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型閱讀空間建設是推進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積極貫徹公共圖書館新發展理念,優化城鄉公共閱讀資源配置,營造濃厚閱讀氛圍的有效方式。嘉興市構建“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服務創新”的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以新型閱讀空間在類型設置、功能服務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為建設新型閱讀空間起到了示范作用。本文基于對嘉興市公共圖書館的實地調研,總結出新型閱讀空間的特點,形成理論認識,以期為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的新型閱讀空間建設提供參考。
二、新型閱讀空間的相關理論研究
新型閱讀空間作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王子舟認為新型公共閱讀空間通常指由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創辦,面向社區提供文獻資源以及閱讀推廣、休閑娛樂等服務的文化空間。陸和建、李麗珍提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應堅持公益性前提條件,引入社會資金,建立規范化管理機制,培育專業化人才隊伍。韓晗從鄉村工業遺產改造更新的角度,提出包括農家書屋,企業建設的公益圖書館以及商業閱讀空間在內的鄉村公共閱讀空間改造路徑。這些研究為全國新型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提供了多樣化的思路。然而,當前公共圖書館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研究多以城市為主,關于城鄉文化共同體背景下的新型閱讀空間建設鮮有研究成果。本文以嘉興市的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為例,開展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的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研究。
三、嘉興市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詳述
嘉興市作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其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嘉興模式”成為全國經驗,這奠定了嘉興市在后續閱讀空間建設上的基礎優勢。2007年起,嘉興市圖書館開始探索和實踐城鄉一體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創建了“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服務創新”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嘉興模式”。截至2024年9月,嘉興市五縣市(兩)區已建成鄉鎮(街道)分館58個,其中市本級建成鄉鎮(街道)分館12個,實現了全覆蓋;村(社區)分館已在全市推廣,共建設村(社區)分館70多個,館外流通點400多個。隨后,嘉興市依托這一總分館服務體系進行提檔升級,從2013年至2024年,農村文化禮堂的全域覆蓋以及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參與的推進,遵循“試點先行、統籌規劃”的建設方針,建設了以“智慧書房”“禮堂書屋”為代表的一大批覆蓋城鄉的優質新型閱讀空間。自此,嘉興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完成新一輪的迭代更新,推動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政府主導,城鄉協同
為在全市有效推進公共圖書館新型閱讀空間建設,嘉興市級和下轄區、鄉鎮各級政府對本層級的圖書空間建設進行整體規劃和統籌推進。近年來,嘉興市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實施辦法,制定發展目標,統一建設標準、建設內容、建設要求,確保城鄉各類閱讀空間從資金來源、項目選址、設施設備、運營管理都有標準可依。
(二)合作共建,空間創新
嘉興市在建設新型閱讀空間的過程中,積極引導企業、社會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新型閱讀空間建設。例如,嘉興市圖書館聯合嘉興市青鳥社工等社會公益機構舉辦“快樂讀寫直通車”學習體驗營活動。各類新型閱讀空間因地制宜制定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試點先行、逐步推進,漸進形成主題型、創新型、融合型、流動型等覆蓋城鄉的新型閱讀空間。
(三)體系支撐,提升效能
嘉興市著力構建以“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服務創新”為主要特點的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模式,各閱讀空間統一采購資源、統一編目、統一配送,實行書刊借閱全市“一卡通”機制,其運營情況由相關部門依據建設標準組織考核驗收,并公示結果。其一,由縣(市、區)圖書館整合圖書資源,征詢本地讀者閱讀需求,配置符合各類型空間特點的文獻資源,由鎮街分館統一配送圖書并定期更新流轉,以統一的流通機制實行服務體系內的“通借通還”。其二,全市圖書館、智慧書房、禮堂書屋等提供數字閱讀服務,共享嘉興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內的數字資源。其三,市、縣總館統一強化專業指導,統籌協調技術支持、活動策劃組織等。
(四)協同共建,提升服務
隨著讀者需求的不斷增加,傳統的以志愿服務等形式為主的社會力量參與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型閱讀空間的服務需求。嘉興市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在原有運營模式上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通過購買服務、委托管理、跨界合作等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管理,提升新型閱讀空間的服務質量。同時,在共建共享的過程中形成社會化合作管理機制及考核評價與認證機制。
四、嘉興市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現狀
2021年,嘉興市將浙江省提出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由15分鐘縮減至10分鐘。城鄉居民走出家門步行10分鐘,即從住宅區輻射半徑1000~1500米,可到達1個必備的公共文化場館和2個以上其他公益公共文化空間。其中,以嘉興市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為基礎,在多年發展過程中布局的多類新型閱讀空間,成為“圈”內覆蓋率高、居民接受度高且使用率高的公共文化空間。此類閱讀空間提供了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閱讀服務,對嘉興市“以人為中心”的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特點如下:
(一)類型多樣
1.主題型閱讀空間
嘉興市在完善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的進程中,著眼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創新打造以智慧書房、禮堂書屋為代表的新型主題閱讀空間。這類空間在建設場館時結合了當地文化特色和環境特點,在空間布局上,不僅提供良好的閱讀空間,還有社交、文化、藝術等活動空間。在文獻資源建設上,在滿足讀者基本閱讀需求的基礎上,突出了當地傳統文化、名人文化等鮮明特色。
2.融合型閱讀空間
融合型閱讀空間是將閱讀空間進行拓展,在物理空間、資源服務上進行共建共享,提供多功能的閱讀環境。例如,嘉興市的“禮堂書屋”是融入村級綜合服務場所(文化禮堂)的公共閱讀區域,在書屋內融入了影視廳、多功能廳等場所。
3.流動型閱讀空間
流動型閱讀空間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旨在為不方便利用圖書館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閱讀服務。流動型閱讀空間以汽車圖書館為載體,合理規劃服務路線,按需設立服務站點,創新打造定時、定點、定人的流動閱讀空間,服務覆蓋嘉興全市,打通了公共閱讀“最后一公里”。
(二)服務多樣
新型閱讀空間是綜合性的公共文化空間,具有多功能性特征,提供多樣的服務。嘉興市在建設新型閱讀空間時,根據各個類型閱讀空間的模式、特點、功能以及讀者需求,在服務上充分考慮專業性與適用性。各類閱讀空間不僅提供傳統的閱讀服務,還融合了文化展示、藝術體驗、教育培訓、休閑交流等多種功能。一些閱讀空間會定期舉辦文化講座、藝術展覽、親子閱讀活動、手工藝工作坊等,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素養。此外,閱讀空間還配備了先進的數字閱讀設備和無線網絡,方便居民隨時獲取各種信息資源,享受便捷的數字閱讀服務。例如,平湖市鐘埭街道沈家弄村禮堂書屋不僅提供豐富的紙質與數字閱讀資源,還會定期舉辦農民讀書會等活動,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又如,嘉興市圖書館設在少兒服務區的“健心客廳”為廣大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將圖書館打造為集健心、閱讀、休閑、育兒于一體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間。
(三)管理主體多元
嘉興市新型閱讀空間的管理由專兼職圖書館員、鎮村文化“兩員”(文化下派員和文化專職管理員)、合作單位人員、公益志愿團隊及個人等承擔管理職能。例如,全市部分汽車圖書館采用服務外包形式開展日常服務。根據空間所處位置,市、區(縣)、鎮、村逐層負責監管。同時,嘉興市對各類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圖書管理、讀者服務、閱讀推廣等培訓。
五、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新型閱讀空間高質量發展路徑
(一)多元主體協同共建
新型閱讀空間建設應借鑒嘉興市“政府主導、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的服務體系,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到新型閱讀空間的建設過程中。例如,可以與學校合作建成面向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基地,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圖書、資金和設備,為新型閱讀空間的發展貢獻力量,共同推動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新型閱讀空間的建設與發展。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吸引更多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和運營新型閱讀空間,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建設格局。
(二)建立長期有效的運營機制
要探索和建立長期有效的新型閱讀空間運營模式和機制,確保閱讀空間能夠持續、穩定地為讀者提供服務。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科學的運營策略,合理規劃閱讀空間的使用時間、開放范圍以及活動安排,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同時,還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閱讀空間的運營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確保運營機制的順暢運行。
(三)提供形式多樣的閱讀服務
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的新型閱讀空間要提供形式多樣的閱讀服務,滿足城鄉居民的閱讀需求。其一,應開發更多適合不同年齡段居民的服務活動,例如,嘉興市圖書館舉辦了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的“夕陽紅‘e’族電腦培訓”,幫助老年人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礎應用方法,包括操作系統方法、瀏覽器和手寫輸入法的使用方法等基礎內容的培訓,以及word應用入門、各類程序的下載與安裝、電腦安全等較為復雜的電腦知識培訓,深受老年群體的歡迎。其二,還可以結合當地文化特色,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如地方歷史文化講座、民俗故事分享等,增強城鄉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閱讀服務,不僅能夠提升城鄉居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還能夠促進城鄉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推動城鄉公共圖書館新型閱讀空間的高質量發展。
(四)使用現代化服務設施
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新型閱讀空間應使用現代化服務設施,從出入門禁監控到圖書自助借還,從線上預約活動到線下服務,全方位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這不僅能夠實現閱讀空間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還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例如,通過使用智能出入門禁監控系統,可以實時掌握閱讀空間中的人流情況,確保閱讀空間的高效利用;通過應用圖書自助借還系統則可以大大縮短讀者借還書的等待時間,提高借還書的效率;通過建設線上預約活動系統可以讓讀者隨時隨地預約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活動;通過引入線下沉浸式閱讀設備能夠為讀者提供趣味性的閱讀體驗。通過應用現代化的服務設施,新型閱讀空間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六、結語
嘉興市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的新型閱讀空間將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功能等進行拓展,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務半徑。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還促進了城鄉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展現了嘉興市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各界的持續參與,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下新型閱讀空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新.摹畫未來 指引方向 明確任務 促進發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解讀[J].圖書館論壇,2021,41(08):1-6.
[2]王子舟.我國公共閱讀空間的興起與發展[J].圖書情報知識,2017(02):4-12.
[3]李斯,李陽,陳一.面向用戶碎片時間的公共圖書館社會分館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與情報,2021(03):113-120.
[4]金武剛,王瑞蕓.論城市圖書館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以城市書房建設為突破口[J].圖書館論壇,2022,42(10):73-83.
[5]陸和建,李麗珍.我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運營模式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圖書館,2022(06):66-71.
[6]韓晗.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公共閱讀空間的構建路徑研究——以農村工業遺產改造更新為視角[J].出版廣角,2021(18):26-29.
[7]陳瑜.鄉村振興與農村公共閱讀空間的多維構建——以政社合作為視角[J].圖書館,2022(07):49-57.
[8]胡萍,許大文.禮堂書屋:鄉村公共閱讀服務高質量發展“嘉興樣本”[J].圖書館雜志,2022,41(11):55-60.
[9]范并思,束漫.營造新型閱讀環境:圖書館空間再造反思[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4(01):9-16.
[10]王子舟.多視角下的空間: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演進的幾個觀念[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45(06):24-33.
[11]阮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理論與浙江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12]許大文,胡楠.嘉興市城鄉一體智慧書房建設[J].圖書館論壇,2021,41(06):134-140.
[13]侯雨花,周逸凡.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3,40(32):42-44+70.
(作者簡介:謝紅葉,女,浙江省平湖市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基層閱讀推廣、總分館理論、新型閱讀空間)
(責任編輯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