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已成為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情感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學生通過參與勞動,能體驗到知識的應用過程,這種實踐能力既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基礎,又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戰略意義,文件還強調要通過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以打造“力行園”勞動實踐基地為抓手,系統規劃勞動教育課程,形成了“力行\"勞動教育品牌。學校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引領他們在勞動中認識自我,認知社會職業需求,在實踐過程中磨礪勞動技能,培育勞動精神,將勞動體驗轉化為生涯探索的內在動力,推動勞動教育與生涯規劃教育協同發展,致力于培養德才兼備、具有清晰生涯目標與突出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著力打造“力行\"勞動教育育人品牌,充分挖掘“力行”育人內涵,通過構建勞動課程體系、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推進勞動教育科學研究,在“力行園”內細分種植品類,充分激發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探索興趣。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覺醒并日益強烈,他們在共同勞動、分享成果及關注農產品社會需求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勞動對生活及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從而在心中牢固樹立起服務他人的強烈社會責任感。
一、培育“力行\"勞動教育品牌
(一)“力行”勞動教育品牌內涵
所謂力行者,乃努力實踐,篤志而力行之意。“力行”是中華優秀文化中重要的理念和價值觀,其核心在于實踐、行動和將理想付諸實際,這也正是學校培育“力行”勞動教育品牌的內核所在。
(二)重構\"力行\"勞動課程體系
勞動教育不僅是實現\"五育融合\"的關鍵環節,還是塑造學生核心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以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所需的關鍵品質和能力為根本目標,積極重構“力行\"勞動課程體系,讓學生在真實勞動中體驗、感悟,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學校以社團的形式推動勞動教育,形成了花卉種植、蔬菜種植、瓜果種植、中草藥種植、水培植物及田園社(時令農業)等特色項目,極大地豐富了“力行”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
二、“力行\"勞動教育促進素養達成
(一)打造“力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作為一所典型的縣域普通高中,學校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勞動基地建設優勢,于2022年3月租賃村民10畝土地,將其分成十余塊田壟,并招募熱心勞動實踐教育的教師擔任社團指導教師。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參與基地的花卉、蔬菜、瓜果和中草藥等作物種植,由此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力行園\"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參與種植的全過程,學生不僅了解了農業及相關行業的職業特點,還認識了這些領域的未來發展潛力。
(二)探索\"力行\"勞動社團運營模式
“力行園\"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創新采用\"分社運營、課程化管理、全流程參與\"的三位一體模式,將勞動教育理論轉化為具體實踐?;刂贫恕丁傲π袌@”田間管理制度》和《種植社團管理辦法》,細化了翻土、施肥、數據記錄等標準化操作規范。蔬菜社、瓜果社、花卉社、中草藥社和水培植物社實行分組輪值管理,每日監測記錄溫度、濕度等對作物的影響。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依據學科知識拓展教學內容:如生物教師講解光合作用原理,化學教師指導土壤pH值調節,地理教師傳授適生栽培技術。通過系統化的勞動實踐,學生不僅掌握了實用技能,還對農業產業有了系統的認知。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學生已萌發從事農業科研、園藝設計等領域的職業意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蔬菜社、瓜果社和中草藥社的校園義賣活動反響熱烈,盆景社作品在藝術節義賣中廣受好評,充分展現了勞動教育的多元價值,這種在做中學的模式成功將勞動教育打造為生涯規劃的鮮活教材。通過社團運營,學生可以在“春種秋收”中感知農時變化,在“精耕細作”中體驗勞動艱辛,在\"校園義賣\"中領略收獲的喜悅。
(三)開展“力行”勞動教育科學研究
1.打造\"力行\"勞動教育項目式研修共同體
學?!傲π袌@”勞動教育實踐平臺作為大德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組建了“行政領導統籌、專業教師指導、學生社團參與”三位一體項目團隊,推行勞動教育共同體管理模式。該模式通過弱化行政管理職能,建立社團首席教師負責制,定期召開工作例會等形式,系統推進階段性經驗總結與后續工作部署。在具體運作中,指導教師與學生負責人組成決策小組,共同確定種植品類、季節安排及義賣定價等事宜。
2.家校協同開展\"力行\"勞動教育課題研究
勞動教育作為五育并舉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生涯規劃密不可分。學校應立足校家社協同育人在學生生涯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現實需求,積極開展《普通高中家校社協同推進勞動育人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一是強化學習與研究。學校應從多維度探究研究內容和思路,以\"力行園”為實踐平臺,建立勞動教育常態化實施機制,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確保課題研究有效落實。二是推動學科融合。學校應結合普通高中學生勞動素養現狀,探索五育融合路徑,系統整合學科課程中的勞動教育元素,實現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滲透。三是突出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應以“力行園\"耕作實踐為依托,以家庭為基礎、學校為主導、社會為延伸,形成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協同體系。
3.舉辦\"力行\"勞動教育職業體驗系列活動
為推廣“力行園”農產品價值,深化勞動教育成效,學校每年春秋兩季舉辦“勞動技能文化節”,增設社團農產品展銷、校園烹飪大賽、手工創意作品展及勞動知識競答等環節,為學生搭建勞動成果展示平臺。同時,邀請家長親臨活動現場,通過親子協作促進家?;?。此外,學校通過勞動技能大賽、勞動微視頻展評等特色活動,評選表彰“勞動能手”“家庭好幫手\"等先進典型,以此激發學生“愛勞動、會勞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勞動的光榮與快樂。
三、提煉“力行\"勞動教育科研成果
(一)形成勞動教育活動資源
學校組織“力行”勞動教育團隊研發具有校本特色的《新時代中學生勞動教育》實踐課程體系,該課程涵蓋基礎勞動技能、職業體驗和勞動文化三大核心模塊,推動理論研究成果向可操作性教學資源的有效轉化,助力勞動教育向課程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在教學方面采用案例、視頻演示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撰寫勞動日志、開展小組成果匯報等形式,引導學生分享勞動體驗與收獲,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彰顯勞動教育社會效應
一是積極參與勞動教育試點研究。自2023年9月起,學校成為重慶市勞動教育評價改革實驗區試點校,立項市級科研課題2項及區級規劃課題1項。二是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成果提煉。《勞動啟心智實踐促成長—“力行\"勞動教育探索實踐》獲重慶市勞動教育案例評選二等獎。在\"力行園\"指導教師的課例中,《奮斗精神》《中華味道一一鹵水豆花的制作》分別參加區級綜合實踐課暨勞動教育優質課競賽,榮獲區級一、二等獎。此外,學校參加了2023年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典型案例評選,共獲區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實踐證明,勞動教育能夠有力滋養生涯發展教育,這兩者緊密關聯、深度融合,共同為學生鋪就了一條特色成長之路。這條路一頭扎根校園,以種植勞動為實踐載體,另一頭延伸至職場,從興趣啟蒙到職業認知,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多元評價,逐步明確職業傾向,最終向專業領域邁進。“力行\"勞動教育不僅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更激勵他們主動探索未來職業,為培養適應時代需求、具有明確職業規劃、綜合素養高的新時代人才提供了有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