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統計思維已成為現代公民的必備素養.統計思維培養應從小學階段開始,條形統計圖因其直觀性成為統計教學的重要載體.當前教學實踐中,教師偏重技能訓練,輕視思維培養;學生習慣機械記憶,缺乏思維探索.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條形統計圖教學應立足學生認知特點,注重思維能力培養.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數據意識培養,強化圖表表達能力,提升數據分析水平,引導學生形成完整的統計思維體系.
1小學生統計思維培養背景
統計思維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統計思維具有關鍵意義.通過條形統計圖這一典型載體,引導學生在數據收集、整理、分析過程中形成基本的統計觀念,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1小學生統計思維的特點與發展需求
小學階段的統計思維發展呈現出鮮明的認知特征.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期,學生能夠初步感知數據背后的規律與聯系,但在數據分析與推理方面的能力仍顯薄弱.依據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小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向形式運算過渡的階段,其統計思維表現為具象性、直觀性與經驗性的特點.[在數據收集環節,學生傾向于關注顯性數據而忽視隱性關聯;在數據整理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根據表面特征進行分類;在數據分析層面,學生往往停留在直觀認識階段,較少進行深層次的邏輯推理.這些認知特征與現代統計素養的要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亟須通過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加以引導與提升.從認知發展規律看,小學生已具備基礎統計能力,教學設計應把握這一特點,通過具體情境培養抽象思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系統的統計思維方式,為后續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1.2條形統計圖教學中的思維培養問題
現行條形統計圖教學中存在諸多制約學生統計思維發展的問題.教學實踐中普遍重視圖形繪制的技能訓練,而輕視統計思維的漸進培養;課堂教學側重統計結果的呈現,忽視統計過程中蘊含的思維價值;教學情境的設計多以教材案例為主,缺乏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有機聯結.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往往采用直接講授的方式傳授統計知識,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與探究的機會.[2在學習評價中,過分強調答案的正確性,忽視了統計思維發展的過程性特征.這些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統計觀念,制約了統計思維的有效提升.從深層次分析的角度看,這些問題反映出教學理念需要轉變,應突破傳統知識傳授模式,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強化過程性學習體驗,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促進統計思維全面發展.教學設計應注重實踐性和探究性,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感悟統計思維的價值
2統計思維培養的教學設計
統計思維的培養需要系統化的教學設計作為支撐.從數據收集、圖表表達到分析應用,構建完整的教學鏈條,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圖表解讀與制作能力的培養與應用實踐的深化,逐步提升學生的統計思維水平.
2.1基于生活情境的數據收集教學
在校園飲水量調查教學活動中,數據收集分為三個步驟(如圖1).第一步,設計調查方案:制作每日飲水記錄表,包含上午、中午、下午三個時段的飲水量記錄欄,飲水量以杯為單位(1杯 =250mL) .設計飲水習慣調查問卷,包含飲水規律性、飲水種類、是否及時補水等問題.第二步,組織實施調查:將全班40名學生分為8個小組,每組5人,分別負責不同年級的調查工作.調查對象為一至六年級學生,每個年級隨機抽取20名學生.調查時間為5個工作日,每天固定時段(上午9:30,下午2:30)進行數據采集.第三步,原始數據整理:設計數據匯總表,將每個年級學生的飲水量數據按日期與時段分類記錄,計算日均飲水量,同時記錄影響飲水量的相關因素,如天氣情況、體育活動等.調查結束后,引導學生分析數據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優化調查方案,提高數據收集的科學性.通過實踐總結,幫助學生掌握規范的數據收集方法,為后續的統計分析奠定基礎.
2.2條形統計圖的表達與轉化教學
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分為認識、繪制與轉化三個階段.認識階段:展示 3~4 幅不同類型的條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圖表要素,包括標題、坐標軸、數據單位、圖例等.通過觀察與討論,總結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給學生展示不同數據背景下的條形統計圖應用實例,引導學生理解條形統計圖在數據表達中的獨特價值,培養學生對統計圖表的認知能力.繪制階段:第一步,確定比例尺,根據最大數據值選擇合適的單位長度,如樣本人數為40人時,可用1厘米表示10人.第二步,繪制坐標軸,橫軸表示分類(年級),縱軸表示數量(飲水量),標注刻度與單位.第三步,根據數據繪制條形,要求等寬等距,顏色醒目.第四步,添加圖表要素,包括標題、數據標簽、圖例說明等.在繪制過程中強調精確性,指導學生使用繪圖工具,保持圖形美觀、規范.轉化階段:提供班級圖書借閱數據表,包含不同類型圖書的月借閱量,指導學生將表格數據轉化為條形統計圖,鼓勵他們嘗試橫向與縱向兩種呈現方式,并討論不同表現形式的優缺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圖表制作規范,適時點撥常見錯誤,培養學生嚴謹的統計素養.鼓勵學生創新圖表表達方式,提升數據可視化能力.設計多樣化練習任務,幫助學生掌握數據轉化技能,培養靈活運用統計圖表的能力.通過對比不同統計圖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理解數據可視化的重要性
2.3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培養
在數據分析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第一層:基礎描述分析.以年級飲水量數據為例,引導學生通過以下步驟描述基本特征:首先,找出飲水量最多與最少的年級;其次,計算年級間的差異;最后,觀察數據的分布規律.第二層:關聯性分析.將飲水量數據與課程表對照,分析不同課程活動對飲水量的影響;結合氣溫數據,探討天氣因素與飲水量的關系;對比不同時段的飲水量,總結一天中的飲水規律.第三層:應用性分析.根據調查結果,讓學生預測特定情況下的飲水需求,并制定飲水補給方案;針對發現的部分學生飲水不足等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如安裝直飲水設備、增設飲水提醒等.教師通過提供分析框架與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數據分析方法(如圖2),提升統計思維水平.
3教學實踐與策略優化
在統計思維培養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典型案例分析、關鍵環節把握與策略優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體系.實踐表明,系統化的教學設計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統計思維水平.
3.1典型教學案例分析
以“校園體育活動參與度調查\"為例展示統計思維培養的教學過程.在調查準備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設計調查表,將體育活動分為籃球、跳繩、乒乓球等具體項目,調查內容包括參與頻率(每周 1~2 次、3~4 次、5次以上)與持續時間(15分鐘以內、 15~ 30分鐘、30分鐘以上).調查對象覆蓋各個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取30名學生.數據收集采用當面詢問的形式.學生 3~4 人一組,組內分工明確:1人負責詢問,1人負責記錄數據, 1~2 人負責核對與補充.數據記錄采用規范的登記表,橫向標注不同運動項目,縱向記錄學生編號,在相應單元格中填寫具體數據.調查時間持續一周,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下課與下午第一節課下課時進行.數據整理環節,組織學生運用條形統計圖展示不同項目的參與人數,用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不同年級學生的參與情況對比.在數據分析階段,引導學生通過圖表數據計算各項目參與率,分析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及原因;對比不同年級參與度的差異,研究影響體育活動參與的主要因素.
3.2統計思維培養的關鍵環節
統計思維培養的具體實施步驟與方法如下(如圖3):在數據意識培養階段,設計“一周數據觀察\"活動.學生每人選擇一個主題,如早餐食物種類、每天看書時間等,設計觀察表格記錄一周數據.每天課前5分鐘,引導學生交流數據記錄情況,討論數據變化的原因.周末進行數據整理,制作條形統計圖,并寫出發現.在思維方法訓練階段,設計“階梯式\"探究任務,要求學生首先計算單項數據的平均值,然后比較不同組別數據的差異,最后分析數據變化趨勢,如引導學生分析班級圖書借閱數據,計算每月總借閱量,對比不同類型圖書的借閱比例,預測下月可能的借閱趨勢.在實踐應用階段,開展為期三周的“小小統計員\"活動.第一周確定調查主題與方案,有 5~6 個備選主題供學生選擇;第二周進行數據收集,要求每天定時、定點記錄;第三周整理數據,制作圖表,撰寫分析報告.
3.3教學建議與改進方向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點落實以下教學策略: ① 數據收集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式”學習.例如,調查“文具店商品分類\"時,帶領學生實地參觀,記錄不同類別文具的數量與價格分布,現場指導數據記錄方法. ② 圖表制作環節,采用“示范—模仿一提升\"教學法.教師先示范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要點,如選擇合適的單位長度、確定數據組距、注意比例尺的設置、標注圖表要素等.在學生模仿練習后,要求學生提出個性化的圖表設計方案. ③ 數據分析環節,實施“小組研討 + 全班交流\"的教學模式.小組內先就數據特點進行討論,總結數據反映的現象,提出可能的原因;再通過班級展示交流,深化對數據的理解. ④ 教學評價采用多元化方式,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包含數據收集記錄表、統計圖作品集、分析報告等;設計過程性評價表,將“數據收集的規范性20% 、圖表繪制的準確性 30% 、數據分析的深度號 30% )、實踐應用能力( 20% )”作為評價指標.
4結語
條形統計圖教學中統計思維培養需要系統設計,持續實踐.教學應注重生活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開展統計活動.通過數據收集、圖表繪制、分析應用三個環節,逐步培養學生的數據意識、圖表表達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實踐證明,將統計活動融入生活實際,注重過程性培養,能有效提升學生統計思維水平.建議教師在實踐中持續優化教學策略,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創設多樣化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統計思維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阿瓊.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高階思維培養策略[J].亞太教育,2024(23):112—114.
[2]朱東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4(15):119-122.
(上接第75頁)
參考文獻
1]陳家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模型意識的培養策略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5(9):30-33
[2]趙越.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型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數理化
解題研究,2025(8):64-67.
[3]郭穎.新課標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型意識培養[J].天津教育,2025(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