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泱泱,潤澤華夏。承載著千年文明印記,黃河岸邊美若畫卷的鄉村田園星羅棋布,無限“村”光熠熠生輝。如何讓沉睡的文化遺產煥發新生,讓鄉村文化旅游成為發展動能?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院長馬珺認為,依托數字技術,推動鄉村文化旅游發展,不僅可以提升游客體驗,而且能夠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文化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雙贏。
“當前,黃河流域鄉村文化旅游面臨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文化資源轉化不足、宣傳推廣效能低等問題?!瘪R珺表示,推動黃河流域鄉村文化旅游數字化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入手:一是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構建智慧文旅服務體系;二是深化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創新應用;三是創新數字化營銷模式,提升品牌影響力。
文化旅游業是口碑行業,服務對文化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耙粚崝底只A設施,構建智慧文旅服務體系?!瘪R珺建議,統籌布局新型基建,科學規劃 5G 基站與智慧導覽系統建設,確保旅游旺季網絡穩定。同時,搭建智慧文旅綜合平臺,整合景點導覽、文化展示、線上預訂等功能,推動“一部手機游黃河”全面落地,提升游客體驗。
文化與數字化技術融合不僅能實現文化遺產保護,更能讓文化“活”起來。馬珺指出,要推進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利用三維建模技術對鄉村古村落建筑進行全方位掃描,留存歷史風貌;通過高清攝像記錄非遺技藝完整工序,運用 VR還原傳統節慶場景,打造“數字黃河鄉村文化博物館”。此外,她還呼吁開發沉浸式文旅體驗產品、推動文化 IP 產業化,真正拓展黃河流域鄉村文化商業價值,促進鄉村文化與數字經濟融合。
創新營銷模式是擴大影響力的關鍵。馬珺提出,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鼓勵主流媒體與短視頻、社交平臺深度合作,推廣黃河鄉村文旅;借助大數據分析游客偏好,制定個性化推廣方案;深化區域聯動營銷,建立黃河流域九?。▍^)鄉村文旅數字化協作機制,規劃跨區域鄉村旅游線路,實現協同發展。
馬珺特別提到,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不容忽視。她說,要建立文旅數據資源庫,制定數據共享標準,運用加密技術保障傳輸與存儲安全,為數字化發展筑牢防線。
