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醫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實施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對照組實施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指標及圍術期指標。結果 研究組住院時間、留置導管時間及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術后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與術前相比均有差異,且研究組IPSS評分、術中出血量、RUV水平、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及PS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速度較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勢。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保留前葉的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前列腺癥狀;并發癥
男性前列腺上皮細胞隨著年齡增生,并出現血尿、尿頻、排尿困難等尿道梗阻癥狀,這種情況被稱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時無法徹底排空膀胱中的尿液,致使尿液停留在膀胱,若不加以干預,易患膀胱結石、尿路感染,且長期梗阻會損害患者膀胱功能和腎功能[1~2]。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為臨床常用的治療術式,但腺體切除量較少,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3]。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可有效降低出血風險,具有并發癥少、恢復快的優點,但術后易出現暫時性尿失禁,而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在實施過程中保留了控尿神經[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2020年3月至2024年
3月醫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67.28±3.2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67±1.27)年;前列腺體積50~75 mL,平均體積(60.28±5.23) mL。
研究組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7.32±3.31)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1±1.24)年;前列腺體積50~75 mL,平均體積(60.35±5.33) mL。兩組年齡、前列腺體積、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前列腺體積>50 mL;年齡60~80歲;臨床資料完整;符合前列腺增生診斷標準[5],且經超聲或直腸指檢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障礙、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礙;合并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存在手術禁忌;合并惡性腫瘤或泌尿系統其他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
腰硬聯合麻醉,術中利用電視全程監控,手術醫生采用等離子電切鏡系統(器械注準:國械注進20133254638;生產廠家:奧林巴斯葦音特和意北公司;型號:WB91051C)經尿道置入電切鏡,充分觀察膀胱、輸尿管口等位置并明確側葉前溝槽長度,切割精阜近端至外科包膜層面,剜除泛血管層面后切除中葉,沿膀胱頸切除前列腺腺體和增生組織,切碎游離的組織,清除完畢后結束手術,留置導尿管。
1.2.2 研究組實施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
腰硬聯合麻醉,術中利用電視全程監控,經尿道置入電切鏡,切割精阜近端至外科包膜層面后,剜除泛血管層面后切除中葉,保留前葉,利用電切鏡鞘分離膀胱頸增生的側葉,沿膀胱頸12點鐘方向至6點鐘方向切除前列腺增生組織,保留膀胱頸橫行肌纖維;針對前葉明顯下垂者進行少許切平,保留近精阜端尿道黏膜,結束手術,留置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圍術期指標:殘余尿量(RUV)、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其中,RUV使用尿動力學分析儀(器械注準:冀械注進20182070350;生產廠家:北京萊博瑞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型號:AQS1001)檢測;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10 min,轉速3 500 r/min)處理后取血清,檢測PSA水平;IPSS總分為35分,分值越高代表前列腺增生越嚴重。(2)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留置導管時間及手術時間。(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住院時間、留置導管時間及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術后兩組圍術期指標與術前相比均有差異,且研究組IPSS評分、PGE2、RUV、PS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前列腺增生誘發病因為機體雌激素、雄激素平衡失調,多發群體為老年人,癥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加重,初期癥狀為夜尿增多、尿急、尿頻等,但初期排尿困難癥狀并不明顯,中期癥狀表現為尿不盡、排尿躊躇以及排尿時間延長、困難等,晚期癥狀表現為尿潴留,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不全、腎積水等癥狀,且老年人機體功能均存在衰退,常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等基礎疾病[6]。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常使用α-受體阻滯劑聯合雄激素治療,放松膀胱頸肌肉和前列腺肌肉,改善尿流,但部分患者用藥后癥狀并未緩解或治療無效,需進行手術治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體積較大的患者,且存在手術時間長、腺體切除不徹底、并發癥多、術中出血量多等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逐漸應用剜除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該術式結合了開放性前列腺摘除術和經尿道手術的優點且采用等離子技術,與傳統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比,其安全性更高,術中出血量更少,但術后易出現尿失禁,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住院時間、留置導管時間及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兩組患者圍術期指標與術前相比均有差異,且研究組IPSS評分、術中出血量、RUV水平、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及PS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動力學,降低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更具微創性。深入分析可知,保留前葉的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在傳統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通過保留前列腺前葉組織降低術后尿失禁發生率,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先在精阜前切開中葉黏膜,準確找到外科包膜層面,外科包膜為前列腺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鍵分界線,切開中葉黏膜并在泛血管層進行剝離、切除,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之后,切割前列腺兩側葉與精阜間,直至中葉可剝離出包膜平面,使手術視野更加開闊,用電切鏡鞘鈍性剝離前列腺增生側葉至膀胱頸處組織,避免損傷周圍組織。環形剝離過程中遇到纖維束阻滯時使用電切環切斷,并避免完全鈍性剝離膀胱頸4點、8點位置及其附近組織。修整前列腺創面和尖部,吸除膀胱內的前列腺碎屑,徹底止血。該手術系統為等離子雙極系統,可有效減少對鄰近神經及組織的損傷,避免切口包膜,保護前列腺周圍組織;減輕機體損傷,且在剝離的同時進行止血;減少術中止血步驟,縮短手術時間[7]。此外,環形剝離、逐層切開速度較快,還可減少對鄰近組織造成的損傷,又因術中保留前葉,可有效降低尿失禁發生率,保護控尿括約肌復合體,減輕機體因殘留組織而發生炎癥刺激,從而保留控尿功能,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8]。
綜上所述,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速度較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勢。
參考文獻
[1]張秋華,李云祥,胡蓉,等.經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殘余尿量和性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3,29(6):
1015-1020.
[2]徐漢軍,單勇,劉仁杰.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聯合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現代醫學,2022,50(3):330-335.
[3]尚毫杰,李備,劉暢,等.經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老年、大體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50(1):77-81.
[4]念寬余,張丹,王永鋒,等.保留前葉的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術對BPH患者的療效及術后尿失禁發生率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4,21(5):658-661,666.
[5]曾憲濤,李勝,龔侃,等.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診治實踐指南的循證評價[J].中華醫學雜志,2017,97(22):
1683-1687.
[6]林鑫,曾憲華,唐榮金,等.血清PSA、EGF在不同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表達意義及其與術后疾病轉歸的相關性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4,24(5):961-965.
[7]林陽彥,邱春明,楊勇,等.保留前葉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5年療效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24):3394-3398.
[8]張紅偉.經尿道保留前列腺前葉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23,18(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