新。其次,實現各個系統的快速穿透查詢功能,且預算執行數據可精準穿透查詢到業務數據的最底層細節。例如,在查詢項目收入確認情況時,不僅能獲取財務層面的收款記錄、賬務處理信息,還能穿透至業務層面,清晰展現產品交付時間、數量、交付對象等詳細業務流情況,以及與之對應的收款合同簽訂與執行全過程信息。
制定合規管控要求前置經費管控環節,確保前端業務流程預算受控。首先,將預算管控環節前置至合同簽訂發起時,如在新增外協合同簽訂時即對全周期可用外協預算進行系統剛性判斷,倘若預算不足則無法發起任務。其次,為合理管控資金支出,按每個項目當年可支出的經費受實際到款影響的規則內置付款流程審批,確保無收款支撐的資金支出必須提及審批,且在經決策通過后方可支出。此外,細化管控口徑,對成本費用占比較高的費用,例如外協、材料等費用,以及合規關注度較高的費用,例如差旅、會議、評審等費用,應嚴格依據預算明細進行管控。
定時發布預算執行情況,重點突出執行偏離預警。首先,確保每月各項目主管部門負責人能在辦公平臺個人門戶的待辦事項中準時收到截至目前的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應詳細呈現項目預算的收入、支出、結余等關鍵數據,并與項目進度、計劃節點緊密結合,直觀展示預算執行的匹配度。其次,后臺應依據預設的預算執行率偏差閾值進行智能預警,一旦項目預算執行率偏離正常區間(例如項目預算執行率低于預期進度20%或高于計劃進度30%),系統將自動向項目負責人推送預警信息,提示項目加快請款或合理安排支出,從而有效提升項目資金管理效率,確保項目始終在既定的預算軌道上穩健運行。
作者單位:北京自動化控制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