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Statu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andardization Talent Training in Inner Mongolia
MA Hong-yu ZHANG Pei-pei TANGFei (InnerMongolia InstituteofQualityand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Inthecontextofthein-depthdevelopmentof economicglobalizationand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 standardizationis play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leading high-qualitydevelopment,enhancingregional competitiveness,promotingindustrialupgrading,andsafeguardingpublicinterests.Thecultivationofstandardizedtalent isofrucialsignificanceforpromoting thedevelopmentofregional standardizationandrealizing high-qualityeconomic development.Through anin-depthresearchonthe statusof standardizationtalentcultivationin Iner Mongolia,this paper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enges,draws onadvanced experiencesathomeand abroad,and proposes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and suggestions.Itaims to constructastandard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system that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and development needsof Inner Mongolia,and provide strong talent supportand intellectual guarantee for Inner Mongolia to achieve its standardization strategic goal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InnerMongolia,standardization,talent cultivation
0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標準已成為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各國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中國北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產業優勢,在能源、農牧業、畜牧業等領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然而,要實現這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離不開標準化的引領與支撐,標準化人才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地區標準化事業的發展水平和區域競爭力的提升。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2023年
11月,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2],專項推動標準化人才培養工作。加強內蒙古標準化人才培養研究,探索適合本地區的標準化人才培養路徑,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內蒙古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
1.1教育體系中的標準化課程設置
內蒙古自治區內的普通高校中沒有開設標準化專業的院校。2024年,中國計量大學在設立了校外教學點,開設了標準化工程、質量管理工程等專業。同時,內蒙古部分高校在相關專業中引入標準化相關課程。例如,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的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均開設了食品標準與法規課程,重點講授食品行業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化操作流程和質量控制方法。這些課程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標準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標準化意識。
1.2職業培訓與繼續教育開展情況
在職業教育領域,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等院校設置了與行業標準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針對化工、食品加工等專業,在特定的行業領域培養學生對標準的遵循和應用能力。在繼續教育領域,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定期組織開展標準化職業培訓活動,開展標準化基礎知識、企業標準編寫與實施、國際標準化等課程,面向企業標準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規范化繼續教育和最新規范化理論及實踐成果的學習。
1.3標準化技能人才培養情況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修訂《內蒙古自治區工程系列計量、標準化、質量、特種設備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條件》,促進標準化職稱評審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2022年至2024年,共培養標準化工程師176名,其中初級86人、中級63人、副高級20人、正高級7人。截至2023年底,內蒙古共有58個自治區級地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共有各領域專家委員1900余人3]。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過各類標準化活動,為各領域標準化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內蒙古共有標準化服務機構35個,其中標準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1個、標準化協會29個、標準化技術服務公司5個。內蒙古建設“ 1+X ,標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基地,累計培養“1+X”標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講師13人、“ i+X′ 標準編審職業技能人才百余人,培養了一批標準編審、實施和服務能手。
1.4企業內部標準化人才培養機制
內蒙古一些大型企業,如伊利集團、蒙牛集團等,高度重視企業內部標準化人才培養,通過內部培訓、外部進修、學術交流等多種方式,為員工提供了標準化學習機會。部分企業鼓勵員工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與同行企業進行標準化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員工的標準化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如中國北方稀土(集團)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公司擁有4位注冊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專家,一位ISO/TC298稀土技術委員會秘書助理,推薦擔任全國稀標委委員8人,在稀土選冶、稀土化合物等領域,形成了以行業內知名專家為代表、中青年技術人員為骨干的百余人的標準化人才隊伍。
2 內蒙古標準化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
目前,規范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在內蒙古還沒有形成。在學歷教育方面,標準化相關課程設置較為分散,系統性、連貫性不夠的高校只是少數。本科以上學歷教育體系尚未建立規范的專業,滿足不了企業對高層次標準化人才的需求。規范的職業培訓內容和形式在職業教育方面比較單一,針對性、實用性不強。繼續教育與人才評價方面,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沒有建立,缺乏對規范從業者的職業技能培訓,缺乏對其能力水平的評估。
2.2人才培養實踐環節不足
在標準化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環節相對薄弱。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大多側重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對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不夠重視,導致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標準化問題時,難以迅速有效地解決。高校和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不夠完善,學生缺乏足夠的機會參與企業實際標準化項目運作。標準化人才教育實訓工作站、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實訓工作站建設滯后,實習內容往往局限于簡單的參觀學習,未能深人標準制定、實施與監督等核心環節。
2.3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有待完善
內蒙古在標準化人才培養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對較小。政府缺乏系統性的標準化人才培養規劃和政策引導,相關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存在協調性不足、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在資金投入方面,無論是對高校標準化專業建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開發,還是對企業標準化人才培養項目的資助都較為有限,影響了標準化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模提升。
3 國內外標準化人才培養經驗借鑒
3.1國外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
德國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德國高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半p元制”職業教育是其培養標準化人才的核心模式,在相關專業中設置了大量的實踐教學環節。學生在學習期間有機會參與企業的標準化項目研發和實施。同時,德國標準化協會(DIN)等行業組織在標準化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研討會和認證考試,為不同層次的人員提供標準化專業培訓和職業發展路徑。
美國培養規范人才講究多元開放。美國大學標準化課程涵蓋多個學科領域,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標準化人才。此外,美國的行業協會、標準化機構和企業通過開展國際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為標準化人才及時了解全球標準化動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國際交流平臺和實踐機會,共同構建了完善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3.2國內先進地區標準化人才培養經驗
浙江省作為中國標準化工作的先行地區,在標準化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浙江省建立了多層次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包括高校標準化專業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等。中國計量大學于2009年申請創辦全國首個標準化工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2011年率先創辦“標準化工程”本科專業,2014年設立全國首個“質量科學與標準化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構建了從本科到碩士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有30余家優質政產學研合作基地,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深入了解標準化工作流程和應用場景,提高實踐能力[4-5]
廣東省在標準化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建立標準化人才激勵機制并大力發展標準化服務業。廣東省每年省市縣三級財政安排用于標準化專項資金超過2.5億元,設立標準化技術機構13家,擁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分標委會SC/工作組WG17個,國家級TC/SC/WG54個,省級TC/SC/WG122個,其中省級TC/SC/WG數量全國第一。通過與行業協會、企業聯合辦學,設立產業標準化培訓中心,為企業培養急需的標準化技術和管理人才。
4內蒙古標準化人才培養對策建議
4.1構建完善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系統化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機制和多層次、多形式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整合教育資源,優化高校專業課程,建設標準化主修或輔修方向,在相關學科專業中增加標準化課程的比重與深度,鼓勵高校開設標準化專業的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位課程,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層次結構。開展標準化專業能力水平評估,以標準化知識、實踐能力等多維度構建標準化人才能力考核指標體系,依據評估反饋優化體系7。
4.2強化人才培養實踐環節
加強標準化實訓工作站建設,建立健全高校及職業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四方深度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標準化項目策劃能力、標準制修訂能力、標準執行能力、標準監督能力。職業培訓與企業內訓要通過模擬規范化工作場景、實際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大實操與案例分析的比重,使參訓人員能更好地掌握規范化工作技能。并積極組織參訓人員參加規范化志愿服務、社區規范化提升等規范化實踐活動,增強參訓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動手能力。
4.3提高社會認知與完善激勵機制
政府部門應制定出臺全面系統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政策文件,明確標準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任務、重點領域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設立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資金,加大對高校標準化專業建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企業標準化總監等人才培養項目、標準化教材編寫以及師資培訓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相關政策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人標準化人才培養領域,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格局,為內蒙古標準化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推動標準化人才培養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J].中國標準化,2021(21):9-16.
[2]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關于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J].人力資源服務,2024(1):9-13
[3]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研究院.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工作白皮書[R].呼和浩特:,2024.
[4]張瑞洋.我國高校標準化專業學科建設現狀調查 (-) :以中國計量大學、青島大學、廣東開放大學為例[J].中國標準化,2023(23):6-23.
[5]專訪|中國計量大學標準化學院院長張朋越教授:標準化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的路徑探索_教育部[EB/OL].(2020-09-21)[2025-02-10].https://www.sohu.com/a/419838794_670057.
[6]向艷,高昂,劉東華.標準化助推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關于“新質生產力 + 標準化”的幾點思考[J].標準科學,2024(12):15-20.
[7]李鵬,顧興全,許建軍.實施標準化職業教育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11):60-64+70.
作者簡介
馬洪宇,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質量和標準化研究。
張培培,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質量和標準化研究。
唐菲,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質量和標準化研究。
(責任編輯: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