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安徽省安慶市緊扣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創新開展高質量就業鄉村建設,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優質公共就業服務,為脫貧人口穩崗增收注入持久動力。
強化頂層設計,織密脫貧人口就業“保障網”" 鄉村振興,就業先行。安慶市結合實際出臺《關于創建高質量就業鄉村的實施意見(試行)》,構建“三化”體系。一是目標清晰化。明確利用4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打造20個左右的高質量就業示范鄉鎮,創建 40 個左右的高質量就業示范村,通過示范帶動,全面提升鄉村公共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目前,已建成5個高質量就業示范鄉鎮、4個高質量就業示范行政村。二是責任具體化。充分發揮就業工作協調議事機構作用,建立“市統籌、縣落實、鄉推進”三級責任機制,確保高質量就業鄉村建設穩步有序推進。三是評估精準化。將脫貧人口就業規模、轄區總體就業率納入高質量就業鄉村考核核心指標。已認定的高質量就業示范鄉村脫貧人口就業率達94.7%。
聚焦精準服務,搭建脫貧人口就業“快車道”" 以脫貧人口需求為導向,在創建高質量就業鄉村的過程中,打造“全鏈條”就業服務體系。一是健全就業服務網絡。在130個鄉鎮建立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在1500多個村居建立就業工作站。高質量就業示范鄉村實行就業服務網格化管理,對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實施優先扶持。二是創新“家門口”就業模式。通過就業幫扶車間、“宜業工坊”、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拓寬脫貧人口就業渠道。2024年,全市198個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3200人就業;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1.95萬人。三是鼓勵發展特色產業。鼓勵指導高質量就業示范鄉村依托特色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一鄉一特、一村一品”。望江縣涼泉鄉發展茶葉、食用菌、艾草等9個特色種養農業園區;宜秀區白澤湖鄉龍華村實施生態養殖基地項目,吸納脫貧人口就近就業。
加大資金保障,激活脫貧人口就業“源動力”" 堅持把資金支持作為重要支撐,構建多元投入機制。一是強化專項資金保障。對被認定為高質量就業示范鄉鎮、村的,統籌財政資金,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的獎補,由市、縣(區)按6∶4比例分擔。二是強化補貼政策兌現。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鄉村銜接資金等各類資金,用于脫貧人口穩崗就業。2024年,累計投入資金6466萬元,重點兌現崗位補貼、外出務工交通補貼、技能培訓、創業貸款貼息等。三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方式,吸引企業、社會組織參與脫貧人口就業服務,撬動社會資金1000多萬元。申洲針織在望江打造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基地,吸納2000多名脫貧人口就業。
注重成效導向,跑出脫貧人口增收“加速度”" 通過創建高質量就業示范鄉村,實現了脫貧人口就業規模和質量“雙提升”。2024年,全市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4.8萬人、脫貧人口人均務工年收入3.7萬元,較2023年分別增長2.09%、2.7%。更值得欣喜的是,脫貧人口就業穩定性顯著增強,2024年脫貧人口穩崗率達90%,走出了一條“就業一人、增收一戶、穩固一方”的鄉村振興之路。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