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畢星,現為交誼舞國家二級教師、交誼舞國家C級裁判、河北省國標舞總會第一屆理事。回首過往,她感慨萬千:從一家省級媒體退休后,她只身一人去北京學習舞蹈。從此,她把半生的愛好變成了主業……在石家莊市老年大學執教的十幾年時間里,她和學員并肩攜手、教學相長,開啟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
畢星從小喜歡唱歌跳舞,年輕時就是村里的文藝宣傳骨干。因身材不錯、長相甜美、性格開朗,經常被人夸贊。她結婚后,在婆婆的推薦下加入一支業余模特隊。挺胸、收腰、微笑,壓腿、練功、塑身,有舞蹈功底的畢星很快就登上了舞臺。但她明白,自己1.68米的身高距離專業模特還差一大截,不可能靠后天的努力彌補。于是,她果斷離開模特隊,主攻舞蹈。在河北省老年文藝協會的幫助下,1997年,畢星組織成立了“流行色”藝術團,并任團長、指導教師。這個團隊她一帶就是27年。
退休前,畢星一直在思考:“退休后到底干點什么?難道只滿足于這個業余藝術團嗎?舞種那么多,我要精練哪一種?”“去北京!看看大城市的人都是怎么跳舞的,人家的舞臺有多漂亮,北京的老年人是怎么生活的…”帶著這些問題,年過半百的她只身一人來到北京,并決定到專業機構學習。“相比其他舞種,交誼舞實用性較強,雅俗共賞,既能參加大型表演比賽,又能到公園、廣場、舞廳一展舞姿。”最終,畢星到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學習交誼舞,吃住在學校,晝夜苦練。靠著扎實的功底和勤學苦練,她贏得了老師的一致好評,并考取了交誼舞國家二級教師執業證書和交誼舞國家C級裁判執業證書。
2012年,快步發展中的石家莊市老年大學決定廣泛開設新課程。在石家莊小有名氣的畢星被邀請到學校,擔任交誼舞老師。如今,她教授的交誼舞課已成為市老年大學的熱門課程之一。她和她的“流行色”藝術團也一路奔跑,在一場場比賽中屢獲殊榮。2015年,畢星和搭檔終于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大舞臺—中央電視臺“黃金100秒”節目,并憑借精湛的舞技榮獲“黃金選手”。她編排的舞蹈《今夜無眠》,榮獲“2018第二屆全國中老年電視春節聯歡會”舞蹈組最佳編導獎。2024年12月,她編排的《西班牙斗牛舞》榮獲石家莊市舞蹈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石家莊市舞蹈比賽中老年組優秀編導獎。
前不久,為了參加比賽,畢星帶著學員加緊排練。起步、碎步、超大步,橫步平移、 90°"切步,變化的腳步帶動著身體快速移動,舞臺上的他們沉浸在舞蹈的快樂中。濃妝下的畢星微微喘著粗氣,額頭沁滿汗珠。在她看來,“老師”這個稱呼,不是擺老師架子擺出來的,而是真心付出換來的。作為一名舞蹈老師,除了會跳舞,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也要強,還要能敏銳發現問題,幫助學員解決問題。學員常說:“畢老師的眼睛可尖了,誰的動作有瑕疵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如今,年近七旬的畢星,仍以一腔執著和熱情,續寫著屬于自己的藝術人生。 ⊕
(摘自《燕趙老年報》2025年5月16日,流云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