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醫務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水滴匯聚公益基金會公益支持的“醫療救助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實踐、展望”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編寫的《中國醫療救助服務體系的建設進展與展望》研究報告。與此同時,水滴籌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醫院代表、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代表等各方就“共建共創醫院內醫療救助服務體系”開展了圓桌研討會。
《中國醫療救助服務體系的建設進展與展望》報告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的醫療救助服務應積極推進醫療救助及服務的法治化進程,明確政府部門、醫院、社會力量的救助責任和協同機制,建立由政府主導、醫院和社會力量參與的聯合救助服務機制和醫院場景下醫療救助服務體系,推動效能最大化。
研討會現場還展示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醫療救助服務實踐典型案例。海南省醫保局四級調研員陳鵬介紹了“海惠幫”的創新實踐。作為全國首個省級多層次醫療救助示范區,“海惠幫”由海南省醫保局牽頭,聯合17家單位共建。大病籌款平臺積極發揮平臺技術與產品優勢,與政府協同探索以數字化平臺為基礎的區域大病救助新模式,有效提升救助資源和服務的可及性截至2025年3月23日,已有2132名患者獲得救助,2132名患者的多層次醫療救助總金額達4338.19萬元,其中包括水滴籌1440.07萬元。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